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設備軸承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35:39 2
專利名稱:轉動設備軸承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旋轉體密封裝置,特別是一種用於消除大型風機等轉動設備軸承部漏油的多層密封壓力可調的密封裝置。
目前,在各工礦企業中普遍採用如
圖1所示的結構裝置形式對大型風機等轉動設備加以密封,即在軸承端蓋5的內圈加工有一圈凹型槽,在凹型槽處墊一圈毛氈9並通過這圈毛氈9來防止機箱內的油沿軸1滲漏出來。由於毛氈本身變形恢復能力較弱、彈性差,在與機軸1相對運動一段時間後,毛氈會因磨損而變薄,導致其與軸間的壓力變小,密封不嚴,使機箱內的油通過毛氈在沿軸滲出。為消除因毛氈磨損而致的漏滲油現象,以往在企業生產現場普遍採用的方法是打開軸承端蓋5,然後在端蓋內圈凹型槽中重新添加一個毛氈,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必須先放掉機箱內的油,造成工作時間長和工作量大,且維修質量也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進而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大型轉動設備從軸承端蓋處漏滲油問題的轉動設備軸承密封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而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在原轉動設備軸承端蓋內圈的後部加工有一圈凹型臺階,在該臺階內嵌裝入一個帶中位環形卡槽的四氟圓環和一個可填充在四氟圓環卡槽內的橡皮圈,在端蓋後部設有一個用於頂置壓擠橡皮圈的鋼製壓蓋,在四氟圓環與軸承的接觸面上開條多個環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轉動設備軸承密封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實用性強、成本低、便於推廣等特點,由於採用在端蓋內圈後端嵌設密封件的形式,且作為密封件的四氟圓環及橡皮圈本身又具有良好形變恢復力和不易磨損的特點,因而可有效地阻擋住機箱內部油液的外洩,增強軸承的密封效果,同時在對這種結構的密封裝置做維護時無須打開軸承端蓋,大大減少了維護工作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內容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原有轉動軸承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密封裝置由軸承端蓋5、四氟圓環6、橡皮圈7及鋼製壓蓋8構成。軸承端蓋5穿套並壓蓋在風機軸承1的一側,在端蓋5內圈後部加工有一圈凹型臺階,將帶有中位環形卡槽的四氟圓環6嵌裝在臺階與油承間形成的環形腔內,選用橡膠圈7填充在四氟圓環6的環形卡槽中,用壓蓋8頂置壓擠橡皮圈7,壓蓋8上有四個螺栓孔,通過螺栓孔將壓蓋8固定在軸承端蓋5上。在四氟圓環6的內圈面即其與軸承1的接觸面上開設有多條環槽形成迷宮式密封結構。圖中其它標號為2、軸承滾珠;3、軸承內圈;4、軸承外圈。
權利要求一種轉動設備軸承密封裝置,具有一個可穿套並壓蓋在風機軸承(1)一側的端蓋(5),其特徵是在端蓋(5)內圈後部加工有一圈凹型臺階,在臺階內嵌裝入一個帶中位環形卡槽的四氟圓環(6)和一個可填充在四氟圓環卡槽內的橡皮圈(7),在端蓋(5)後部設有一個用於頂置壓擠橡皮圈(7)的鋼製壓蓋(8),在四氟圓環(6)與軸承(1)的接觸面上開有多條環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消除大型風機等轉動設備軸承部漏油的多層密封壓力可調的密封裝置,在原轉動設備軸承端蓋內圈的後部加工有一圈凹型臺階,在該臺階內嵌裝入一個帶卡槽的四氟圓環和一個可填充在四氟圓環卡槽內的橡皮圈,在端蓋後部設有一個用於頂置壓擠橡皮圈的壓蓋,產品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和易於維護等特點
文檔編號F16C33/78GK2474795SQ0121318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2日
發明者谷沛軍 申請人:彩虹彩色顯像管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