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以前有漢族嗎(貴州省穿青人會是第57個民族嗎)
2023-10-19 18:48:58 1
貴州以前有漢族嗎?師兄在國外,讓我幫他複印一份關於建國後的「穿青人」的材料,引起我對穿青人的興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貴州以前有漢族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貴州以前有漢族嗎
師兄在國外,讓我幫他複印一份關於建國後的「穿青人」的材料,引起我對穿青人的興趣。
穿青人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貴州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待認定民族。在貴州省,穿青人身份證民族一欄標註的是「穿青人」。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畢節市、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個市(州)所屬的二十多個縣(市、區),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人口約67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行民族平等的政策。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匯總登記的民族也達400多個,僅雲南省就有260多個。因此,當時認定民族工作十分重要。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裡曾經提到過穿青人的民族認定,也就是建國後費孝通帶隊完成的。
因為穿青人要求認定他們是單獨的民族,不是漢族,理由就是他們有獨立的語言,也就是老話。
經過調查發現,他們的老輩子話其實是與湖南、江西的漢語是有淵源的。而且根據族譜和縣誌等史料記載,穿青人的祖先漢族,他們是明初遷入貴州的軍人的家庭,不是軍人是農民,但是沒有土地,只能向當地的彝族租種土地,然後成為彝族人的佃戶。明代後期,到貴州的漢族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屑於穿青人同列,稱之為穿藍人。建國後民族認定,穿青人怕吃虧,所以自認為是少數民族。
事情後來又有了變化,80年代貴州省重新開展了開展了全省未定民族的識別工作。1984年1月,貴州省民族識別辦公室決定穿青組由織金、納雍兩縣定人分工撰寫出《貴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重新調查報告》。1985年3月,貴州省民委向國家民委匯報,要求將穿青人識別為單一少數民族,被中央否定。
現在看來,穿青人想要成為單一民族,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為認定一個民族主要是看族源、歷史沿革、語言文字、生活習慣、節日習俗等各方面是否具備單一民族的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