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大遷徙場面震撼(萬裡遷徙中的艱辛與偉大)
2023-10-25 10:50:35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燕子春來秋往,年年如此,我們習慣了燕子的來來去去,就像習慣了這首歌一樣。在很多時候,因為這份習慣,我們甚至不去想燕子去了哪裡,它們在這一來一回間會經歷些什麼。直到遇到這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我才開始意識到了什麼是遷徙,才開始看到了生命的艱辛與偉大,看到了屬於動物們的精彩與不可思議。
所謂的遷徙指的是動物隨著季節的變化,定期的沿相對穩定的路線, 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覓食地之間作遠距離移動的過程。
像兒歌裡提到的小燕子就是這樣,它們在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因為北方的春夏季節溫度更適宜,而且昆蟲較多,可以滿足燕子哺育雛鳥的需求。到了秋天北風一起,天氣開始變得寒冷,昆蟲大量死亡,北方也就不再適宜燕子生活了。這個時候,燕子開始飛往氣候溫暖、食物充足的南方,一般是在東南亞及南亞一帶過冬。但是東南亞的夏季太過炎熱,不適宜雛鳥生存,所以到了春天,燕子又要不遠萬裡的飛回北方,回到它們曾經的家園繼續繁衍,繼續生活。
和燕子一樣有遷徙習性的動物還有很多,在《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中就講述了二十餘種需要遷徙的動物。
北極燕鷗,世界上遷徙距離最遙遠的動物。在北極的仲夏,北極燕鷗利用極晝的便利,晝夜不停的捕魚,來養育它們的雛鳥。隨著夏天的結束,北極開始變得黑暗寒冷,不再適合北極燕鷗生存。
當北極處於黑暗寒冷的時候,南極剛好溫暖明亮,於是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北極燕鷗都要跨越整個地球,從北極飛往南極,而後在南極進入極夜前返回北極。
北極燕鷗體型並不大,一般都在35釐米左右。但就是這樣的小鳥在一年間卻可以跨越70000多公裡的旅程,在動物屆,北極燕鷗絕對可以拿到遷徙馬拉松的金牌。
在大海中,座頭鯨正在進行著屬於它們的遷徙之旅。冬天,座頭鯨媽媽在澳大利亞附近溫暖的太平洋中生下座頭鯨寶寶。在這個溫暖的地方,座頭鯨媽媽用乳汁餵養它的孩子。但座頭鯨媽媽在這裡沒有食物來源,她只能靠自身積累的脂肪來生存。
當小座頭鯨長到大約6個月的時候,座頭鯨媽媽自身的能量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到了這個時候,它們開始遊往南極,去那裡捕食磷蝦,積累能夠抵禦寒冷的厚厚的脂肪。
座頭鯨每年都會在溫暖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南極間遷徙,它們每年遷徙的行程超過25000公裡。座頭鯨是水世界裡遷徙距離最遠的動物。
除了像北極燕鷗和座頭鯨這樣飛的最遠遊的最長的動物,還有些小生命在遷徙上展現出了屬於它們的神秘與精彩。
在美國的北部生活著帝王蝶,它們每年都要到溫暖的墨西哥過冬。到了春天,帝王蝶開始產卵,並且一路北歸,用產卵、孵化、死亡的生死接力回到它們曾經的家園。
到達最北部的家園時,最初的生活在墨西哥的第一代蝴蝶早已死亡,活著的是它的曾孫輩。這一代帝王蝶壽命最長,它們七月出生,九月份從美國、加拿大的北方返回墨西哥,在來年的春天產卵後死亡。
令人訝異的是,這些帝王蝶並沒有去過墨西哥,它們是如何找到回去的路,找到那個隱秘而又安全的森林至今都是個未解之謎。
人類曾經同樣逐水草而居,到了今天,有些遊牧民族依然如此。他們和這些動物一樣,在廣袤的地球上不斷地遷徙,只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
人和動物都仰賴著大自然的給予,但而今,人類卻在不斷地損害著自然環境。許多種動物已經因為自然環境的破壞而瀕危乃至消亡,也許有一天,我們將不會再看到南來的大雁,北歸的鯨魚。
《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展現了動物遷徙的神奇,也展現了動物們生存的艱辛以及生命的強大能量。在看完這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後,我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這不可思議的旅程能繼續延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敬畏自然,保護環境,讓生命永遠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