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墜子名家介紹,河南的墜子名家
2023-10-04 20:22:23 1
河南墜子的發展與藝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聯繫,正是由於出現了一批批優秀的演員,才讓墜子得到了更好的發展。那麼,在河南墜子的發展中,都出現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到下文中了解吧。
趙錚
趙錚(1925、3月—2006、12月),女,原名趙淑君。祖籍今項城市範集鄉小王莊,出生於開封,是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趙派墜子宗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趙錚就讀於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因《摘棉花》一炮走紅,成了趙錚的成名之作。自此,趙錚開始了自己創作、演唱河南墜子的全盛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
如果從1951年在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創作並演唱豫劇《朝鮮兒女》開始算起,趙錚的藝術生涯足足進行了55年。這55年裡,不算其他劇種,趙錚創作、演出的河南墜子就有50餘部。
她的唱片大部分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掉了。只剩下《雙槍老太婆劫獄車》、《一片丹心焦裕祿》和《嶽母刺字》。除了這3部作品,能見到的只有趙錚創作的曲譜。這些曲譜是趙老師為自己的學生和後人創作的,她自己已無法演唱。
在河南提出「辦曲藝教育」,趙錚是第一人。她認為,曲藝要發展,首先要抓文化。不少學生因為文化基礎偏低,不能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唱了一輩子糊塗戲,說了一輩子糊塗書。年輕的曲藝演員要從基礎學習,文史、樂理、聲樂、器樂都要學,要擴大知識面。
郭永章
郭永章,1945年生。民間稱呼:「郭瞎子」山東菏澤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蘇道溝村人、民間墜子大師。郭永章雙目幾近失明,唱墜子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並茂,鄉音如醉,善於在墜子書中融入山東梆子、山東棗梆等特色唱腔。
郭永章對墜子戲有著執著追求,他唱墜子戲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並茂。他的墜子戲多為勸說世人敬老重義行善,在蘇魯豫皖交接農村城鎮都有市場。
如今在四省交界地區提起郭永章更是婦孺皆知。贏得了百姓的喜愛。他演唱的《羅成算卦》、《吹牛》、《拉荊笆》、《老來難》、《報母恩》、《十大勸》、《龍三姐拜壽》、《呂洞賓戲牡丹》、《郭舉埋兒》等曲目風靡魯、豫等地,人們百聽不厭,郭永章逐漸成為了菏澤民間墜子戲大師。
郭永章說,他也有一些遺憾,在心裡揮之不去: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唱不了幾年了,因為現幾乎沒人願意學唱墜子戲,他如今沒有一個徒弟,擔心墜子戲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