帶補溫裝置的茶壺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1:01:54 2
帶補溫裝置的茶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包括茶壺和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設有放置茶壺的凹槽,底座下方為補溫腔,所述補溫腔內設有加熱板和保溫介質,所述加熱板固定於凹槽底部,且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連接,所述保溫介質攝於補溫腔底部,本所使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新穎,節省能源兵利用了保溫結構節省了再次燒開水的時間,而且避免了重複燒開水造成產生亞硝酸鹽增多的問題,更加聞聲,本技術在對熱傳遞方式的應用上比較突出,尤其是該技術的熱空氣利用方面在節能效果上有著先進性。
【專利說明】[0001] 帶補溫裝置的茶壺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活用品,特別涉及一種帶補溫裝置的茶壺。
【背景技術】
[0003] 茶壺,是一種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茶壺是茶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 用來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電茶壺, 因為其方便性被廣大群眾廣泛使用,但目前電茶壺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電茶壺 加熱後比較容易涼,如果重複加熱,既浪費能源又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類物質,影響人們身體 健康。
[0004]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很好的進行補溫和保溫的帶補溫裝置的 茶壺。
[0006]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包括 茶壺和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設有放置茶壺的凹槽,底座下方為補溫腔,所述補溫腔內設有加 熱板和保溫介質,所述加熱板固定於凹槽底部,且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連接,所述保溫介質 攝於補溫腔底部。
[0007]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補溫腔為封閉空間。
[0008]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溫介質為有機保溫材料。
[0009]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凹槽的底部設有通氣孔。
[001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所使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新穎,節省能源兵利用了保溫 結構節省了再次燒開水的時間,而且避免了重複燒開水造成產生亞硝酸鹽增多的問題,更 加聞聲,本技術在對熱傳遞方式的應用上比較突出,尤其是該技術的熱空氣利用方面在節 能效果上有著先進性。
[0011]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3] 圖中標示:1-茶壺;2-底座;3-凹槽;4-補溫腔;5-加熱板;6-保溫介質;7-導 線。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 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
[0016] 圖1出示了本發明一種帶補溫裝置的茶壺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茶壺1和底座2, 所述底座2上方設有放置茶壺的凹槽3,底座2下方為補溫腔4,所述補溫腔4內設有加熱 板5和保溫介質6,所述加熱板6固定於凹槽3底部,且通過導線7與外部電源連接,所述 保溫介質6攝於補溫腔4底部,所述補溫腔4為封閉空間,所述保溫介質6為有機保溫材 料,所述凹槽3的底部設有通氣孔,使用時,加熱茶壺1後,由於底座2上保溫介質6的作 用,能夠對茶壺1底部持續加熱,保持茶壺1的溫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其特徵在於:包括茶壺(1)和底座(2),所述底座(2)上方 設有放置茶壺的凹槽(3),底座(2)下方為補溫腔(4),所述補溫腔(4)內設有加熱板(5) 和保溫介質(6),所述加熱板(6)固定於凹槽(3)底部,且通過導線(7)與外部電源連接,所 述保溫介質(6)攝於補溫腔(4)底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其特徵在於:所述補溫腔(4)為封閉空 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介質(6)為有機 保溫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溫裝置的茶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⑶的底部設有 通氣孔。
【文檔編號】A47G19/14GK104116371SQ20131014584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5日
【發明者】王東 申請人: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