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環切吻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2:19:54 5
專利名稱:包皮環切吻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切除過長包皮的包 皮環切吻合。
背景技術:
包皮過長或包莖是男性泌尿系統以及性傳播疾病的根源之一 ,包 皮過長或包莖會造成尿道感染從而導致慢性前列腺炎,會出現腰酸背 痛、陽痿早洩等一系列症狀。因此,清除過長的包皮或包莖是防止這 些病症的措施之一。
清除過長的包皮或包莖,從我國初期至今已有幾次改革,第一種 方法是開刀手術,但手術必然會流血、疼痛,刀口需要縫合、手術後 需要吃消炎藥和掛消炎水,每天還要換藥,縫合後還要拆線,行走不 便,往往需要住院才能手術,整個治療費用較高。第二種方法是雷射, 自從雷射應用到臨床上,包皮環切解決了止血一大難題。但燒傷皮膚 造成水腫,用羊腸線縫合時間長,需要大量的抗生素治療,手術後會 留下疤痕,且價格也很昂貴。
再有就是本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的CN200310118525.7,"帶有軸承 的包皮管式環切器"的發明專利,所述專利技術解決了在清除包皮過 長的手術中,出現流血、刀口縫合、需用消炎藥,以及費用昂貴等問 題。但所述管式環切器是釆用整體套簡結構,而且裝於套簡內的環形 刀的切口比較鋒利,這樣會使得在包皮的切除過程比較疼痛,而且在 包皮切除後,管式環切器還需要在陰莖上掛置一段時間,由於所述環 切器是一整體的結構,因此患者會感覺有有一定的重量,另外在切割 包皮和術後恢復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陰莖勃起充血會直接影響到包 皮的切除和術後的恢復。還有所述環切器是由裝在軸承或檔圈一端的彈簧來調節切割包皮的薄或厚,這種控制切割包皮薄或厚的方式不夠 準確,也難以掌握。在現有的包皮環切吻合器中內環與外環都是直徑 固定的環,而在實際使用時,因人而異需要佩帶不同直徑的環,因此 就需要生產許多規格尺寸的內環與外環,這將給包皮環切吻合器的生 產企業和醫療單位帶來許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包皮環切吻合 器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包皮環 切吻合器,使得環切器的內外環直徑可依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調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釆用一種包皮環切吻 合器,該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內環、外環、用於將所述內環固定在所 述外環內的連接環,所述內環、外環、連接環均為直徑可調的彈性開
口環,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處設有連接件和/或連接結構;所述 內環一端設有用於切割包皮的環切刀,所述外環的一端設有擋圈,所 述環切刀與所述擋圈相配合用於擠壓包皮,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 設有容納包皮的間隙,所述外環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環的一端連接, 所述連接環的另一端設有擋圈,所述擋圈用於頂壓所述內環的另一 端。
其中,所述內環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處設有重疊部分,並且 所述外環上的擋圈在所述彈性開口處也設有重疊部分。
其中,所述外環與所述連接環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連接結構為棘 齒連接,所述棘齒分別設置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兩側,所述外環與所 述連接環通過棘齒調節圓環的直徑。
其中,所述外環、內環、連接環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附近設有重 疊部分,在所述重疊部分附近的環壁上設有用於調節圓環直徑的排 孔,所述排孔之間連接有鉚釘或線繩。
其中,所述外環與所述連接環之間通過卡扣或棘齒連接。
4其中,所述內環的環切刀與所述外環的擋圈之間裝有彈性墊片。 其中,所述外環、內環、連接環的側壁為鏤空結構。 其中,所述外環、內環、連接環由具有彈性的不鏽鋼或塑料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於由於該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內 環、外環、連接環釆用了開口式的結構,因此可以使得包皮環切吻合 器的內環適用於不同患者。再由於該包皮環切吻合器中的內環與外環 中的釆用了重疊相交的開口結構,該結構將不會影響包皮環氣的手術 效果。由於該環切器的內外環直徑可依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調節,因 此也可減少生產企業與醫療單位在生產與使用中的不便。
圖i是本實用新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俯視或仰視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局部剖視放大圖; 圖4是圖2的B局部剖視放大圖5是本實用新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內環俯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C局部剖視放大圖。
圖中1、內環;2、外環;3、連接環;4、開口; 5、環切刀;6、 擋圈;7、間隙;8、擋片;9、重疊部分;10、棘齒;11、排孔;12、 鉚釘或線繩;13、彈性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 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 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包皮環切吻合器,該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內環l、外環2、用 於將所述內環固定在所述外環內的連接環3,所述內環l、外環2、連 接環3均為直徑可調的彈性開口環,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4處設有連接件和/或連接結構;所述內環l一端設有用於切割包皮的環切刀5,
