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22:24:59 1
專利名稱: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屬於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在大量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由支架、儲水箱和若干根玻璃集熱管所構成,儲水箱安裝於支架上,若干根玻璃集熱管則直接插入於儲水箱的下部孔中,玻璃集熱管與儲水箱相連通,在儲水箱的上部有一排氣孔,在排氣孔上安裝一塑料管用於儲水箱的排氣,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這種結構的太陽能熱水器由於結構所限,其儲水箱的水容量較小,難以滿足大容量的熱水供應,而且其玻璃集熱管由於數量有限,所以玻璃集熱管的集熱能力也有限,所以現有這種結構的太陽能熱水器由於其設計結構上的局限性,集熱能力和熱水儲存容量都較小,在夏天一般也最多僅能滿足一個三口之家快速洗澡使用,要想多洗一會兒,熱水可能就不夠用了,特別是到了陰雨天由於沒有熱水的儲存基本上就不能使用了,而且當單位使用時就完全不能滿足使用了,所以使用非常不方便,現在有些人家或單位為了能實現多人洗澡和較長時間使用,就不得不設置多臺太陽能熱水器,來實現多供應熱水的目的,這樣就造成財力物力浪費,而且房頂的安裝地方也是有限,所以安裝也是個問題。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所存在的問題而作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穎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採用綜合控制技術,以實現大容量供應熱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是由:儲水箱、集熱裝置、太陽能工作站、輔助加熱裝置、循環水泵、膨脹閥、排氣閥、散熱器、地熱裝置、自來水進水管、熱水出水管、冷水管以及熱水管所組成,在儲水箱的一側連接有自來水進水管及熱水出水管,在儲水箱的另一側連接有冷水管及熱水管,在儲水箱的頂部安裝有排氣閥,冷水管與太陽能工作站及輔助加熱裝置相連接,在冷水管上安裝有循環水泵,太陽能工作站通過管道與集熱裝置的進水口相連接,集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在熱水管上安裝有膨脹閥,輔助加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散熱器及地熱裝置與儲水箱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徹底克服了現有太陽能熱水器供水容量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具有:安裝快捷方便、熱水供水量大、使用可靠的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儲水箱 2、集熱裝置 3、太陽能工作站[0011]4、輔助加熱裝置 5、循環水泵 6、膨脹閥7、排氣閥 8、散熱器 9、地熱裝置10、自來水進水管 11、熱水出水管12、冷水管13、熱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是由:儲水箱1、集熱裝置2、太陽能工作站3、輔助加熱裝置4、循環水泵5、膨脹閥6、排氣閥7、散熱器8、地熱裝置9、自來水進水管10、熱水出水管11、冷水管12以及熱水管13所組成,在儲水箱I的一側連接有自來水進水管10及熱水出水管11,在儲水箱I的另一側連接有冷水管12及熱水管13,在儲水箱I的頂部安裝有排氣閥7,冷水管12與太陽能工作站3及 輔助加熱裝置4相連接,在冷水管12上安裝有循環水泵5,太陽能工作站3通過管道與集熱裝置2的進水口相連接,集熱裝置2的出水口與熱水管13相連接,在熱水管13上安裝有膨脹閥6,輔助加熱裝置4的出水口與熱水管13相連接,散熱器8及地熱裝置9與儲水箱I相連接。所述集熱裝置2由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組合集成,所述的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呈並聯或串聯式結構設置,即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上的進水管、出水管的連接是呈並聯或串聯結構連接,當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呈並聯結構設置時,冷水從每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下部的進水管進水,熱水從每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上部的出水管出水,當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呈串聯結構設置時,其上的進水管與出水管是順序連接,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中設置有一集熱板,所述集熱板由若干個矩形方管組合構成,矩形方管兩端封閉,矩形方管的側面互相貼合密封連接,矩形方管的腔體之間互相連通,組合後的矩形方管形成一平板狀結構的集熱板。