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25 11:34:52 1
專利名稱: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及其製備方法,屬中醫藥膏類。
目前,在醫學界對於骨傷的處理一般是採取石膏固定的方法或口服三七、瀋陽紅等骨傷內服藥或貼敷傷溼祛痛膏、麝香虎骨膏、狗皮膏藥等,它們在治療骨傷上起到了應有的療效,然而也有不理想之處,如石膏,從中醫角度看,屬陰性,不易於受傷肢體的活血化瘀,加之笨重的敷綁,致使受傷者活動不便,血液循環不暢,也不便於醫療檢查,常會發生受傷肢體出現錯位銜接的現象;如內服三七、瀋陽紅,其消炎止痛的效果差,甚至還有副作用,有些人口服後還會發生噁心、嘔吐的現象;如治療扭傷的狗皮膏藥,貼敷在身上硬繃繃的很不舒服,傷溼祛痛膏、麝香虎骨膏等治療和止痛的效果也不理想。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由純中草藥製成的止痛效果好,治癒率高的治療骨傷用的外貼藥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主要是君以散瘀消腫、活血痛絡的西紅花、麝香、血竭、全蠍、白花蛇、桃仁、乳香、沒藥、三梭、蜈蚣、天花粉、木鱉子、密陀僧、鹿茸、穿山甲、三七、祈蛇為主藥;臣以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積實、香附、蛇蛻、當歸、牙皂、川心連、川烏、烏蛇、元參、大黃為配伍藥;加以化積通便的火麻仁、蕪花、巴豆、大戟、甘遂、檳榔、二醜、李仁為佐藥和滋陰補腎的西洋參、生地、獨活、細辛、白芷、防風、恙活、麻黃為輔藥等共43種中藥材,配以紅丹粉為調料,經油浸、文火煮、旺火熬、去藥渣、加調粉、攪拌、制膏等加工而成,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膏藥①散瘀消腫、活血痛絡用的主藥西紅花 1.4-2.8麝 香 1.0-2.0血 竭 1.0-2.0全 蠍 4.7-9.6白花蛇 3.8-7.6桃 仁 4.7-9.4乳 香 4.7-9.4沒 藥 1.0-2.0三 梭 4.7-9.4蜈 蚣 5.0-15 天花粉 4.7-9.4木鱉子 4.7-9.6密陀僧 1.3-2.6鹿 茸 0.3-0.6穿山甲 4.7-9.6三七0.8-1.6 祈 蛇 4.7-9.6②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配伍藥積 實 3.8-7.6香 附 4.7-9.6蛇 蛻 4.7-9.6當 歸 3.8-7.6牙 皂 3.8-7.6川心連 2.0-4.0川 烏 4.7-9.4烏 蛇 4.7-9.6元 參 4.7-9.4大 黃 4.7-9.6③化積通便的輔藥火麻仁 180-360蕪 花 4.7-9.4巴 豆 3.8-7.6大 戟 3.0-6.0甘 遂 6.6-13.6 檳 榔 4.7-9.6二 醜 4.7-9.6李 仁 4.7-9.4④滋陰補腎的輔藥西洋參 2.4-4.8生 地 3.8-7.6⑤發汗解表去寒的輔藥獨 活 3.8-7.6細 辛 4.7-9.6白 芷 3.8-7.6防 風 3.8-7.6恙 活 3.8-7.6麻 黃 3.2-6.4⑥調料紅丹粉 4000-5000 香 油 10000-15000。
本發明一種跌打扭傷膏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製備,製備方法如下①商購併稱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上述優質淨藥材,在符合國家有關製備藥物衛生標準的環境下加工製備,②將上述組分中除調料外的43種群藥材全部浸泡在純香油中,浸泡時間為1-3天,
③將上述浸泡於香油中的群藥置於鐵鍋內,先文火後大火煎熬,煎熬至所有的中藥材變黑為止,④將油鍋內熬幹的群藥渣用細笊瀝撈出,去藥渣,留提煉液,備用⑤將紅丹粉陸續的加入上述備用的提煉液內,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粘稠狀,即得本發明的粘稠狀藥膏,備用,⑥按常規的製作方法,取上述備用的粘稠狀藥膏30-60克攤於預先設計好的專用布上或有韌性的紙上或其它織物上,加工製作成大小規格的膏藥,即得本發明的一種消炎止痛膏藥成品。
其特徵還在於浸泡群藥所用香油的重量為10-15公斤。
本發明製備的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它是由純中藥材製成的一種外敷膏藥,可直接貼於傷患處,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生骨生肌的功效,能起到強筋壯骨、祛風除溼、舒筋活絡的作用,是一種止痛效果好,治癒率高的治療骨傷用的外貼藥膏。
下面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這裡所述實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專業人員按照本發明的精神可以對其進行改進和變化,所述的這些改進和變化都應視為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由權利要求來限定。
實施例一、商購併稱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下述優質淨藥材,並在符合國家有關製備藥物衛生標準的環境下加工製備,重量單位(克)①散瘀消腫、活血痛絡用的主藥西紅花 2.1 麝 香 1.5血 竭 1.5全 蠍 11.8白花蛇 5.7桃 仁 7.0乳 香 7.1 沒 藥 1.5三 梭 7.0蜈 蚣 10.0天花粉 7.1木鱉子 7.1密陀僧 2.0 鹿 茸 0.5穿山甲 7.1三 七 1.2 祈 蛇 7.8
