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摩擦合頁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7:44:03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合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防摩擦合頁。
背景技術:
在現代建築中人們已經很難見到木質「戶樞」了,現代建築的門窗大多使用金屬門軸合頁,現代化生產的門軸合頁取代了古老的「戶樞」,「戶樞」這一古代的實用新型仍保留在一些古建築和關中農村居民建築的一些舊式門窗上。
合頁又名合葉,正式名稱為鉸鏈,常組成兩折式,是連接物體兩個部分並能使之活動的部件。
合頁是一種用於連接或轉動的裝置,使門、蓋或其它擺動部件可藉以轉動,通常由銷釘連接的一對金屬葉片組成。
普通合頁用於櫥櫃門、窗、門等,材質有鐵質、銅質和不鏽鋼質。普通合頁的缺點是不具有彈簧鉸鏈的功能,安裝合頁後必須再裝上各種碰珠,否則風會吹動門板。
菸斗合頁,也叫彈簧鉸鏈。主要用於家具門板的連接,它一般要求板厚度為16~20毫米,材質有鍍鋅鐵、鋅合金,彈簧鉸鏈附有調節螺釘,可以上下、左右調節板的高度、厚度;它的一個特點是可根據空間,配合櫃門開啟角度,除一般的90度角外,127度、144度、165度等均有相應鉸鏈相配,使各種櫃門有相應的伸展度。
大門合頁,分普通型和軸承型,普通型前面已講過,軸承型從材質上可分銅質、不鏽鋼質。從目前消費情況來看,選用銅質軸承合頁的較多,因為其式樣美觀、亮麗,價格適中,並配備螺釘。
其中,普通合頁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將鋼芯插入轉軸孔內,使合頁可旋轉連接,然後在合頁的兩端壓入平頭,但是,由於所述鋼芯與所述轉軸孔之間是面接觸的形式,所以當合頁發生轉動時,會產生很大的摩擦力,長久如此,會對合頁的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並且,當門進行開合的過程中,還會產生摩擦聲響,影響使用。
目前,為了消除這種摩擦力產生的影響,提高合頁的使用壽命,一般都是在普通合頁的鋼芯內加入阻力油,然後在插入轉軸孔中,通過阻力油的潤滑性來消除摩擦力,但是,添加阻力油甚至潤滑油都是通過輔助的方式來進行潤滑,消除合頁旋轉時產生的摩擦力,而合頁本身是不具有緩解摩擦力的特性的,一旦忘記添加阻力油或者添加不及時,合頁旋轉受到摩擦力還是會導致合頁產生磨損,進而降低了合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摩擦合頁,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合頁旋轉會產生摩擦力,降低合頁的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摩擦合頁,包括第一齒片、第二齒片、鋼芯、平面軸承和滾珠軸承;
所述第一齒片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齒片上設置有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內形成有相適配的轉軸孔,所述鋼芯插入所述轉軸孔內;所述第一齒片與所述第二齒片通過所述鋼芯轉動連接;
所述平面軸承和所述滾珠軸承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的拼接位置;所述平面軸承和滾珠軸承與所述鋼芯相套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平面軸承包括兩個,兩個所述平面軸承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兩端。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滾珠軸承包括兩個,兩個所述滾珠軸承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兩端。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滾珠軸承設置在兩個所述平面軸承的內側。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防摩擦合頁還包括套筒;
所述套筒設置在兩個所述滾珠軸承之間;所述套筒與所述鋼芯相套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防摩擦合頁還包括平頭;
所述平頭設置於所述轉軸孔的端部。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平頭包括兩個;
兩個所述平頭對稱設置於所述鋼芯的兩端。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齒片和所述第二齒片上設置有固定孔。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孔對稱設置於所述第一齒片和所述第二齒片。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鐵套筒。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第一齒片和第二齒片通過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進行連接,將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進行拼接,在形成的轉軸孔內插入鋼芯,這樣就可以使所述第一齒片和所述第二齒片相互轉動連接;其中,在所述鋼芯與所述轉軸孔之間設置了所述平面軸承和滾珠軸承,利用所述平面軸承和所述滾珠軸承的特性,即所述平面軸承可以承受較大的軸向載荷,所述滾珠軸承可以承受較大的徑向載荷;所以通過所述平面軸承能夠將門重對合頁產生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降低合頁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而通過所述滾珠軸承能夠將所述鋼芯與所述轉軸孔之間的面接觸摩擦方式變為滾動摩擦,也能夠降低合頁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這樣,通過所述平面軸承和所述滾動軸承的配合作用,就能夠提高合頁轉動的暢順度(降低開啟門扇時的推力或拉力),同時也大大降低合頁的磨損,提高了合頁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鋼芯的中部還套接有鐵質的套筒,在安裝時,可以首先將所述套筒壓入所述轉軸孔內,然後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兩端安裝所述平面軸承或所述滾珠軸承,使所述套筒位於所述鋼芯的中部,通過套筒可以對所述平面軸承或所述滾珠軸承形成支撐和保護的作用,防止因所述平面軸承或所述滾珠軸承失效而造成的合頁偏移或下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摩擦合頁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鋼芯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防摩擦合頁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第一齒片; 2-第二齒片; 3-鋼芯;
