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5:48:37
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其主要技術特徵為:包括氣泵,所述的氣泵通過進氣管與轉換氣流閥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一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一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二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二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三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三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四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四袋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氣泵通過轉換氣流閥輪流給肢體按摩袋的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充放氣,使得肢體各部分依次按摩,使用效果好。轉換氣流閥採用機械構造,不易出現問題,保證使用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
【背景技術】
[0002] 對人體肢體進行按摩,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有利於病人恢復。當前使用的空氣 壓力治療儀,多採用電磁閥控制,容易出現問題,影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不易出現問題的空氣壓力治療儀。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氣泵,所述的氣泵通過 進氣管與轉換氣流閥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一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一袋相連接, 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二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二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三出氣管與 肢體按摩袋的第三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四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四袋相連接。
[0005] 其附加技術特徵為:所述的轉換氣流閥由下閥體和上閥體構成,與馬達連接的下 閥體的頂面開有相連通的裡側圓形進氣通道和外側四分之一圓形出氣通道,下閥體的頂面 開有與出氣通道同圓的四分之一圓形放氣通道,放氣通道與放氣通孔相連通,上閥體的底 面設置有與進氣通道相匹配的進氣孔、均勻設置的與出氣通道相匹配的第一出氣孔、第二 出氣孔、第三出氣孔、第四出氣孔,進氣孔與進氣管相連通,第一出氣孔與第一出氣管相連 通,第二出氣孔與第二出氣管相連通,第三出氣孔與第三出氣管相連通,第四出氣孔與第四 出氣管相連通;
[0006] 所述的肢體按摩袋還設置有第五袋或第五袋和第六袋或更多袋;
[0007] 所述的轉換氣流閥與一個肢體按摩袋、兩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三個並聯的肢體 按摩袋、四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或更多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相連接。
[0008]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氣泵通過轉換氣流閥輪流給肢體按摩 袋的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充放氣,使得肢體各部分依次按摩,使用效果好。轉換 氣流閥採用機械構造,不易出現問題,保證使用效果。根據需要,肢體按摩袋還設置有第五 袋或第五袋和第六袋或更多袋,轉換氣流閥與一個肢體按摩袋、兩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三 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四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或更多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相連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0] 圖2為下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為上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2] 圖4為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的結構和使用原理做進一步詳 細說明。
[0014]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包括氣泵1,氣泵1通過進氣管2與 轉換氣流閥3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一出氣管4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一袋51相連接, 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二出氣管6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二袋52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 三出氣管7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三袋53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四出氣管8與肢體按 摩袋5的第四袋54相連接。
[0015] 如圖2所示,與馬達連接的下閥體9的頂面開有相連通的裡側圓形進氣通道91和 外側四分之一圓形出氣通道92,下閥體9的頂面開有與出氣通道92同圓的四分之一圓形放 氣通道93,放氣通道93與放氣通孔94相連通。
[0016] 如圖3所示,上閥體10的底面設置有進氣孔101、均勻設置的第一出氣孔102、第 二出氣孔103、第三出氣孔104、第四出氣孔105,進氣孔101與進氣管2相連通,第一出氣孔 102與第一出氣管4相連通,第二出氣孔103與第二出氣管6相連通,第三出氣孔104與第 三出氣管7相連通,第四出氣孔105與第四出氣管8相連通。
[0017] 如圖4所示,轉換氣流閥3與兩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5連接。
[0018] 轉換氣流閥3由下閥體9和上閥體10構成,下閥體9的頂面開有相連通的裡側圓 形進氣通道91和外側四分之一圓形出氣通道92,下閥體9的頂面開有與出氣通道92同圓 的四分之一圓形放氣通道93,放氣通道93與放氣通孔94相連通。上閥體10的底面設置有 與進氣通道91相匹配的進氣孔101、均勻設置的與出氣通道92、放氣通道93相匹配的第一 出氣孔102、第二出氣孔103、第三出氣孔104、第四出氣孔105,進氣孔101與進氣管2相連 通,第一出氣孔102與第一出氣管4相連通,第二出氣孔103與第二出氣管6相連通,第三 出氣孔104與第三出氣管7相連通,第四出氣孔105與第四出氣管8相連通。進氣管2與 氣泵1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一出氣管4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一袋51相連接,轉換 氣流閥3通過第二出氣管6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二袋52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三出 氣管7與肢體按摩袋5的第三袋53相連接,轉換氣流閥3通過第四出氣管8與肢體按摩袋 5的第四袋54相連接。
[0019] 使用時,氣泵1的氣流通過進氣管2從進氣孔101到達下閥體9的進氣通道91, 然後從進氣通道91到達出氣通道92,由於下閥體9在馬達帶動下是不停轉動的,當下閥體 9的出氣通道92轉到第一出氣孔102處,氣流就從第一出氣孔102經由與第一出氣孔102 相連通的第一出氣管4對肢體按摩袋5的第一袋51充氣,當下閥體9的出氣通道92轉過 第一出氣孔102後停止對肢體按摩袋5的第一袋51充氣,開始對肢體按摩袋5的第二袋52 充氣,放氣通道93轉到第一出氣孔102處,第一袋51內的氣經放氣通孔94排出,然後再對 對肢體按摩袋5的第三袋53充氣,對肢體按摩袋5的第四袋54充氣,如此循環對肢體按摩 袋5的第一袋51、第二袋52、第三袋53、第四袋54充放氣,對肢體進行按摩。
[0020]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氣泵1通過轉換氣流閥3輪流給肢體 按摩袋5的第一袋51、第二袋52、第三袋53、第四袋54充放氣,使得肢體各部分依次按摩, 使用效果好。轉換氣流閥5採用機械構造,不易出現問題,保證使用效果。
[0021]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不僅限於上述實施例,但不管是何種形 式,只要是與本實用新型結構相同,都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包括氣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泵通過進氣管與轉換氣流 閥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一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一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 二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二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三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三 袋相連接,轉換氣流閥通過第四出氣管與肢體按摩袋的第四袋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換氣流閥由下 閥體和上閥體構成,與馬達連接的下閥體的頂面開有相連通的裡側圓形進氣通道和外側四 分之一圓形出氣通道,下閥體的頂面開有與出氣通道同圓的四分之一圓形放氣通道,放氣 通道與放氣通孔相連通,上閥體的底面設置有與進氣通道相匹配的進氣孔、均勻設置的與 出氣通道相匹配的第一出氣孔、第二出氣孔、第三出氣孔、第四出氣孔,進氣孔與進氣管相 連通,第一出氣孔與第一出氣管相連通,第二出氣孔與第二出氣管相連通,第三出氣孔與第 三出氣管相連通,第四出氣孔與第四出氣管相連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肢體按摩袋還設 置有第五袋或第五袋和第六袋或更多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壓力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換氣流閥與一 個肢體按摩袋、兩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三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四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或 更多個並聯的肢體按摩袋相連接。
【文檔編號】A61H23/04GK203861554SQ201420260891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1日
【發明者】賈廣田 申請人:賈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