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4:43:29 1
專利名稱: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增力型帶式輸送 機斷帶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輸送機在煤礦井下的廣泛運用,發生斷帶事故的現象也在不斷地增加,特別 是大傾角、長距離、運輸量大的輸送機膠帶,在啟動(制動)的不穩定階段,驅動裝置施加到 輸送帶上的牽引力(制動力)及慣性力將以一定的波速在帶內傳播、疊加、反射,加上其他 因素的影響,在輸送機帶內引起多變的應力變化,若其瞬時峰值應力超過允許值,將會損傷 輸送機膠帶甚至使之破斷,造成長時間的停產與重大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目前,輸送 機斷帶保護裝置的研究與技術方案很多,但從其可靠性、安全性與可操作性方面綜合考慮, 都不太成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斷帶保護裝置技術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種增力型帶 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制動速度快、制動力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實現的一種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 裝置,包括橫跨安裝在輸送機機架兩側的整體機架,其特徵是整體機架由上機架體和下機 架體組成,上機架體通過螺栓組與下機架體連接;在下機架體上裝有下機架體側架和下側 架連接橫梁下機架體側架通過螺栓組與下側架連接橫梁連接成一體,在下機架體上運行有 上行膠帶和下行膠帶,在上行膠帶的下方設有固定支撐塊和固定塊支撐梁,固定支撐塊安 裝在固定塊支撐梁上,在固定支撐塊的支撐面上設有防滑槽;在上機架體上裝有壓緊梁,在 壓緊梁的兩端裝有滑塊,在壓緊梁的上部裝有調節板,調節板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連接,在 上機架體的兩端裝有導軌,驅動裝置的一端通過銷軸與上機體架上的耳板連接,驅動裝置 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連接,在上機架體與下機架體的豎梁上設有斜拉梁。所述的壓緊梁為一箱體結構,其兩端的下方焊接有上壓塊,上壓塊的支撐面與固 定支撐塊的支撐面重合,側面設有清掃機構;壓緊梁通過兩端的滑塊沿著上機架體兩端的 導軌,在驅動裝置、增力增速機構、調節板帶動下,壓緊梁可上、下自由移動。所述的驅動裝置為液壓油缸、活塞式電液推桿、電動推桿或電液動推桿,油缸的活 塞缸體通過銷軸與上機架體的耳板連接,活塞杆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連接。所述的增力增速機構由增力增速機構I與增力增速機構II組成。增力增速機構I 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上機架體、耳板III連接,增力增速機構II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調節板、 耳板IV連接,調節板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連接,上壓塊焊在壓緊梁的兩端。斜拉梁通過銷軸分別與上機架體和下機架體的豎梁上耳板I連接。有益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驅動裝置通過增力增速機構,實現對下滑膠帶 的制動,制動力與制動速度能有效地得到保障,安全、可靠性高、可實施性強;整體機架獨立
3於輸送機安裝,避免了制動後對輸送機機架的再次傷害。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機架的正視圖;圖2為機架的左視圖。圖中,1.導軌,2.滑塊,3.上壓塊,4.上行膠帶,5.下行膠帶,6.支撐面,7.下側 架連接橫梁,8.下支架體側架,9.輸送機機架,10.固定支撐塊,11.壓緊梁,12.調節板, 13.耳板II,14.耳板III,15.增力增速機構I,16.增力增速機構II,17.耳板I,18.斜拉 梁,19.耳板IV,20.清掃機構,21.固定塊支撐梁,22.下支架體,23.上支架體,24.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和圖2中,整體機架橫跨安裝在輸送機機架(9)兩側,機架主要有上機架 體(23)與下機架體(22)通過螺栓組連接而成。在下機架體上(22)裝有下機架體側架(8) 和下側架連接橫梁(17),下機架體側架(8)通過螺栓組與下側架連接橫梁(17)連接成一 體,在下機架體(22)上運行有上行膠帶(4)和下行膠帶(5),在上行膠帶(4)的下方設有固 定支撐塊(10)和固定塊支撐梁(21),固定支撐塊(10)安裝在固定塊支撐梁(21)上,在固 定支撐塊(10)的支撐面(6)上設有防滑槽;在上機架體(23)上裝有壓緊梁(11),在壓緊梁 (11)的兩端裝有滑塊(2),在壓緊梁(11)的上部裝有調節板(12),調節板(12)通過螺栓組 與壓緊梁(11)連接,在上機架體(23)的兩端裝有導軌(1),驅動裝置(24)的一端通過銷軸 與上機體架(23)上的耳板III (14)連接,驅動裝置(24)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 連接,在上機架體(23)與下機架體(22)的豎梁上設有斜拉梁(18)。固定支撐塊(10)為安 裝在下機架體(22)兩側下支撐塊固定支撐梁(21)與上行膠帶(4)的下側之間,固定支撐 塊(10)的支撐面(6)與膠帶的兩邊近似平行且有20mm的間隙。