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為何西廂記成為了傳世經典(西廂記是才子佳人的故事)

2023-10-05 09:50:53

相信大家在聽到元代戲劇《西廂記》的時候肯定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才子佳人"。但是大家可能只是知道這部戲劇講述了秀才張生與大家閨秀崔鶯鶯突破重重阻礙而終成眷屬的故事,就把它當作什麼美好的愛情故事的典範,其實我們都忽略了其中的悲劇性。

要知道,在古代,從搭訕到終成眷屬可沒那麼容易!

作者王實甫在《西廂記》結尾寫下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麼一句流傳千古的愛情雞湯,到現在還被許多懵懂青年引用。可是進一步想一想,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願望呢?還不是因為當時"有情人終成眷屬"很難實現?

不能實現怎麼辦?吃瓜群眾怎麼能容忍沒有美好結局的"虐戀"呢?不得已,王實甫就編出來這麼一齣戲,來滿足吃瓜群眾的情感需求,要是張生和崔鶯鶯是真實存在的兩個人,結局可就另說了!

"才子佳人"之美談—《西廂記》

在開說之前,咱們首先來看一下《西廂記》講了個什麼故事?

首先,是狗血的男女主相遇的環節:張生與崔鶯鶯寺廟初次相遇而後一見傾心,但卻苦於禮法約束而不能見面,只能隔著一堵牆"暗送秋波"。

就這麼著尷尬地過了一段時間,終於,能讓兩人搭上關係的關鍵情節出現了,孫飛虎包圍寺廟要搶走崔鶯鶯,崔老太太不得已許下了誰能救他們就把鶯鶯許配給誰的承諾。剛好張生有一個兄弟是大將軍,他一封書信就搬來救兵把孫飛虎打退,老夫人只好口頭將崔鶯鶯許配給張生。

你以為這樣二人就能喜結良緣了?當然不可能,正當二人抱著喜結連理的美好願望之時,老太太突然以從前就已將鶯鶯許配給高官之子鄭恆為由悔婚,但是二人仍不屈服,仍然通過侍女紅娘暗地裡以各種方式溝通感情。

老夫人發現後大怒,耍賴皮說只要張生考取了功名就將鶯鶯許配給他,不出所料,最終張生得中狀元,及時趕回來,打破了鄭恆哄騙老太太的謊言,迎娶了崔鶯鶯。

乍一看,確實是一碗"才子配佳人"的好雞湯,但是如果我們觀察的角度稍微現實一點點,就可以發現《西廂記》本質上仍然是一部悲劇!

為什麼呢?總的來說,張生和崔鶯鶯能夠終成眷屬全靠著作者堆砌的偶然事件,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便更具悲劇性。那你要問了,為什麼作家不直接控訴禮教對年輕人的壓迫呢,當然是為了實現作品必需的教化價值,此外,你想在統治階級的統治之下控訴統治階級,恐怕有點難辦,為了保全自身,作家也得給作品安一個好的結局。

接下來咱們就看看,作者是怎樣為兩人"編造"愛情的呢?

終成眷屬背後—以主角光環對抗禮法之壓迫沒來由的助攻

首先,沒有孫飛虎正好來搶親和張生正好認識杜確,張生根本不可能與崔鶯鶯有任何正式的交集。雖然在這之前,張生與崔鶯鶯有過一些所謂的交往,但是都是在禮法的嚴格束縛之下的。

如張生在佛殿上撞見崔鶯鶯時候感嘆道"正撞見五百年前風流業冤";從崔鶯鶯後來"神魂蕩漾,情思不快"可以得知她也對張生一見鍾情,但是侍女紅娘卻說道"那壁有人,咱家去來",崔聽後也就立即離去。第二次兩人隔牆吟詩互訴愛慕之情,情到深處便欲相見,無奈紅娘說"姐姐,有人,咱家去來,怕夫人嗔著",這樣一來,崔鶯鶯只得再次離開。

有人說,雖然受到束縛,但是終歸兩人還是為自己的感情做了一番掙扎啊。但是,這種互動終歸屬於私下的,不光明正大的、脆弱的互動,要想使得兩人的感情得到承認,只能從私下互動走向婚姻。

但是婚姻對於兩人來說更是遙遠,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崔鶯鶯是相國之女,可以說是們名門,而張生雖然也是尚書之後,但此時卻還是一名沒有功名且窮困潦倒的書生,要想跟崔鶯鶯結親幾乎是沒有可能。況且古人結婚步驟繁多,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等六個步驟,對於窮困的張生和已經許配給鄭恆的崔鶯鶯更是難如登天。