4-平面軸承; 5-滾珠軸承; 6-轉軸孔;
7-套筒; 8-平頭; 9-固定孔;
11-第一連接端; 21-第二連接端; 22-拼接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摩擦合頁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鋼芯的裝配示意圖;
首先,如圖1或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防摩擦合頁,包括第一齒片1、第二齒片2、鋼芯3、平面軸承4和滾珠軸承5;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齒片1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端11,所述第二齒片2上設置有第二連接端21,所述第一連接端11與所述第二連接端21內形成有相適配的轉軸孔6,所述鋼芯3插入所述轉軸孔6內;所述第一齒片1與所述第二齒片2通過所述鋼芯3轉動連接;這樣就將所述第一齒片1和所述第二齒片2連接起來。
繼續參考圖1,所述平面軸承4和所述滾珠軸承5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11與所述第二連接端21的拼接位置22;所述平面軸承4和滾珠軸承5與所述鋼芯3相套接。通過所述平面軸承4能夠承受較大的軸向載荷的特性,使門重對合頁產生的滑動摩擦力變為滾動摩擦,然後再通過所述滾珠軸承5能夠承受較大徑向載荷的特性,使所述鋼芯3與所述轉軸孔6之間的面接觸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這樣,利用所述平面軸承4和所述滾珠軸承5的綜合作用,即可以將合頁在轉動過程中的摩擦力大大減小,以達到提高合頁使用壽命的效果。
在具體的實施例中,第一齒片1和第二齒片2通過第一連接端11和第二連接端21進行連接,將所述第一連接端11與所述第二連接端21進行拼接,在形成的轉軸孔6內插入鋼芯3,這樣就可以使所述第一齒片1和所述第二齒片2相互轉動連接;其中,在所述鋼芯3與所述轉軸孔6之間設置了所述平面軸承4和滾珠軸承5,利用所述平面軸承4和所述滾珠軸承5的特性,即所述平面軸承4可以承受較大的軸向載荷,所述滾珠軸承5可以承受較大的徑向載荷;所以通過所述平面軸承4能夠將門重對合頁產生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降低合頁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而通過所述滾珠軸承5能夠將所述鋼芯3與所述轉軸孔6之間的面接觸摩擦方式變為滾動摩擦,也能夠降低合頁轉動時產生的摩擦力,這樣,通過所述平面軸承4和所述滾動軸承5的配合作用,就能夠大大降低合頁的磨損,提高了合頁的使用壽命。
繼續參考圖1或圖2,在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平面軸承4包括兩個,兩個所述平面軸承4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11的兩端。
同時,與兩個所述平面軸承4相適配的,所述滾珠軸承5包括兩個,兩個所述滾珠軸承5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端11的兩端。
如圖1所示,兩個所述滾珠軸承5設置在兩個所述平面軸承4的內側,用來互相配合,分別承受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但是,本申請僅僅提供了有限的實施例,所述滾珠軸承5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在兩個所述平面軸承4的外側,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設計要求可進行調整,所以,任何基於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在未經過創造性勞動獲得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繼續參考圖1,防摩擦合頁還包括套筒7;在圖1或圖2中可看到,所述套筒7設置在兩個所述滾珠軸承5之間;所述套筒7與所述鋼芯3相套接。
在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鋼芯3的中部還套接有所述套筒7,優選的,所述套筒7採用鐵質的套筒7,通過所述套筒7可以對所述平面軸承4或所述滾珠軸承5形成支撐和保護的作用,防止因所述平面軸承4或所述滾珠軸承5失效而造成的合頁偏移或下垂。
在安裝時,可以首先將所述套筒7壓入所述轉軸孔6內,然後在所述第一連接端11的兩端安裝所述平面軸承4或所述滾珠軸承5,使所述套筒7位於所述鋼芯3的中部,以使所述套筒7對所述平面軸承4或所述滾珠軸承5形成支撐的效果。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防摩擦軸承還包括平頭8;所述平頭8設置於所述轉軸孔6的端部。
具體的,所述平頭8包括兩個;兩個所述平頭8對稱設置於所述鋼芯3的兩端。
圖3為圖1所示的防摩擦合頁的截面示意圖;
如圖3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齒片1和所述第二齒片2上設置有固定孔9。
繼續參考圖1,所述固定孔9對稱設置於所述第一齒片1和所述第二齒片2。在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齒片1或所述第二齒片2上的所述固定孔9的數量可以設置為4個,並對稱設置,用於與門體進行連接,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例中,並不僅限於4個;本申請僅僅提供了有限的實施例,任何基於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在未經過創造性勞動獲得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