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畢淑敏輕輕走向完美讀後感

2023-10-19 17:20:28

  《輕輕走向完美》是當代著名女作家畢淑敏為女性朋友傾心撰寫的一部佳作,內容包括情感、心靈、愛情、婚姻、家庭、工作、健康和幸福等。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優美的文字,讓讀者在樂享閱讀興趣的同時,感悟人生智慧,慢慢修煉自己,輕輕走向完美。

  《輕輕走向完美》讀後感(1)

  畢淑敏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作家,每次她的新作我都必看,這次我細細的拜讀了她寫的那一本《輕輕走向完美》。看完後,我的內心深受震動。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別人在說「我想要的是完美的」但更多的人說的是「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所以我是帶著疑慮去看這本書的,我們要怎麼樣才可以「走向完美」。

  書中的內容囊括量挺大的,包括情感、心靈、愛情、婚姻、家庭、工作、健康及幸福等。讀完這些章節,我終於明白書中「完美「的含義,其實是」完成美好「的意思。

  書中的文字很優美,很容易讓人徜徉其中,但是與此同時我又能在此得到深思。書中畢淑敏說,你的愛情等待你的看法,你的愛情驗證你的看法,你能夠有什麼樣的愛情觀,你就有什麼樣的愛情,你的觀念就是你的命運。我在生活中總是希望在愛情中找尋安全感,所以我不輕易的開始一段感情,一旦開始,我就希望自己可以彼此都用心經營,希望一段就是一輩子,不輕易的放手。所以我經常在愛情中患得患失,導致對方覺得很累。看了這本書,我才豁然開朗,是啊,我們的愛情觀,不就是影響我們能不能長久,會不會幸福的密鑰嗎。也許我應該在愛情中學會享受,才能在愛情中得到幸福。

  人生這段路,有很長的旅途,我們會在當中遇見很多美妙的風景,也許也會流很多淚,但是我們不就是在一段段風景中學會成長,不斷的修煉自己,輕輕的走向完美。

  《輕輕走向完美》讀後感(2)

  《輕輕走向完美》,作者是畢淑敏,多麼熟悉的名字,我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曾經愛不釋手地閱讀過她的《女心理師》、《幸福的七種顏色》、《紅處方》等作品。畢淑敏老師的作品是充滿正能量的,正如她早些年的經歷,她是第一批進入藏北的女兵,後在新疆學習了醫學以後,毅然決然地回到藏北高原,那裡紫外線強烈,空氣稀薄,文化落後,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地方是無人區,由此可以想像當年條件的艱苦。也許正是這些不同凡響的經歷,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畢淑敏:一個從容優雅的女人,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當然也是一個慈愛溫柔的母親。

  女人大部分最終都會成為「母親」,這是上帝賜給夏娃的懲罰,是女人殘酷的命運。且不論生育的痛苦,很多女人在自己心理上並沒有準備好做「母親」時,就因為家庭、年齡和周圍環境的壓力,順應民心似的的成為了「母親」。

  「母親」這個角色其實剝奪了女人很多自由。當一個女人還沒有成為「母親」時,她就一直在為「將來可能成為一個母親」而付出代價,她要比同齡的男人更努力更優秀,才有可能獲得同等求學就業的機會。在適婚的年齡時,她也比同齡的男人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非議,畢竟大部分的輿論都認為女人從25歲開始,就走向了衰老的不歸路。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以後,自覺或不自覺的,旅行、購物、讀書、和閨蜜徹夜不眠的聊天都會成為生活的奢侈品。女人不再細膩的過自己的日子,而開始細膩地操心孩子過日子,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女人心甘情願地看護這個身體裡孕育出來的稚嫩生命,當孩子漸漸長大,女人的青蔥歲月早已不見蹤跡,還要默默承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母愛並不是愛的高級階段,因為它基本上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摘自《輕輕走向完美》)」,正是這種本能,造就了女人的自我犧牲。

  但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的這種特殊能力,也是上帝給夏娃的一份禮物。就是因為女人可以成為母親,或者說女人天生的充盈著母性,所以女人常常被形容成水。水,平淡無奇似乎柔弱無力,但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便是水的力量。女人如水,水孕育萬物,是生命之源,「女人製造新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女人源源不盡的愛孕育了這個世界(摘自《輕輕走向完美》)」。

  女人為了成為合格優秀的「母親」,自願的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換來了孩子的笑靨如花和家庭的和諧美好,同時女人也因為這份本能的母愛,換來了自身精神能量的升華。在《輕輕走向完美》這本書裡,在《青蟲之愛》的小短篇中,畢淑敏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者有一位女友,從小就特別害怕各種蟲子,這幾乎成為她的一種心理疾病,後來各自結婚成為母親,也是很多年不再聯繫,後來女友拜訪作者家裡,作者發現她已經不再懼怕蟲子,詢問之,才知道,女友為了防止自己的女兒和自己一樣存在這樣的心理陰影,便努力的讓自己克服了這種恐懼,女友說「我的藥,是我自己給我的,那就是對女兒的愛」。

  成為「母親」幾乎是每個女人必經的環節,對有的女人來說這是痛苦的,因為這意味著失去和男人同等競爭的權利,意味著為家庭失去個人對自由的追求,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不生養孩子。但我認為,能夠成為「母親」是幸福的,是一個人女人完整生命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用自己的身體孕育出愛的結晶,為人類貢獻生命的延續,而是成為「母親」可以使女人更加堅強和勇敢,母愛的本能可以讓我們更友善的看待這個世界,更溫柔的關愛這個家庭,也更深刻的認識自我,像水一樣包容萬物,也為自己找到一方靈魂的港灣。當青春無情的流逝,當社會迅速的變遷,當孩子也奔赴遠方,至少還有這份愛多年沉浸下來的慈祥陪伴我們,「我們就像一個命運的繡女,心中存著完美的圖案,平心靜氣一針一線寧靜地繡下去……」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