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3:26:49 1

本發明涉及粗紗紡織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
背景技術:
粗紗機,是把纖維條製成粗紗的紡紗機器,粗紗機主要作用是牽伸和加拈,並把粗紗卷繞成一定的卷裝,以適應細紗機加工的要求。粗紗機按加拈機構形式分為翼錠粗紗機和搓拈粗紗機。翼錠粗紗機靠翼錠迴轉對紗條連續施加拈度,生產有拈粗紗。傳統的翼錠粗紗機,採用差速箱,結構複雜,外傳動用同步帶,內傳動是雙級齒輪,採用油浴潤滑;這種粗紗機存在許多缺陷:製作時擺臂需要做動平衡和靜平衡;使用中齒輪磨損,密封損壞漏油,維護和更換麻煩,維修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亟需發明一種新結構的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包括電機和主軸,所述電機設置主輸出皮帶輪,所述主輸出皮帶輪通過8m同步帶連接主從動皮帶輪;
所述主從動皮帶輪固定在主軸上,所述主軸設置第一從動皮帶輪和第二從動皮帶輪;
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三皮帶輪,所述第三皮帶輪設置在翼錠傳動軸上,所述翼錠傳動軸固定設置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齒輪連接粗紗機翼錠;
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一中間皮帶輪,所述第一中間皮帶輪固定設置中間軸上,所述中間軸固定設置第二中間皮帶輪,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四皮帶輪,所述第四皮帶輪固定設置在羅拉傳動軸上,所述羅拉傳動軸連接粗紗機前羅拉。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變頻電機、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羅拉傳動軸固定設置副傳動輪。
進一步的,所述副傳動輪為皮帶輪、鏈條傳動輪或者齒輪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為螺旋傘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主輸出皮帶輪與主從動皮帶輪的直徑比為4:5~1:3,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與第一中間皮帶輪的直徑比為3:1~5:4,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與第一中間皮帶輪的直徑比為2:1~5:1。
進一步的,所述主從動皮帶輪:第一從動皮帶輪:第二從動皮帶輪的直徑比為4:5:5,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第四皮帶輪的直徑比為1:1,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第三皮帶輪的直徑比為5:4~5:2。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的直徑小於第三皮帶輪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本無差速系統機構,省去了差速箱,直接採用一根主軸通過8m同步帶傳遞兩大機構的動力,完成錠翼和羅拉的傳動,通過電腦控制實現與卷繞的同步,從而實現紡紗。
2、本發明提供的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採用螺旋傘齒輪,螺旋傘齒輪傳動效率高,傳動比穩定,圓弧重疊係數大,承載能力高,傳動平穩平順,工作可靠,結構緊湊,節能省料,節省空間,耐磨損,壽命長,噪音小,在各種機械傳動中,以螺旋傘齒輪的傳動效率為最高,對各類傳動尤其是大功率傳動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傳遞同等扭矩時需要的傳動件傳動副最省空間,比皮帶、鏈傳動所需的空間尺寸小;螺旋傘齒輪傳動比永久穩定,傳動比穩定往往是各類機械設備的傳動中對傳動性能的基本要求;螺旋傘齒輪工作可靠,壽命長。
本發明提供的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機械結構簡化,製作安裝和維護都方便簡單,日常維護只需檢查帶傳動即可,省去了差速箱的維修和停車,運行效率提高97%以上,配件成本降低90%以上,用工技能降低要求,便於企業招工,可節省大量成本。
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例;凡基於本發明的構思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電機;2-主軸;3-主輸出皮帶輪;4-主從動皮帶輪;5-第一從動皮帶輪;6-第二從動皮帶輪;7-第三皮帶輪;8-翼錠傳動軸;9-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1-粗紗機翼錠;12-第一中間皮帶輪;13-中間軸;14-第二中間皮帶輪;15-第四皮帶輪;16-羅拉傳動軸;17-粗紗機前羅拉;18-副傳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包括電機(1)和主軸(2),所述電機(1)設置主輸出皮帶輪(3),所述主輸出皮帶輪(3)通過8m同步帶連接主從動皮帶輪(4);
所述主從動皮帶輪(4)固定在主軸(2)上,所述主軸(2)設置第一從動皮帶輪(5)和第二從動皮帶輪(6);