作者在此處安排孫飛虎搶親的情節為張生後來與崔鶯鶯結親做鋪墊,乃是創造一個非正常的環境,藉此突破正常的禮法限制,事急從權,也便就顧不得雙方家世與崔鶯鶯已許配鄭恆的事實了。從這裡來看,作者是承認禮法的,不過是自己設下了一個可以繞過禮法從而讓二人結合的圈套。這樣的情節只能出現在戲劇當中,現實當中是極小可能出現的,若張生與崔鶯鶯果真是現實當中的一對男女,他們的緣分恐怕是要止步於普救寺了,最終的結局也只能是兩相分離。

天選之子—說考就考的狀元

除了禮法以外,擺在張生與崔鶯鶯面前的另一道障礙就是已經與崔鶯鶯訂婚的鄭恆。在古代,已經與對方訂婚但是卻悔婚的人家,尤其是女方,不僅要受道德上的譴責,而且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唐律疏議卷第十三·戶婚》中有"(女方悔婚) 杖六十, 婚如約"的規定,元代也有類似的規定:

"悔 (婚) 者, 笞三十七;更許他人者, 笞四十七;已成婚者, 五十七""女歸前夫"。

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再加上老夫人對張生出身的不滿,老太太不得不在張生救過她們一家這個客觀事實與現實的種種矛盾之間做出最能獲取最大利益的方式,即讓張生考取功名。唐代的科舉難度極大,一次取士僅寥寥幾人,而元代更是常年不開科舉,難度更是大,所以,無論這一做法的背景是唐代或是元代,其難度都是極大的。

對於老夫人來說,她本不中意張生,而科舉難度大,張生大概率考不取功名,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鶯鶯繼續許配給鄭恆了。假如張生有幸得中進士,取了功名,那麼將鶯鶯許給張生也無不可,倒是全了張生救她們的恩德了,鄭恆的問題就不那麼重要了。

作者為了"滿足"老太太的"盤算",便正巧讓張生得個狀元,這也是在現實當中極小概率會出現的。正當觀眾們覺得張生與崔鶯鶯終於能修成正果的時候,最後一個障礙鄭恆出現了。鄭恆向老太太編造謊言,說張生已經"奉旨成親",而老太太如此輕易地便就信了他的謊話,其實也與她潛意識中的"不敢悔婚"之觀念有關。

但是,男主永遠是要有主角光環的,作者既要圓滿了張生與崔鶯鶯的婚事,又要在禮法允許的框架之下消除掉鄭恆的阻礙作用,所以就只能在鄭恆身上做文章。作者先是說鄭恆本來被叫去幫忙處理相國之後事,但是卻晚到了,說明他責任意識不強。再後來寫他向老夫人編謊話,意在表現他人品之低下,並非觀眾理想當中的配得上崔鶯鶯的"正人君子"。再後來在張生與其對質和杜確的威勢之下,他只能羞愧自殺。雖然這一情節略顯突兀,但是也算是徹底清除了張生與崔鶯鶯之間"符合禮法的婚姻"的障礙。

結語—"大團圓"結局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

可以說,戲劇中的整個情節結構可以說都是在禮法框架之下的,張崔二人之間的愛情也好,老夫人的決定也好,都是符合禮法的,幾乎沒有什麼瑕疵。二人在面對老太太的決定時也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法反駁,這本身就是具有悲劇性的。

其次,對整個故事起到推動作用的關鍵情節如孫飛虎搶親、張生中狀元等都是極其巧合的,正是因為其在現實生活當中出現概率之小才更凸顯其悲劇性。估計時人觀看此劇後的感想都會是"世間哪有此等巧事,男女婚姻仍需'父母之命'也"。說什麼"才子佳人終成眷屬"這恐怕是對戲劇本身極其淺顯的理解了!

大家可能聽說個一個說法就是"中國沒有悲劇",也就是說中國的戲劇幾乎全都是"大團圓"式結局,無論中間的情節如何坎坷,最後都會獲得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是很多時候"大團圓"的結局並不一定就代表他不是悲劇,如《竇娥冤》,雖然竇娥最後通過當了大官的父親為自己伸冤,但是在現實中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情呢?所以他本身也是具有明顯的悲劇性質的,就像王國維所說的:

即使列於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色!

所以,換一種角度來看古典小說,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