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蒙漢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固陽縣我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2023-10-19 07:29:56 2
固陽縣天氣預報
講述人:固陽縣新城小學教師 徐彥博
悠悠崑崙河,巍巍阿塔山,固陽是一座美麗的小縣城,是我們祖祖輩輩奮鬥的地方。走進固陽您可以感受大後山絢麗多彩,品嘗地道的農家美食,看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和諧畫面,帶給您無限的遐想……
固陽縣新城小學是我工作的地方。有一天班裡的一位同學說:「老師,您知道我們最喜歡上什麼課嗎?」還沒等我回答,班裡的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音樂課」。
教班級音樂課的包塔娜老師是一位二十多歲的蒙古族女孩,2016年通過教師招聘考試來到固陽工作。出生在通遼教師世家的她大學選擇了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專業。大學畢業後她放棄回通遼工作的想法,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固陽縣。這一次選擇是和父母相距一千四百多公裡的路途,這一次選擇是遠離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她從來沒有後悔過。
從踏上講臺的那天起,她就在固陽這片青春的芳草地上編織著一個美麗的夢,那就是要做一名優秀的小學音樂教師。多年來,她辛勤耕耘在教學這片沃野上,用愛心、耐心,更用慧心把百靈鳥般的歌聲傳唱到新城小學的每個角落。
作為一名專業的音樂教師,面對一半以上是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進城務工子女的孩子們,更堅定了她奮鬥的目標,一定要打破音樂課陳舊的教學模式,真正把鄉村孩子帶入藝術的殿堂。於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打擊樂器搬進了教室,把表演的舞臺搬進了教室,更把規範的聲樂技巧帶進了教室。從基本的聲樂知識教起,從簡單的歌曲情境理解起,從基本的歌配舞表演起。出身於蒙古族的她時常還把民族團結的意識融入課堂。悠揚的琴聲、新穎的表演、專業的樂理分析,讓孩子們領略到了音樂課像一篇激揚的文章,有開始、有發展、更有高潮。孩子們和我這樣形容音樂課:上音樂課開心得像過大年,更像走進了歡樂的城堡。
有人說她是事業的寵兒,成績總是微笑著向她走來,而她只堅信一句話——勤勤懇懇地做,踏踏實實地走。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外,她還承擔了學校微信公眾平臺信息的編發工作。別看她是地道的蒙古族小姑娘,用起漢語文字來還真是有一套,學校的公眾號信息文字編輯嚴謹,排版美觀,這都有著包老師的功勞。有人問她:「你怎麼能把公眾號編輯的這麼好?」她說:「因為我喜歡這些文字,喜歡這些文化,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她永遠放在心上。
2020年,工作四年後的她如願以償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時刻牢記的囑託:「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包塔娜喜歡大後山固陽人的樸實熱情,新城小學的孩子們也喜歡包老師和藹可親的樣子。更讓人欣慰的是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教體育的漢族小夥孫思雨老師。去年七月他們走進了婚姻的幸福殿堂,紮根在這片多彩的後山大地上。孫思雨常說:「感謝你讓我穿上蒙古袍,拍了最美的婚紗照」,包塔娜也說:「謝謝你讓我品嘗最好吃的莜麵山藥蛋。」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助力固陽教育的前進,助力固陽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是音樂教師這份職業帶給了她生命歷程中不息的激情和美的享受,面對未來,她願意一如既往地紮根大後山這塊熱土,用美的音符感染孩子,讓愛的音符瀰漫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你聽,新城小學的教室裡又傳出了草原飛來的百靈鳥的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