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20:44:12 1
專利名稱: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料瓶的瓶蓋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在開啟過程中實現緩慢洩壓、使用
安全性佳的瓶蓋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瓶蓋結構為了追求快速開啟的效果,在瓶蓋的內側設有多條螺牙,參考圖1所示,其是在瓶蓋10內側設有三條螺牙101,其長度僅為瓶蓋10內周的1/3甚至1/4長,分別與瓶口 20的凸條201對應,則在旋開時,只需轉動1/3或1/4圈,即可解除螺紋配合,方
便擰開瓶蓋io,操作省力,因此使用非常廣泛。 然而,在實際使用中,當飲料瓶中的物質仍有殘留時,細菌會進入瓶中,使得瓶中殘留物質發酵、膨脹,則當擰上瓶蓋後,瓶中的氣壓很大,此時若旋開瓶蓋,瓶中的氣壓很容易將瓶蓋頂開,將瓶蓋彈出,對人體造成傷害,目前已有多起此類事故見諸報端。
鑑於上述分析,本發明人針對目前的瓶蓋結構進行研究改進,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其使用安全性高。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包含瓶蓋和瓶口 ,該瓶蓋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圈螺牙,且該螺牙上形成有複數個開槽;瓶口的外周對應螺牙形成至少一圈凸條,且該凸條上形成有至少一個豎槽。 上述瓶蓋的頂部內側朝向瓶口延伸形成擋垣,瓶口端緣嵌置在擋垣與瓶蓋內壁之間。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通過延長瓶蓋內側螺牙的長度,並在螺牙上開設多個開槽,同時瓶口的凸條也配合設置豎槽,則在旋開瓶蓋的過程中,瓶蓋的內壁與瓶口的端緣首先脫離,產生縫隙,並藉助螺牙上的開槽,容易與瓶口外周上的凸條的豎槽對齊,形成供氣體外洩的通道,飲料瓶中的氣體在壓力作用下開始向外分散,逐漸減小瓶中氣壓,等到完全旋開瓶蓋,此時瓶中的氣壓已經很小,從而降低安全隱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圖1是現有瓶蓋與瓶口配合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提供的瓶蓋與瓶口配合的示意圖; 圖3是瓶蓋與瓶口部分旋開時的組合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結構及有益效果進行詳細說明。 參考圖2所示,是本發明所揭示的一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的具體實施結構,其
3包括瓶蓋1和瓶口 2,具體是在瓶蓋1的內壁設置至少一圈螺牙11 (此實施例中設有兩圈), 且該螺牙11上開設有多個開槽12,對應地,瓶口 2的外周形成有長度與螺牙11相當的凸條 21,且該凸條21上也開設有至少一個豎槽22,當然,豎槽22的數目可少於開槽12的數目。
另外,為了提高瓶蓋1與瓶口 2配合的密封性能,本實施例中的瓶蓋1還在頂部內 側設置擋垣13,該擋垣13是朝向瓶口 2方向延伸形成,使得旋緊瓶蓋1時,瓶口 2的頂端緣 恰好進入瓶蓋1的擋垣13與內壁之間。 再請參考圖3所示,當瓶蓋1與瓶口 2擰緊時,螺牙11與凸條21形成螺紋配合, 且瓶蓋1的頂部內側與瓶口 2的頂端緣緊密抵靠在一起,同時藉助擋垣13對瓶口 2的嵌置 作用,提高瓶子的密封性,保證瓶內物質的質量;當瓶中氣壓較大時,在旋開瓶蓋1的過程 中,瓶蓋1的頂部內側首先與瓶口 2的頂端緣脫離,二者之間出現空隙,繼續旋擰瓶蓋1,由 於瓶蓋1內壁的螺牙11上開設有多個開槽12,很容易與瓶口 2外周的豎槽22對齊,從而形 成供飲料瓶中的氣體通過的通道,使得瓶中氣壓逐漸減小,當螺牙11與凸條21的螺紋配合 完全解除後,瓶中氣壓已經很小,從而降低使用危險。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重點在於在瓶蓋1的內壁設置多於 一圈的螺牙11,並在螺牙11上開設多個開槽12,同時瓶口 2外周的凸條21對應開設豎槽 22,則在旋開瓶蓋1的過程中,藉助較長的旋擰行程,使瓶中氣體由開槽12與豎槽22的對 應處外洩,在旋開的過程中洩壓,使得打開瓶蓋1時,瓶中氣壓已經很小,從而提高使用安 全性。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是 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保護範圍 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包含瓶蓋和瓶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瓶蓋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圈螺牙,且該螺牙上形成有複數個開槽;瓶口的外周對應螺牙形成至少一圈凸條,且該凸條上形成有至少一個豎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瓶蓋的頂部內側朝向瓶口延伸形成擋垣,瓶口端緣嵌置在擋垣與瓶蓋內壁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飲料瓶瓶蓋防爆結構,包含瓶蓋和瓶口;所述瓶蓋的內壁設有至少一圈螺牙,且該螺牙上形成有複數個開槽;瓶口的外周對應螺牙形成至少一圈凸條,且該凸條上形成有至少一個豎槽。此瓶蓋結構通過延長螺牙的長度,並開設多個開槽,在旋擰的過程中實現洩壓的目的,從而降低瓶中的氣壓,提高使用安全性。
文檔編號B65D51/16GK101704424SQ200910207868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8日
發明者陳火那 申請人: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