其中驅動裝置(24)的活 塞缸體通過銷軸與上機架體的耳板II (13)連接,活塞杆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I (15)、增 力增速機構II (16)連接;增力增速機構I (15)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上機架體(23)、耳板 III (14)連接,增力增速機構II (16)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調節板(12)、耳板IV (19)連接,調 節板(12)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11)連接,上壓塊(3)焊在壓緊梁(11)的兩端。通過調整 增力增速機構I (15)與增力增速機構II (16)之間的夾角來實現上壓塊(3)與固定支撐塊 (10)之間夾緊力的變化。斜拉梁(18)通過銷軸分別與上機架體(23)和下機架體(22)的豎梁上耳板
I(17)連接。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24)為液壓油缸、活塞式電液推桿,也可以為電動推桿或 電液動推桿或者是氣缸。所屬的液壓油缸、活塞式電液推桿、電動推桿、電液動推桿均為市售產品。當斷帶現象發生時,在驅動裝置(24)、增力增速機構I (15)、增力增速機構
II(16)與調節板(4)的牽引下,壓緊梁(11)通過兩端的滑塊(2)沿著上機架體(23)兩端 的導軌(1)向下移動,將上行膠帶(4)緊緊壓在上壓塊(3)與固定支撐塊(10)之間,依靠 上壓塊(3)、固定支撐塊(10)與上行膠帶(4)上、下表面之間的強大摩擦制動力,將上行膠
4帶(4)可靠地停止下來。
權利要求一種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包括橫跨安裝在輸送機機架兩側的整體機架,其特徵是整體機架由上機架體(23)和下機架體(22)組成,上機架體(23)通過螺栓組與下機架體(22)連接;在下機架體上(23)裝有下機架體側架(8)和下側架連接橫梁(17)下機架體側架(8)通過螺栓組與下側架連接橫梁(17)連接成一體,在下機架體(22)上運行有上行膠帶(4)和下行膠帶(5),在上行膠帶(4)的下方設有固定支撐塊(10)和固定塊支撐梁(21),固定支撐塊(10)安裝在固定塊支撐梁(21)上,在固定支撐塊(10)的支撐面(6)上設有防滑槽;在上機架體(23)上裝有壓緊梁(11),在壓緊梁(11)的兩端裝有滑塊(2),在壓緊梁(11)的上部裝有調節板(12),調節板(12)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11)連接,在上機架體(23)的兩端裝有導軌(1),驅動裝置(24)的一端通過銷軸與上機體架(23)上的耳板Ⅲ(14)連接,驅動裝置(24)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連接,在上機架體(23)與下機架體(22)的豎梁上設有斜拉梁(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固定支 撐塊(10)為安裝在下機架體(22)兩側下支撐塊固定支撐梁(21)與上行膠帶(4)的下側 之間,固定支撐塊(10)的支撐面(6)與膠帶的兩邊近似平行且有20mm的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壓緊梁 (11)為一箱體結構,其兩端的下方焊接有上壓塊(3),上壓塊(3)的支撐面與固定支撐塊 (10)的支撐面(6)重合,側面設有清掃機構(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驅動裝 置(24)為液壓油缸、活塞式電液推桿、電動推桿或電液動推桿,油缸的活塞缸體通過銷軸 與上機架體(23)的耳板II (13)連接,活塞杆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增力增 速機構由增力增速機構I (15)與增力增速機構II (16)組成;增力增速機構I (15)的一端 通過銷軸與上機架體耳板III (14)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驅動裝置(24)的活塞杆、增力增 速機構II (16)的一端連接,增力增速機構II (16)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調節板(12)、耳板 IV (19)連接,調節板(12)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11)連接,上壓塊(3)焊在壓緊梁(11)的 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斜拉梁 (18)通過銷軸分別與上機架體(23)和下機架體(22)的豎梁上耳板I (17)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增力型帶式輸送機斷帶保護裝置,包括橫跨安裝在輸送機機架兩側的整體機架,其特徵是整體機架由上機架體和下機架體組成,上機架體通過螺栓組與下機架體連接;在下機架體上裝有下機架體側架和下側架連接橫梁,下機架體側架通過螺栓組與下側架連接橫梁連接成一體,在下機架體上運行有上行膠帶和下行膠帶,在上機架體上裝有壓緊梁,在壓緊梁的上部裝有調節板,調節板通過螺栓組與壓緊梁連接,驅動裝置的一端通過銷軸與上機體架上的耳板連接,驅動裝置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增力增速機構連接,在上機架體與下機架體的豎梁上設有斜拉梁。其優點是結構簡單、制動速度快、制動力強。
文檔編號E21F13/00GK201605022SQ20092004912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4日
發明者侯永, 周晶, 張洪義 申請人:徐州中礦永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