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3000字
2023-10-10 21:08:34 2
【範文一】
今年暑假我讀了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讀完這本書,我心中飄起了一面旗幟,一面象徵著勇敢,堅毅,奮發向上,永不服輸的旗幟,一面愛國,奮發,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旗幟。保爾·柯察金這位普通的紅軍戰士,成為了我心中的英雄,我前進路上的指路者。
一個出生貧寒,當過童工,受盡折磨的少年,在裝配工朱赫的帶領下,加入了光榮的布爾什維克,參加了蘇聯紅軍,經歷過戰爭的滄桑洗禮,最終身負重傷,直至四肢癱瘓,雙目失明。他承受了無數次的挑戰和考驗,但他憑著堅強的意志戰勝病痛的折磨,開始文學創作,並且取得了成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段話已經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不能忘懷。我也堅信著這段話,同樣鼓勵了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青年人。
人生就如同煉鋼,我們天生就是鐵,想要成為一塊堅韌不拔的好鋼,只有一種辦法-「煉」,而這個過程就是由種種失敗,以及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所組成的,只有我們堅韌不拔,勇敢面對,敢於突破,這些都是短暫的,他們的本質就是就是磨礪我們人生的火焰,讓我們從鐵變成鋼的必要過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樣的意思。想想保爾遇到的艱辛困難,他為了這個國家社會付出的。和我們自己如今遇到的人際以及學習上的困難,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們也應該像保爾那樣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人民,付出我們的努力。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當前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學習為將來報效國家,為人民服務打好基礎。我們就應該不遺餘力的克服種種困難,學好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
保爾同樣也是俄國時期共產黨人的縮影,他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告別了他最愛的人冬妮婭,毅然決然的走向了鬥爭走向了革命,並為之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當保爾面對自己深愛已久的冬妮婭,面對共產主義事業時,保爾說了這番話:」我當時為了你一個眼神就從懸崖上面往下跳,現在看來是太誇張了。用生命去冒這個險,應當是為了其它的事,為了更加偉大的事業,而不應是一個姑娘的眼神。假如你以為我應該是首先屬於你而其次才屬於黨,那我肯定是無法成為你的丈夫的,因為我首先是屬於黨其次才屬於你和其他的親人。
保爾這種寧願犧牲愛情、親情,也要執著追求黨的精神,對於像我這種青年黨員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震憾,一種心靈的震憾。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對黨要忠誠,要執著,更要熱愛。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保爾內心那種對革命,對自由,對公平的嚮往,也感受到了資本主義深深的罪惡。保爾的做法,形象,對黨和人民的熱愛成為了我的楷模,我下定決心向他學習,我們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都應該向他學習。現在雖然處於和平年代,但是我依然堅信他說的那句話:「生命就是拿來鬥爭的」,我們要與社會不公平現象鬥爭要與貪汙腐敗分子,社會毒瘤作鬥爭,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為了實現我們中國民族的夢想,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而前進。
【範文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作者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他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紅軍戰士、共青團基層幹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中有大量情節取材於他自身的經歷。他同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樣,年幼家貧失學,做過小工,參加紅軍打過仗,負過傷,後來也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於吃喝、呼吸、等死,於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筆,不,說筆也不準確,因為後來他連筆也拿不動了,而是靠口述,請親友筆錄,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鬥崗位的理想。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相信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蹟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後,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鍊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鍊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當今的社會是競爭激烈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從國際社會來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國際圍繞經濟和科技展開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著眼於搶佔21世紀發展的制高點,這就使我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中國「趕上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這就使我們中華民族面臨著走向全面振興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需要學識淵博、意志堅強、處事果斷、敢於創新的人才。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是跨越知識的坎坷,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