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與草帽的故事讀後感匯總
2023-10-25 19:51:37 7
第1篇:猴子戴草帽讀後感
讀了<>,我覺得很有趣。
我就象看到了動畫片一樣,感到很好玩。猴子喜歡模仿,開始學老爺爺戴上草帽,爺爺急得滿頭大汗,後來利用猴子的好奇心,故意扔掉草帽,猴子也學,所以草帽又回到了老爺爺的擔子裡。
我學到了:猴子很調皮;做事情想成功,要動腦筋,才能成功!
第2篇:猴子學樣讀後感
《猴子學樣》是一部青春不老的動畫片,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故事通過一個老漢挑著一旦草帽到集市去賣,在一棵大樹下納涼,草帽被一群猴子拿到樹上,在人與猴子智慧的較量中,人最終戰勝了調皮搗蛋的猴子。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猴子學樣》屢屢被應用在幼兒教材中,憨厚的老漢,調皮的猴子在草帽的拿與丟過程中演出一幕又一幕鬥智畫面,讓人過目難以忘懷。
我在教學中針對中班幼兒思維活躍的特點,圍繞「智」與「數」這兩個字進行預設,讓幼兒發散性思維得到發揮。比如說:有的幼兒提出老漢要是帶著一條大狼狗,小猴子就不敢偷草帽了,還有的幼兒說:老漢要是把草帽全部用繩子捆在一起,小猴子就拿不動了,還有地說:把草帽畫上怪獸模樣,小猴子嚇的就不敢拿草帽、讓草帽向小汽車一樣,一碰就會發出警報聲猴子嚇得會跑掉……。在老漢有幾頂草帽,樹上有幾隻猴子,草帽多猴子少會怎樣?猴子多草帽少又會怎樣?將數的多與少、加與減運用到教學之中,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靈活運用數的加減法,在《猴子學樣》中讓幼兒也學到更多的知識。
第3篇:猴子學樣讀後感100字
一位爺爺把自己編的草帽拿去賣。他有點累了就躺在樹下睡了一會兒,有很多隻猴子把他的草帽拿走了,爺爺醒了之後發現了。爺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還剩下一個草帽放進了筐裡。那些猴子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把草帽扔進筐裡了,爺爺把草帽拿去賣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覺得那些猴子真淘氣。爺爺很聰明。
第4篇:讀《草帽和猴子》有感
平時,人們經常憑經驗辦事,我也總認為,經驗不會出錯。但看過《草帽與猴子》這篇文章,我才明白,經驗並非總是可靠,我們不能一味按照老經驗行事,以老眼光來看事物,不然必會被時代淘汰。
《草帽和猴子》主要講了一位賣草帽的老爺爺,一天在大樹下睡著後,草帽都被猴子搶跑了。他把頭上的草帽扔到地上,猴子也效仿他把草帽丟到了地上。老爺爺迅速把草帽撿起來,回家後告訴了兒子和孫子。孫子繼承了爺爺的大業後,一天,草帽同樣也被猴子搶跑了。他想起了爺爺的話,於是,他將自己頭上的草帽丟到地上,但猴子們無動於衷。不久,猴王出現了,它撿起地上的草帽,說:「你以為只有你有爺爺嗎?」
爺爺和孫子遇上了同樣的問題,採取了相同的解決辦法,爺爺成功了,孫子卻失敗了。「過去的經驗也許是今天的毒藥。」事易時移,孫子固守爺爺以前的經驗,以不變應萬變;猴子則不按猴爺的習性,以變應萬變。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不能總以老眼光看人,總憑經驗辦事。「世間萬物乃瞬息萬變。」對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問題,應該從新的角度尋求解決的新對策,新方法。
「過去的經驗也許是今天的毒藥。」不停重複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一個故事:一位神算家,常有人給他出難題,他卻「萬難不倒」。一天,一位女士向他提問:「一輛車,從始發站起,第一站上了10人,第二站上了7人,下了4個。」又是這種「小兒科」!神算家輕蔑地想。「下一站上了13人,下了8人;再下一站上了9人,下了5人;下一站上了12人,下了11人;下一站上了6人,下了3人;下一站上了5人,下了2人;下一站上了3人,沒人下車;下一站下了2人,沒人上車。」「題完了嗎?我可以說出答案了吧!」「可問題是:請問一共停了多少站,而不是最後車上有多少人!」神算家怔住了。
常按經驗辦事的朋友們,聽我一言:「過去的經驗也許是今天的毒藥啊!」
第5篇:猴子和草帽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以賣草帽為生的老爺爺,他每天都要經過一片小樹林,挑著一擔草帽上城裡去賣有一天走到半路上,路過小樹林,爺爺累了,放下擔子,坐在大樹底下休息,打起盹來,不知不覺睡著了。等他醒來時,發現身旁的籮筐裡,一頂帽子都不見了,抬頭一看,樹上有很多猴子,每隻猴子的頭上都有頂草帽。在大樹上的猴子們看見爺爺著急的樣子,一齊大聲笑起來。老爺爺抬頭一看,這才明白,原來草帽全讓猴子拿走了。
爺爺氣極了,指著猴子們大聲說:「你們這些壞東西,趕快把草帽還給我,不然我就把你們都捉起來!」猴子們看爺爺指手劃腳地嚷嚷,也指手劃腳地叫起來,不肯把草帽還給他。爺爺急得一邊晃拳頭,一邊跺腳:「你們到底還不還我的草帽!再不還給我,我就把你們抓到城裡去關起來!」猴子們也學爺爺的樣子,晃著拳頭,跺著腳,還是不把草帽還給他。老爺爺又急又慌,脫下草帽,搔起了腦袋,猴子們也學老爺爺的樣子,脫下草帽,搔起腦袋來。
老爺爺看見猴子又在學他的樣子,就把手裡的草帽使勁往地上一摔,嘆了口氣說:「唉!真把我氣死了!真把我氣死了!」猴子見了,也學老爺爺的樣子,一個個把草帽使勁摔下來。老爺爺趕忙把地上的草帽撿起來,一頂一頂裝到籮筐裡,挑起擔子,進城去了。
很多年以後,孫子接過了爺爺的班。有一天,在賣草帽的途中,孫子也跟爺爺一樣在大樹下睡著了,結果帽子也被猴子拿走了。孫子想到了爺爺講的故事,於是舉起手,拍拍手,猴子也跟著拍拍手。看到爺爺說的方法果然很有用,最後,孫子也摘下草帽丟在地上,可是奇怪,猴子們竟然沒有跟著他做,還一個個瞪著看他。一個個頭最大的猴子從樹上跳了下來,把孫子丟在地上的草帽撿起來,戴在自己頭上,爬到樹上去了。孫子正在納悶,就聽見那個個頭最大的猴子說:「傻瓜!就你有爺爺啊?」
這個故事折射出來的道理非常深刻。有句名言說得好:「阻止人們進步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恰恰是已知的東西。」因為過去的經驗曾經帶來過成功,所以容易成為誘人的陷阱和前進的羈絆。世上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成功的經驗也需要不斷地創新。我們不能採取「孫子」那種恪守祖訓的思維模式,尤其是現在,世界瞬,息萬變,總是恪守老經驗、老方法是無法處理這些變化著的問題的。只有與時俱進,打破常規,才能開掘創新,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