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仁互換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0:15:14 1
專利名稱:模仁互換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仁互換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成型各種不同的塑膠產品,現有模具為了更好的解決加工成本,時間,品質等要求,通常由模仁和模架組成,由於類似尺寸產品較多需要重複製做模仁和模架的加工時間長,成本高和生產切換周期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快速更換模仁、效率較高、且成本低的模仁互換模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模仁互換模具,它包括一定模模架, 所述定模模架包括從上至下固定連接的上固定板以及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定模通孔,所述定模通孔內安裝有一模仁鑲件,所述模仁鑲件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上固定板上;一動模模架,所述動模模架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的下固定板、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所述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動模通孔,所述動模通孔內從下至上依次安裝有頂出板、模仁頂出板以及模仁鑲件,所述頂出板的下端與穿過所述下固定板的注塑機驅動杆螺紋連接;至少一組導向單元,每個所述導向單元包括凸設於所述定模板下端邊緣處的導柱,以及凹設於所述動模板且延伸至所述支撐板的導套。優選地,所述動模板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支撐板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 所述模仁鑲件通過螺釘與所述支撐板螺紋連接。優選地,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上固定板之間以及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支撐板之間分別安裝有模仁墊板,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模仁墊板通過螺釘分別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以及支撐板上。優選地,所述支撐板的下端面邊緣處一體形成有多個延伸至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面且與下固定板21固定的模腳,所述支撐板的下端面、多個模腳以及下固定板的上端面形成一僅供頂出板上下移動的頂出板軌道。優選地,所述下固定板上固定安裝有一頂出導柱,所述頂出板上貫穿有一頂出導套。優選地,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一灌嘴,所述灌嘴貫穿所述模仁鑲件且延伸至與所述定模板的下端面處於同一平面處截止。優選地,所述模仁頂出板上固定安裝有一頂針,所述頂針向上延伸出所述動模板的上端面,且所述頂針的孔徑小於所述灌嘴的孔徑。優選地,所述定模板的下端各邊緣處分別凹設有多個定位卡槽,所述動模板上端的各邊緣處分別凸設有多個與所述定位卡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當所述定模模架與所述動模模架合模時,所述定位卡槽與定位凸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0012]優選地,所述模仁鑲件為一開設有通孔的條形方塊,合模時,所述定模模架內的模仁鑲件與動模模架內的模仁鑲件相鄰的一端安裝有一模仁中心定位塊,所述模仁中心定位塊等分所述通孔。優選地,所述定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上凸設有至少兩個模仁導柱,所述動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上凹設有數量與所述模仁導柱相匹配的模仁導套。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將模仁鑲件單獨的取出,針對於不同的模仁注塑,則只需更換模仁鑲件即可實施,解決了因重複製作模仁和模架的加工時間長、成本高和生產切換周期長的缺點。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動模模板的立體圖;圖2是定模模板的立體圖;圖3是動模與定模合模後的主視圖;圖4是動模與定模合模後的側視圖。圖中10-定模模架;11-上固定板;12-定模板;13-導柱;14-定位卡槽;15-灌嘴; 16-定位圈;20-動模模架;21-下固定板;22-支撐板;23-模腳;24-動模板;25-導套;26-定位凸塊;27-頂出板;271-頂出導套;28-模仁頂出板;281-頂針;30-模仁鑲件;31-模仁中心定位塊;32-模仁導柱;33-模仁導套;34-模仁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參閱
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模仁互換模具,它包括一定模模架10,定模模架10包括從上至下固定連接的上固定板11以及定模板12,定模板12中間開設有一定模通孔,定模通孔內安裝有一模仁鑲件30,模仁鑲件30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上固定板11上, 為了能將該模具更精確的固定在注塑機上,本實施例的上固定板11的上端通過螺釘安裝有定位圈16 ;—動模模架20,動模模架20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的下固定板21、支撐板22以及動模模板,支撐板22以及動模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動模通孔,動模通孔內從下至上依次安裝有頂出板27、模仁頂出板28以及模仁鑲件30,頂出板27的下端與穿過下固定板 21的注塑機驅動杆螺紋連接;四組導向單元,每個導向單元包括凸設於定模板12下端邊緣處的導柱13,以及凹設於動模板24且延伸至支撐板22的導套25。其中,動模板24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大於支撐板22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模仁鑲件30通過螺釘與支撐板22螺紋連接,為了保護上固定板11以及模仁鑲件30,則模仁鑲件 30與上固定板11之間以及模仁鑲件30與支撐板22之間分別安裝有模仁墊板34,且模仁
