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階讀後感
2023-10-19 21:23:57 1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或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臺階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臺階讀後感【篇一】
李森祥的《臺階》描寫的是一個勤勞誠實的農民形象。一個父親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造一座高臺階的房屋。父親經過大半輩子的努力,終於造了一座高臺階的房屋。房子造好了,父親也老了。
這是六七十年代典型的農民形象。勤勞、淳樸、善良,不僅要求能溫飽,而且有自己的追求。父親的追求就是擁有一座高臺階的房屋,因為當地有一個說法,臺階高房屋的主人地位就高。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願望啊,但卻耗去了父親大半輩子的心血。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感恩。對父親感恩,對社會感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親,他們為了自己的家,一生辛苦勞累,默默無聞,直到老去。父親的幸福似乎就在勞動中,父親的幸福寄托在兒女的健康成長中。可憐天下父母心,一生只為兒女活。但是現在的不少孩子卻不能夠理解父母的辛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趁著年輕盡情享受,把所有煩惱留給父母。
如果說感恩父母很多人還能夠理解,但談到感恩社會不少人不屑一顧。雖說中國目前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這是我們辛苦勞動的結果,也是也是政府執政理念的進步。在父親那個年代,老百姓幾乎沒有任何福利,種地要繳費,看病沒醫保,孩子上學要交學費,沒有養老金,正因為這樣才有文中的父親追求大半輩子只是造一座高臺階的房屋。
雖然現在的父親沒有文中的父親那麼辛苦了,但是他們對兒女的心卻永遠不變;雖然現在的社會制度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會越來越完善。無論對於父母還是對社會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恩之心。
2017臺階讀後感【篇二】
《臺階》是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它的作者是李森祥。
書中的內容是:
父親從家到山上跑了三趟,拿回了些青石板做臺階。可有人說:「這房子臺階太低,你一定沒有地位。」聽了之後,父親一直計劃著要新造一個房子,做個高臺階。為了這天,父親工作的很辛苦。後來,有一次父親挑水時,不小心閃了腰。
為什麼作者的爸爸閃了腰呢?作者想在最後寫出原因「父親老了」。果然是老了,大家想想父親平時是多麼的辛苦,即使老了也裝做輕鬆年輕的樣子。所以,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感恩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只要學會感恩,大家都會成為好朋友哦~感恩是一份力量,是一句話,是一封信,是一條留言……
最後告訴大家一句:
學會感恩,讓事物變得更加美好!
2017臺階讀後感【篇三】
如果別人有一個你喜歡的東西,你會盲目追求,還是會珍惜自己現在所有的呢?《臺階》就告訴我們答案。
書中的內容是:
父親造了大約十幾級的臺階。後來,聽人們說:「臺階高,主人的地位就高。」所以,父親覺得自家臺階太矮,決定造新房子和新臺階。可造好了之後,他又覺得臺階太高了,坐在上面不適應,還是原來的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盲目追求,要珍惜自己現在所有的東西。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盲目追求的人。比如:
有一次,我羨慕別人的平衡車,死活要買,可買了之後就沒玩過幾次。還有些學生跟別人比自己有的文具更好更多。這是一種盲目攀比的行為,不利於學習。學生應該注重學習,不要盲目追求別人有的物質。
要珍惜自己現在所有的,學會發現沒有沒有的。不要盲目攀比,而要從起點出發,踏踏實實地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