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1:47:17 1
專利名稱: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輪圈,具體說是具有磨損警示線的,在輪圈的磨損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可提醒更換輪圈的自行車輪圈結構。
因此,從安全性方面考慮,必須注意到輪圈的磨損情況,當磨損達到一定程度時則需要更換輪圈。但是究竟應該在什麼時候更換輪圈,就要依靠輪圈的設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包括兩面相對的側壁及連接兩面側壁的底板,其特徵在於輪圈上具有磨損警示標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凹槽或凹洞,該凹槽或凹洞為曲線形或直線形,其深度與側壁厚度比例為1∶3.2,在該凹槽或凹洞中可填充彩色固化樹脂。
本實用新型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的側壁內側面可設置多個凹洞,凹洞深度與側壁厚度之比為3.2∶1。
設在本實用新型側壁內側面或外側面的凹洞可以是均勻分布的,也可以是不均勻分布的,凹洞個數為≤10個。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特徵在於在底板外表面上與側壁交接處設有一凸弧,凸弧直徑與側壁厚度之比為1∶4。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特徵在於在底板外表面上側壁交接處的偏向銷孔一方設有一凹弧,凹弧直徑與側壁厚度之比為1∶4。
本實用新型的側壁外側面可設置凸出塊,該出塊的高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4,該凸出塊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間的;可以是直線形的,也可以是曲線形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據設在輪圈上的警示標誌被磨損的程度,了解自行車輪圈的磨損情況,當設在輪圈側壁內側面或外側面的警示標誌被磨損至可見或不可見時表明自行車輪圈兩側壁磨損至很薄,可能會帶來危險,需要更換新的輪圈。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剖面圖。
圖1A是
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剖面圖。
圖2A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設有凸出塊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圖7的縱向剖面圖。
圖9是設有凸出塊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0是設有凸出塊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1是
圖10的縱向剖面圖。
圖12是設有凸出塊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3是設有曲線形凹槽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4是設有凹洞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5是設有人字形凹槽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6是設有人字形凹槽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7是設有條形凹槽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1、側壁 2、凹槽 3、凸弧 4、凹弧 5、彩色固化樹脂 6、底板外表面7、凸出塊 8、凹洞 9、銷孔 10、加強筋如圖2、圖4所示,實施例2中側壁1外側面設有凹槽2,凹槽2深度與側壁1厚度比例為1∶3.2,在底板外表面6上與側壁1交接處的偏向銷孔9一方設有一凹弧4,凹弧4直徑與輪圈側壁1厚度之比為1∶4。當側壁1外側面的凹槽2與凹弧4同時被剎車片磨損至不可見時表明需更換輪圈。
另,在該凹槽2內可填充彩色固化樹脂5,使凹槽2深度的變化更為醒目。
如圖5所示,實施例3中側壁1外側面沒有設置凹槽2,而只在底板外表面6上與側壁1交接處設有一凸弧3,而實施例4(圖6所示)中也只在底板外表面6上與側壁1交接處的偏向銷孔一方設有一凹弧4,當凸弧3或凹弧4因剎車磨損至不可見時,需要更換輪圈。
圖7至
圖14是設有加強筋的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
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側壁1外側面可設置凸出塊7,該凸出塊7高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4,圖8是圖7的縱向剖面圖。
如圖7、圖9、
圖10、
圖12所示,凸出塊7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由間斷的幾個部分組成,
圖11是
圖10的縱向剖面圖。凸出塊7也可以作成人字形或並排的幾個條形。
如
圖1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側壁1外側面設有多個分布均勻或不均勻的凹洞8,凹洞8深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3.2,凹洞個數為≤10個。
當該凹洞8設於側壁1內側面時(圖中未示)凹洞深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3.2∶1。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包括兩面相對的側壁及連接兩面側壁的底板,其特徵在於輪圈上具有磨損警示標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凹槽,凹槽深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3.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的凹槽呈曲線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的凹槽呈直線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內側面設有多個凹洞,凹洞深度與側壁厚度之比為3.2∶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多個凹洞,凹洞深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3.2。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該凹洞分布均勻。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該凹洞分布不均勻。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該凹洞的個數≤10個。
10.根據權利要求2、5或6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在該凹槽或凹洞中填充彩色固化樹脂。
11.根據權利要求1、2或9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在底板外表面上與側壁交接處設有一凸弧,凸弧直徑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4。
12.根據權利要求1、2或9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在底板外表面上與側壁交接處的偏向銷孔一方設有一凹弧,凹弧直徑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4。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凸出塊,該凸出塊的高度與輪圈側壁厚度之比為1∶4。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的凸出塊是連續的。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的凸出塊是間斷的。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的凸出塊為曲線形。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其特徵在於側壁外側面設有的凸出塊為直線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磨損警示標誌的自行車輪圈,包括兩面相對的側壁及連接兩面側壁的底板,在輪圈外側面設置凹槽,並在底板外表面上與側壁交接處設有警示標誌,當警示標誌被剎車片磨損至可見或不可見時提醒使用者更換輪圈,其優點是提高自行車輪圈使用的安全性,可根據設在輪圈上的警示標誌被磨損的程度,了解自行車輪圈的磨損情況,提前更換輪圈,以避免輪圈磨損至斷裂,危及使用者的安全。
文檔編號B60B21/00GK2486359SQ0122887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9日
發明者塗季冰 申請人:泉新金屬製品(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