4鑲件30與模仁墊板34通過螺釘分別固定在上固定板11以及支撐板22上。支撐板22的下端面邊緣處一體形成有四個延伸至下固定板21的上端面且與下固定板21固定的模腳23,支撐板22的下端面、多個模腳23以及下固定板21的上端面形成一僅供頂出板27上下移動的頂出板軌道,本實施例中的頂出板27呈「 + 」型,頂出板27的每個凸翼恰好嵌入每兩個模腳23之間加以定位。為了更好的保證頂出板27移動的精確度,則下固定板21上固定安裝有一頂出導柱13,頂出板27上貫穿有一頂出導套271,當頂出板27受到注塑機驅動杆的驅動時,則頂出板27通過頂出導套271在頂出導柱13上移動。上固定板11上設有一灌嘴15,灌嘴15貫穿模仁鑲件30且延伸至與定模板12的下端面處於同一平面處截止,灌嘴15用於給安裝在定模通孔以及動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 30內的模仁進行注塑,且為了保證灌嘴15的熱塑料不會堵塞,則模仁頂出板觀上固定安裝有一頂針,頂針向上延伸出動模板M的上端面,且頂針的孔徑小於灌嘴15的孔徑。為了使得合模時將定模模架10與動模模架20精確固定,則定模板12的下端各邊緣處分別凹設有多個定位卡槽14,動模板M上端的各邊緣處分別凸設有多個與定位卡槽 14相對應的定位凸塊26,當定模模架10與動模模架20合模時,定位卡槽14與定位凸塊沈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模仁鑲件30為一開設有通孔的條形方塊,合模時,定模模架10內的模仁鑲件30 與動模模架20內的模仁鑲件30相鄰的一端安裝有一模仁中心定位塊31,模仁中心定位塊 31等分通孔,使得合模後的模仁的受到的作用力都均等;本實施例中,為了使得安裝在定模通孔以及動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30對應匹配,則定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30凸設有至少兩個模仁導柱32,動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30上凹設有數量與模仁導柱32相匹配的模仁導套33。以下詳述本實施例實施過程將模仁裝入兩個模仁鑲件30中,再通過螺釘將其中一個模仁鑲件30安裝在定模通孔內,與上固定板11固定連接,將另一個模仁鑲件30安裝在動模通孔內,與支撐板22固定連接,然後將定模模架10與動模模架20合模,此時注塑機內的熱塑料通過灌嘴25流入到每個模仁鑲件30中的模仁上,待注塑完成後,定模模架10與動模模架20開模,注塑機驅動杆作用頂出板27向上運動,頂出板27作用模仁頂出板觀上移,通過螺絲刀取下安裝在定模通孔以及動模通孔內模仁鑲件30上的螺釘,即可取出模仁鑲件30,若需要對不同的模仁進行注塑,則只需更換模仁鑲件30即可。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定模模架,所述定模模架包括從上至下固定連接的上固定板以及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定模通孔,所述定模通孔內安裝有一模仁鑲件,所述模仁鑲件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上固定板上;一動模模架,所述動模模架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的下固定板、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所述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動模通孔,所述動模通孔內從下至上依次安裝有頂出板、模仁頂出板以及模仁鑲件,所述頂出板的下端與穿過所述下固定板的注塑機驅動杆螺紋連接;至少一組導向單元,每個所述導向單元包括凸設於所述定模板下端邊緣處的導柱,以及凹設於所述動模板且延伸至所述支撐板的導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動模板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支撐板上的動模通孔的孔徑,所述模仁鑲件通過螺釘與所述支撐板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上固定板之間以及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支撐板之間分別安裝有模仁墊板,所述模仁鑲件與所述模仁墊板通過螺釘分別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以及支撐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的下端面邊緣處一體形成有多個延伸至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面且與下固定板固定的模腳,所述支撐板的下端面、多個模腳以及下固定板的上端面形成一僅供頂出板上下移動的頂出板軌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固定板上固定安裝有一頂出導柱,所述頂出板上貫穿有一頂出導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固定板上設有一灌嘴,所述灌嘴貫穿所述模仁鑲件且延伸至與所述定模板的下端面處於同一平面處截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仁頂出板上固定安裝有一頂針,所述頂針向上延伸出所述動模板的上端面,且所述頂針的孔徑小於所述灌嘴的孔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定模板的下端各邊緣處分別凹設有多個定位卡槽,所述動模板上端的各邊緣處分別凸設有多個與所述定位卡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當所述定模模架與所述動模模架合模時,所述定位卡槽與定位凸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仁鑲件為一開設有通孔的條形方塊,合模時,所述定模模架內的模仁鑲件與動模模架內的模仁鑲件相鄰的一端安裝有一模仁中心定位塊,所述模仁中心定位塊等分所述通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互換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定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上凸設有至少兩個模仁導柱,所述動模通孔內的模仁鑲件上凹設有數量與所述模仁導柱相匹配的模仁導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仁互換模具,它包括一定模模架,定模模架包括從上至下固定連接的上固定板以及定模板,定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定模通孔,定模通孔內安裝有一模仁鑲件,模仁鑲件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上固定板上;一動模模架,動模模架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的下固定板、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支撐板以及動模模板中間開設有一動模通孔,動模通孔內從下至上依次安裝有頂出板、模仁頂出板以及模仁鑲件,頂出板的下端與穿過下固定板的注塑機驅動杆螺紋連接;至少一組導向單元,每個導向單元包括凸設於定模板下端邊緣處的導柱,以及凹設於動模板且延伸至支撐板的導套。本實用新型可將模仁鑲件單獨的取出,針對於不同的模仁注塑,則只需更換模仁鑲件即可實施。
文檔編號B29C45/26GK202225382SQ201120335488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王鋒平 申請人:宏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