所述的太陽能工作站3由流量控制器、熱量循環控制器、排氣控制器、壓力顯示器、溫度顯示器以及殼體所構成,流量控制器、熱量循環控制器、排氣控制器、壓力顯示器及溫度顯示器安裝於殼體中,所述冷水管12與流量控制器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熱水管13與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相連接,排氣控制器的感應頭與所述排氣閥7相連接,熱量循環控制器、壓力顯示器及溫度顯示器的感應頭固定安裝於熱水管13中;所述流量控制器為壓力反饋式流量控制器,主要由流量控制閥、伺服器和旁通管構成,流量控制閥的進水口與冷水管12相連接,流量控制閥的出水口與熱水管13相連接,流量控制閥的閥芯與伺服器連接並連通,伺服器與旁通管連接並連通,旁通管與熱水管13相連接並連通。所述的輔助加熱裝置4為電極式加熱裝置,所述電極式加熱裝置由:電流控制器、電壓控制器、正負電極加熱器以及絕緣發熱體所構成,正負電極加熱器有正極和負極二個電極,絕緣發熱體套裝於正負電極加熱器上,絕緣發熱體與正負電極加熱器組裝構成一整體結構後固定安裝於水管中,正負電極加熱器與電流控制器、電壓控制器通過導線相連接,輔助加熱裝置4安裝於旁通管路上。所述的循環水泵5為磁力驅動泵,所述磁力驅動泵由:電機、永久磁鐵轉動盤、全密封泵以及底座構成,電機、全密封泵固定安裝於底座上,永久磁鐵轉動盤與電機傳動軸相連接,永久磁鐵轉動盤與全密封泵平行安裝,永久磁鐵轉動盤與全密封泵之間的間隙為I毫米,所述全密封泵由:左泵體、右泵體、永久磁鐵葉輪以及葉輪軸組成,左泵體與右泵體密封連接組合構成全密封泵的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腔中安裝有永久磁鐵葉輪與葉輪軸,葉輪軸安裝於左泵體與右泵體內壁中間的槽孔中,葉輪軸上安裝有永久磁鐵葉輪。所述的膨脹閥6為重力浮閥式膨脹閥,由殼體、內腔體、重力浮閥及密封滑環構成,重力浮閥安裝於內腔體中,在重力浮閥與內腔體的內壁之間安裝有密封滑環,內腔體、重力浮閥及密封滑環組合安裝後整體安裝於殼體中,膨脹閥6固定安裝於熱水管13上,內腔體的進出水口與熱水管13密封連接並相連通。所述的排氣閥7為浮球式單向閥,在所述浮球式單向閥的閥體上有一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水箱I密封連接並與儲水箱I內腔相通,在浮球式單向閥閥體的內部腔體中安裝有鋼球與彈簧,彈簧頂壓鋼球,鋼球頂壓並封閉進氣管的另一端,在浮球式單向閥的閥體上設置有排氣孔及排氣壓力調節螺母,排氣閥7固定安裝於儲水箱I的頂部位置。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的運行由太陽能工作站3自動控制,當遇到陰雨天時可以使用輔助加熱裝置4進行加熱,以保證使用,當儲水箱I中由於進水或加熱水而產生氣體時,則由排氣閥7實現排氣,以保證儲水箱I的壓力保持正常安全,當系統中水壓力升高時,則由膨脹閥6和太陽能工作站3的流量控制器進行緩衝和控制,以保證系統壓力的正常與安全,所以使用起來非常省心方便。採用大容量的儲水箱1,儲水箱I可放置於室內上方,將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安裝於一個整體的支架上構成集熱裝置2,然後將冷水管12以及熱水管13按圖1所示結構方式將每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互相連接起來,冷水通過循環水泵5供入到集熱裝置2中,被加熱的水從集熱裝置2出來進入儲水箱I中,即經過太陽熱能加熱後的熱水進入儲水箱I中儲存起來。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採用了大容量的儲水箱I和若干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並採用了循環水泵5供水,所以單位時間內收集的熱水量大幅度提高,這樣就保證了長時間供應熱水和實現了長時間使用熱水的要求,提高了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性價比。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其特徵在於:是由:儲水箱、集熱裝置、太陽能工作站、輔助加熱裝置、循環水泵、膨脹閥、排氣閥、散熱器、地熱裝置、自來水進水管、熱水出水管、冷水管以及熱水管所組成,在儲水箱的一側連接有自來水進水管及熱水出水管,在儲水箱的另一側連接有冷水管及熱水管,在儲水箱的頂部安裝有排氣閥,冷水管與太陽能工作站及輔助加熱裝置相連接,在冷水管上安裝有循環水泵,太陽能工作站通過管道與集熱裝置的進水口相連接,集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在熱水管上安裝有膨脹閥,輔助加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散熱器及地熱裝置與儲水箱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在儲水箱的一側連接有自來水進水管及熱水出水管,在儲水箱的另一側連接有冷水管及熱水管,在儲水箱的頂部安裝有排氣閥,冷水管與太陽能工作站及輔助加熱裝置相連接,在冷水管上安裝有循環水泵,太陽能工作站通過管道與集熱裝置的進水口相連接,集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在熱水管上安裝有膨脹閥,輔助加熱裝置的出水口與熱水管相連接,散熱器及地熱裝置與儲水箱相連接,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徹底克服了現有太陽能熱水器供水容量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集成熱水系統具有安裝快捷方便、熱水供水量大、使用可靠的特點。
文檔編號F24D3/08GK203036736SQ20132004103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郭建平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