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
2023-10-10 14:21:19 1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讀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一:
鬱達夫是這樣形容魯迅的文字的:「魯迅的文體簡練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後,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是的,這個特點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表現得一覽無遺。一開頭,便以「尋咒」從側面點出中心,接下來便訴說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
其實,魯迅先生是話中有話啊,他借著說童年看《二十四孝圖》的事情,其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即對兒童的不重視。兒童都讀不到他們應該讀的書,而人們卻熟視無睹,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反思嗎?然而我又想到了現在,現在的孩子們別說愛讀書,他們連根本不想讀書,不思學習。再看看那時侯的孩子們,他們渴望讀書卻沒有書讀,而現在我們有書讀卻不願讀,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象嗎?
讀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二:
魯迅在這些散文裡也創造了許多富有個性的人物,爽朗而多嘴的長媽媽,她有許多麻煩的禮節,卻能夠做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藤野先生純然是一個誠篤而不拘小節的學者;範愛農生性狷介,他在自己的理想,卻總是落落寡合。作品往往只用幾段故事,便託出了人物的性格,使他們躍然紙上。例如長媽媽,當她切切察察地向人低聲絮說的時候,「堅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這一段便很生動。再加上睡覺時伸開手腳,佔領全床,以及終於買來了《山海經》,她的性格就表現得十分全面了。藤野先生對於生活很隨便,上講堂「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對於學術卻又認真,嚴肅,一個字一個字地改講義,訂正血管的位置,探詢足骨的變形。在對比中,人物的個性便突了出來。範愛農的反對發電,時常瞪著多白的眼睛,自然都和他的個性有關,但真正使人感動的,也是幾筆對比的描寫:革命以前,他喝酒,說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革命以後,「還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這是他性格中最本質的一點,寫來樸素而又鮮明。不僅長媽媽、藤野先生、範愛農是這樣,便是三味書屋裡「將頭仰起,搖著,向後拗過去,拗過去」,大聲朗讀著的先生;愛用奇特的藥引,說「舌乃心之靈苗」,「醫能醫病,不能醫命」的陳蓮河;在孩子面前慫恿打旋子,從旁計數,看見大人來了就說「你看,不是跌了麼?不聽我的話。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的衍太太;以至縱使「空著手,也一定將肘彎撐開,象一隻螃蟹」一樣走路的目空一切的大學生。這些都著墨不多,而能情態逼真,說明魯迅在藝術創造上卓越的本領。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讀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三: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裡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裡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裡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裡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裡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裡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遊過,頒著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裡,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