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點成孔衝擊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20:03:52
專利名稱:井點成孔衝擊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穿透雜填土等的井點成孔衝擊管。適用於水利水電,工業與民用建築。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地下工程規模增大,數量增多,基坑開挖難度增大。在眾多基坑開挖過程中,有不少是在透水性強的粉土、粉砂中進行。為加快進度和減小造價,相當數量的基坑採用噴錨支護和井點降水。一般情況,透水性土層埋深較淺,按常規的水衝法不難安設降水用井點管。但是,隨著建築業的發展,各種複雜地層常見,諸如透水性土層上部分布有較厚的帶有透水性填土的雜填土等。在這種較複雜地質條件下,基坑開挖時,採用噴錨支護,結合井點降水,仍不失為一種工期短和造價低的支護方式。但是,這種雜填土地層,常用的水衝法是無法將井點管插到預定位置的。如用機械鑽成孔後,再按常規法安設,不但工效較低,而且費用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井點成孔衝擊管,旨在能較方便地穿透較厚雜填土等,將降水用井點管插到預定深度,達到降水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衝擊管具有無縫厚壁的管身,其頭部焊有一鋼板,尾部呈圓錐形,管身的頭部段以及尾部段和錐頭圓錐面上均布一組鋼筋作肋。
所述管身的外徑為80~150mm,壁厚8~15mm,長度範圍為4~6m。
所述鋼板為圓形,其厚度為8~20mm,直徑為130~240mm。也可以是方形,其厚度為8~20mm,鋼板的邊長在130~240mm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該衝擊管是採用無縫厚壁的鋼管作為管身,並在管身的頭部焊有一塊鋼板,可以通過設備進行錘打將鋼管穿透雜填土等進入含水層,拔出鋼管後,就可以利用常規的水衝法將井點管安插到預定的深度。鋼管頭部、尾部及錐頭部均焊有多根用鋼板或鋼筋做的肋,可以減少阻力,防止鋼管頭部在錘擊時被損壞,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是該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錐尾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具有圓環柱體的管身2,其外徑為108mm,壁厚為8mm,長度6m,材料採用無縫鋼管。管身2的頭部焊有一厚度為10mm,直徑為150mm的圓形鋼板1,並在頭部處焊接有多根鋼板或鋼筋3作肋,管身中段為光滑的柱面,尾部呈圓錐形,在管身尾部及錐頭圓錐面上都均勻的焊接多根鋼筋3,用以減少阻力,使鋼管能夠較方便的穿透雜填土。
實施過程先由挖掘機(常用)吊牢,人工扶住成孔用的衝擊管定位,之後用挖掘機將鋼管壓入或錘擊打入到預定深度後,拔出鋼管,然後採用水衝法將降水井點管安設到預定的深度。
權利要求1.一種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衝擊管具有無縫厚壁的管身(2),其頭部焊有一鋼板(1),尾部呈圓錐形,管身的頭部段以及尾部段和錐頭圓錐面上均布一組鋼筋(3)作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管身(2)的外徑為80~150mm,壁厚8~15mm,長度範圍為4~6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板(1)為圓形,其厚度為8~20mm,直徑為130~24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板(1)為方形,其厚度為8~20mm,邊長在130~240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點成孔衝擊管。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井點成孔衝擊管,旨在能較方便地穿透較厚雜填土等,將降水用井點管插到預定深度,達到降水目的。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井點成孔衝擊管,其特徵在於衝擊管具有無縫厚壁的管身,其頭部焊有一鋼板,尾部呈圓錐形,管身的頭部段以及尾部段和錐頭圓錐面上均布一組鋼筋作肋。本實用新型可用於水利水電,工業與民用建築。
文檔編號E21B10/36GK2823328SQ200520116130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0日
發明者劉世明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