所述外環2的一端設有擋圈6,所述環切刀5與所述擋圈6相配合用於擠 壓包皮,所述內環1與所述外環2之間設有容納包皮的間隙7,所述外 環2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環3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環3的另一端設有 擋片8,所述擋片8用於頂壓所述內環1的另一端。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內環l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 4處設有 重疊部分9,並且所述外環2上的擋圈6在所述彈性開口 4處也設有 重疊部分9。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外環2與所述連接環3在所述彈性開口 4 處的連接結構為棘齒IO連接,所述棘齒IO分別設置在所述彈性開口 4處的兩側,所述外環2與所述連接環3通過棘齒IO調節圓環的直 徑。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外環2、內環l、連接環3在所述彈性開 口 4處的附近設有重疊部分9,在所述重疊部分附近的環壁上設有用 於調節圓環直徑的排孔11,所述排孔11之間連接有鉚釘或線繩12。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外環2與所述連接環3之間通過卡扣或棘 齒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內環1的環切刀5與所述外環2的擋圈6 之間裝有彈性墊片13。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外環、內環、連接環的側壁可以是鏤空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外環2、內環l、連接環3由具有彈性的 不鏽鋼或塑料製成。
該包皮環切器在使用過程中,首先依據患者陰莖的大小調節好內 環l、外環2、連接環3的直徑,將調節好直徑的內環1通過設置在 彈性開口環開口 4處兩側的排孔ll對齊,然後用鉚釘或線繩將開口 環固定,將外環2與連接環3用過棘齒結構調節固定好相應的直徑,
6再將連接環3、內環1以固定好的直徑套裝在陰莖的外部,將過長的 包皮翻套在內環1的外壁上,然後將外環2與連接環3用過棘齒結構
連接在一起。使得內環1中的環切刀5與外環1中的擋圈6及彈性墊 片13緊緊壓住包皮,其中內環1的另一端頂壓在連接環3的擋片8 上,對包皮擠壓力的大小由外環與連接環之間的連接棘齒結構來調 節。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 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 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該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內環、外環、用於將所述內環固定在所述外環內的連接環,所述內環、外環、連接環均為直徑可調的彈性開口環,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處設有連接件和/或連接結構;所述內環一端設有用於切割包皮的環切刀,所述外環的一端設有擋圈,所述環切刀與所述擋圈相配合用於擠壓包皮,所述內環與所述外環之間設有容納包皮的間隙,所述外環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環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環的另一端設有擋片,所述擋片用於頂壓所述內環的另一端。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 環在所述彈性開口環的開口處設有重疊部分,並且所述外環上的擋圈 在所述彈性開口處也設有重疊部分。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 環與所述連接環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連接結構為棘齒連接,所述棘齒 分別設置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兩側,所述外環與所述連接環通過棘齒 調節圓環的直徑。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 述外環、內環、連接環在所述彈性開口處的附近設有重疊部分,在所 述重疊部分附近的環壁上設有用於調節圓環直徑的排孔,所述排孔之 間連接有鉚釘或線繩。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環與所述連接環之間通過卡扣或棘齒連接。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 環的環切刀與所述外環的擋圈之間裝有彈性墊片。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 環、內環、連接環的側壁為鏤空結構。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 環、內環、連接環由具有彈性的不鏽鋼或塑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包皮環切吻合器,該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內環、外環、用於將內環固定在外環內的連接環,內環、外環、連接環均為直徑可調的彈性開口環,在彈性開口環的開口處設有連接件和/或連接結構;內環一端設有用於切割包皮的環切刀,外環的一端設有擋圈,環切刀與擋圈相配合用於擠壓包皮,內環與外環之間設有容納包皮的間隙,外環的另一端與連接環的一端連接,連接環的另一端設有擋片,擋片用於頂壓內環的另一端。由於採用了開口式的結構,因此可以使得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內環適用於不同患者。再由於內環與外環中的採用了重疊相交的開口結構,將不會影響包皮環氣的手術效果。同時也可減少生產企業與醫療單位在生產與使用中的不便。
文檔編號A61B17/326GK201431493SQ20092010945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2日
發明者商建忠 申請人:商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