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懸臂吊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7:52:19 2
專利名稱:一種小型懸臂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小型懸臂吊。
背景技術:
在水泥管樁生產過程中有一道頭尾板與管樁骨架的安裝工序,以往安裝時採用人工抬、撬捧撬來搬運、移動重達幾十公斤到一百多公斤的頭尾板,其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人身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型懸臂吊,在安裝水泥管樁頭尾板時用機械的方法搬運、移動頭尾板,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小型懸臂吊安裝在水泥管樁生產的頭尾板與管樁骨架的裝配工序現場,小型懸臂吊的立柱底部焊接一底板,底板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上端焊接一轉軸,軸套與斜撐、加強筋、工字鋼形的滑軌焊接成一體後能繞立柱轉動360°,在滑軌兩側的槽內安裝一滾輪滑動機構可前後滑移,滑軌未端焊一檔板,預防滾輪滑動機構出軌;滑動機構下部固定連接一電動葫蘆,電動葫蘆上繞有鋼絲繩,鋼絲繩下端連接吊鉤,電動葫蘆由遙控器控制吊鉤的升降。這樣只要在以滑軌為半徑的圓周範圍內,操作者將吊鉤與頭尾板連接後,用遙控器將頭尾板升到一定的高度,再靠人力移動滾輪滑動機構和轉動滑軌,就能準確地將頭尾板吊裝到與管樁骨架安裝的位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泥管樁頭尾板與管樁骨架安裝省力、快捷,工效提高二倍以上,而且還能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小型懸臂吊包括立柱1,立柱I的底部焊接一底板12,底板12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I上端焊接一轉軸2,轉軸2外側套一軸套3,二者為動配合,軸套3與斜撐4、加強筋5、工字鋼形的滑軌7焊接成一體後能繞立柱I轉動360°,在滑軌7兩側的槽內安裝一滾輪滑動機構6可前後滑移,滑軌7未端焊一檔板8,預防滾輪滑動機構6出軌,滑動機構6下部固定連接一電動葫蘆9,電動葫蘆9上繞有鋼絲繩10,鋼絲繩10下端連接吊鉤11,電動葫蘆9由遙控器控制吊鉤11的升降。這樣只要在以滑軌7為半徑的圓周範圍內,操作者將吊鉤11與頭尾板連接後,用遙控器將頭尾板升到一定的高度,再靠人力移動滾輪滑動機構和轉動滑軌,就能準確地將頭尾板吊裝到與管樁骨架安裝的位置。水泥管樁頭尾板與管樁骨架安裝省力、快捷,工效提高二倍以上,而且還能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懸臂吊,包括立柱(I),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I)底部焊接一底板(12),底板(12)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I)上端焊接一轉軸(2),所述轉軸(2)外側套一軸套(3),所述的軸套(3)與斜撐(4),加強筋(5),滑軌(7)焊接成一體後繞立柱(I) 360°旋轉,在滑軌(7)兩側的槽內安裝一可前後滑移的滾輪滑動機構(6),滑軌(7)未端焊一檔板(8),所述滑動機構(6)下部固定連接一電動葫蘆(9),所述電動葫蘆(9)上繞有鋼絲繩(10),所述鋼絲繩(10)下端連接吊鉤(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小型懸臂吊,其特徵在於轉軸(2)與軸套(3)為動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一種小型懸臂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軌(7)為工字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懸臂吊,包括立柱、滑軌、電動葫蘆。立柱底部焊接一底板,底板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上端焊接一轉軸,轉軸外側套一軸套,軸套與斜撐、加強筋、工字鋼形的滑軌焊接成一體後能繞立柱轉動360°;在滑軌兩側的槽內安裝一滾輪滑動機構可前後滑移,滑軌未端焊一檔板;滑動機構下部固定連接一電動葫蘆,電動葫蘆上繞有鋼絲繩,鋼絲繩下端連接吊鉤,電動葫蘆由遙控器控制吊鉤的升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使水泥管樁頭尾板與管樁骨架安裝省力、快捷,工效提高二倍以上,而且還能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B66C23/02GK202358849SQ20112041612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徐建軍, 戴海明, 馬進元 申請人:安徽建華管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