②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配伍藥積 實 5.7香 附 7.1蛇 蛻 11.8當 歸 5.7牙 皂 5.7川心連 3.0川 烏 9.9烏 蛇 7.1元 參 7.1大 黃 7.2③化積通便的輔藥火麻仁 270蕪 花 7.0巴 豆 5.7大 戟 4.5甘 遂 12.4 檳 榔 7.2二 醜 2.3李 仁 7.0④滋陰補腎的輔藥西洋參 3.6生 地 5.7⑤發汗解表去寒的輔藥獨 活 5.7細 辛 7.15 白 芷 5.7防 風 5.7恙 活 5.7麻 黃 4.8⑥調料紅丹粉 4500香 油 12500②將上述組分中除調料外的43種群藥材全部浸泡在12.5公斤的純香油中,浸泡時間為2天,③將上述浸泡於香油中的群藥置於鐵鍋內,先文火後大火煎熬,煎熬至所有的中藥材變黑為止,④將油鍋內熬幹的群藥渣用細笊瀝撈出,去藥渣,留提煉液,備用⑤將紅丹粉陸續的加入上述備用的提煉液內,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粘稠狀,即得本發明的粘稠狀藥膏,備用,⑥按常規的製作方法,取上述備用的粘稠狀藥膏40克攤於預先設計好的專用布上,加工製作成128張本發明的一種消炎止痛膏藥。
上述君、臣、佐、輔、調中的43味全方劑藥,同等重要,不可缺一。
權利要求
1.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它主要是君以散瘀消腫、活血痛絡的西紅花、麝香、血竭、全蠍、白花蛇、桃仁、乳香、沒藥、三梭、蜈蚣、天花粉、木鱉子、密陀僧、鹿茸、穿山甲、三七、祈蛇為主藥;臣以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積實、香附、蛇蛻、當歸、牙皂、川心連、川烏、烏蛇、元參、大黃為配伍藥;加以化積通便的火麻仁、蕪花、巴豆、大戟、甘遂、檳榔、二醜、李仁為佐藥和滋陰補腎的西洋參、生地、獨活、細辛、白芷、防風、恙活、麻黃為輔藥等共43種中藥材,配以紅丹粉為調料,經油浸、文火煮、旺火熬、去藥渣、加調粉、攪拌、制膏等加工而成,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膏藥①散瘀消腫、活血痛絡用的主藥西紅花 1.4-2.8麝 香 1.0-2.0血 竭 1.0-2.0全 蠍 4.7-9.6白花蛇 3.8-7.6桃 仁 4.7-9.4乳 香 4.7-9.4沒 藥 1.0-2.0三 梭 4.7-9.4蜈 蚣 5.0-15 天花粉 4.7-9.4木鱉子 4.7-9.6密陀僧 1.3-2.6鹿 茸 0.3-0.6穿山甲 4.7-9.6三 七 0.8-1.6祈 蛇 4.7-9.6②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配伍藥積 實 3.8-7.6香 附 4.7-9.6蛇 蛻 4.7-9.6當 歸 3.8-7.6牙 皂 3.8-7.6川心連 2.0-4.0川 烏 4.7-9.4烏 蛇 4.7-9.6元 參 4.7-9.4大 黃 4.7-9.6③化積通便的輔藥火麻仁 180-360蕪 花 4.7-9.4巴豆 3.8-7.6大 戟 3.0-6.0甘 遂 6.6-13.6 檳榔 4.7-9.6二 醜 4.7-9.6李 仁 4.7-9.4④滋陰補腎的輔藥西洋參 2.4-4.8生 地 3.8-7.6⑤發汗解表去寒的輔藥獨 活 3.8-7.6細 辛 4.7-9.6白 芷 3.8-7.6防 風 3.8-7.6恙 活 3.8-7.6麻 黃 3.2-6.4⑥調料紅丹粉 4000-5000 香 油 10000-15000。
2.本發明一種跌打扭傷膏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製備,製備方法如下①商購併稱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上述優質淨藥材,在符合國家有關製備藥物衛生標準的環境下加工製備,②將上述組分中除調料外的43種群藥材全部浸泡在純香油中,浸泡時間為1-3天,③將上述浸泡於香油中的群藥置於鐵鍋內,先文火後大火煎熬,煎熬至所有的中藥材變黑為止,④將油鍋內熬幹的群藥渣用細笊瀝撈出,去藥渣,留提煉液,備用⑤將紅丹粉陸續的加入上述備用的提煉液內,邊加入,邊攪拌,攪拌至粘稠狀,即得本發明的粘稠狀藥膏,備用,⑥按常規的製作方法,取上述備用的粘稠狀藥膏30-60克攤於預先設計好的專用布上或有韌性的紙上或其它織物上,加工製作成大小規格的膏藥,即得本發明的一種消炎止痛膏藥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跌打扭傷膏藥及其製備方法,它是由西紅花、麝香、血竭、全蠍、白花蛇、桃仁、乳香、沒藥、三梭、蜈蚣、天花粉、木鱉子、密陀僧、鹿茸、穿山甲、三七、祈蛇等純中藥材,經油浸、文火煮、旺火熬、去藥渣、加調粉、攪拌、制膏等加工而成,它可直接貼於傷患處,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生骨生肌的功效,能起到強筋壯骨、祛風除溼、舒筋活絡的作用,是一種止痛效果好,治癒率高的治療骨傷用的外貼藥膏。
文檔編號A61K35/36GK1191741SQ9810037
公開日1998年9月2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23日
發明者李志偉, 李景茂 申請人:李景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