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5)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三皮帶輪(7),所述第三皮帶輪(7)設置在翼錠傳動軸(8)上,所述翼錠傳動軸(8)固定設置第一齒輪(9),所述第一齒輪(9)與第二齒輪(10)相嚙合,所述第二齒輪(10)連接粗紗機翼錠(11);
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6)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一中間皮帶輪(12),所述第一中間皮帶輪(12)固定設置中間軸(13)上,所述中間軸(13)固定設置第二中間皮帶輪(14),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四皮帶輪(15),所述第四皮帶輪(15)固定設置在羅拉傳動軸(16)上,所述羅拉傳動軸(16)連接粗紗機前羅拉(17)。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1)為變頻電機、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1)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羅拉傳動軸(16)固定設置副傳動輪(18)。
進一步的,所述副傳動輪(17)為皮帶輪、鏈條傳動輪或者齒輪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為螺旋傘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主輸出皮帶輪(3)與主從動皮帶輪(4)的直徑比為4:5~1:3,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6)與第一中間皮帶輪(12)的直徑比為3:1~5:4,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與第一中間皮帶輪(12)的直徑比為2:1~5:1。
進一步的,所述主從動皮帶輪(4):第一從動皮帶輪(5):第二從動皮帶輪(6)的直徑比為4:5:5,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第四皮帶輪(15)的直徑比為1:1,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5):第三皮帶輪(7)的直徑比為5:4~5:2。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9)的直徑(最大外徑)小於第三皮帶輪(7)的直徑(最大外徑)。
其中,以上所述的直徑均為皮帶輪或齒輪的最大外徑。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一種粗紗機用無差速系統,包括電機(1)和主軸(2),所述電機(1)設置主輸出皮帶輪(3),所述主輸出皮帶輪(3)通過8m同步帶連接主從動皮帶輪(4);
所述主從動皮帶輪(4)固定在主軸(2)上,所述主軸(2)設置第一從動皮帶輪(5)和第二從動皮帶輪(6);
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5)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三皮帶輪(7),所述第三皮帶輪(7)設置在翼錠傳動軸(8)上,所述翼錠傳動軸(8)固定設置第一齒輪(9),所述第一齒輪(9)與第二齒輪(10)相嚙合,所述第二齒輪(10)連接粗紗機翼錠(11);
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6)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一中間皮帶輪(12),所述第一中間皮帶輪(12)固定設置中間軸(13)上,所述中間軸(13)固定設置第二中間皮帶輪(14),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通過8m同步帶連接第四皮帶輪(15),所述第四皮帶輪(15)固定設置在羅拉傳動軸(16)上,所述羅拉傳動軸(16)連接粗紗機前羅拉(17)。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1)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羅拉傳動軸(16)固定設置副傳動輪(18)。
進一步的,所述副傳動輪(17)為皮帶輪、鏈條傳動輪或者齒輪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為螺旋傘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主輸出皮帶輪(3)與主從動皮帶輪(4)的直徑比為1:2,所述第二從動皮帶輪(6)與第一中間皮帶輪(12)的直徑比為5:2,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與第一中間皮帶輪(12)的直徑比為5:2。
進一步的,所述主從動皮帶輪(4):第一從動皮帶輪(5):第二從動皮帶輪(6)的直徑比為4:5:5,所述第二中間皮帶輪(14):第四皮帶輪(15)的直徑比為1:1,所述第一從動皮帶輪(5):第三皮帶輪(7)的直徑比為5:3。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齒輪(9)的直徑小於第三皮帶輪(7)的直徑。
其中,以上所述的直徑均為皮帶輪或齒輪的最大外徑。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