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九諺語(今天農曆九月初一)
2023-10-19 16:10:35 1
#頭條創作挑戰賽#
導讀:今天農曆九月初一,你知道是什麼日子嗎?老祖宗的諺語怎麼說?
詩云:「山容競爽傳疏樹,菊意高騫迓早霜」。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一,在我國不少地區,農曆九月初正值秋收、秋播、秋管的「三秋大忙」時節。
初一作為月首,歷來被人們所重視。九月初一又是季秋的第一天,正值「三秋」關鍵時期,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那你知道九月初一是什麼日子嗎?一起來看看老祖宗的諺語是怎麼說的?
《詩經.幽風》中寫道:「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繆、禾、麻、菽、麥」。
由此可知,農曆九月初一,正是農家整理場院,修整糧倉、糧窖。晾曬糧食,準備顆粒歸倉,新舊糧食進行交換之時。
舊時,每逢此時,就連官府和富戶也都會開始整理場地打開糧倉,收購新糧與倉內的陳糧進行置換。古人云:「三年耕,必餘一年之食」。我國的荒政「常平倉制度」,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人們常常在九月秋收時節,囤積窖藏足夠的米糧,以備自用或待價而沽。
糧食是人們生存的根本,糧食的缺乏會導致人們的生活遭受劇烈的變動,甚至社會出現動蕩不安現象。所以,九月初一,就是人們開始「治場圃貯新糧」的日子。
此外,從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還是道家的「九皇會」哦!
俗話說:「八月初一難得雨,九月初一難得晴」。九月初一不光是人們開始「治場圃貯新糧」的日子,還是民間傳統的「雨日」。那這天有雨無雨又有哪些預兆呢?一起來看看諺語是怎麼說的?現在還有沒有道理。
諺語:九月初一陰雨天,晚秋作物必減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九月初一這天是個陰雨天氣的話,那麼則預兆晚秋作物要減產。
看到這有人就要問了,為啥九月初一下雨的話,晚秋作物就要減產呢?別急,我們往下看。
老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每降一次雨,天氣都要涼一層。如果九月初一出現了陰雨天氣,預示接下來氣溫會下降的比較快,天氣會越來越冷。對於還尚處在生長期的晚秋農作物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低溫的出現,會讓農作物的生長變慢或停滯,尤其是對晚稻來說,低溫會導致晚稻提前結束生長期,造成稻穀空谷秕粒增多,出現減產或歉收。
正如諺語:「九月初一打了傘,大麥小麥出光杆」、「九月初一霜害人,來年糧食空倉囤」所說,九月初一下雨或出現降溫霜凍現象,不僅會給晚秋作物的生長帶來嚴重的影響,還會影響到來年糧食的收成。
民間還有諺語這樣說:「九月初一落,冬天雨雪多」,意思就是說,九月初一下雨,不僅天會冷得比較早,當年冬天雨雪也會比較多,天氣會較為寒冷。
那要是九月初一這天,是個大晴天的話又有哪些預兆呢?一起來看看諺語咋說的!
諺語:九月初一一場露,來年年成當然熟俗話說:「夜晚露水狂,明天毒太陽」。如果九月初一早上有露水產生的話,說明黨天必然會是個大晴天。白天天氣晴好,夜晚溫差大,對當下的晚秋農作物來說,生長是十分有利的。對接下來的,糧食晾曬、秋播農作物的出苗、生長也比較好,秋播作物可以有充足的生長周期來積溫、育苗,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基礎。
正如諺語:「九月初一晴,來年春雨多」、「九月初一打了扇,麥子多收好幾擔」所說,九月初一晴,預兆來年春天多雨,是個糧食豐收的好兆頭。
不過民間還有諺語這樣說:「九月初一晴,四十五無雨」意思就是說,如果九月初一這天是晴天的話,則後面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少雨的。如果在九月初一前就已經出現秋旱的地區,旱情可能會進一步加重。
俗語說:「不懂節氣,不會種田地」。天氣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出現不好的天氣,就會影響到糧食的豐收豐產。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一,您哪裡是陰天還是晴天呢?您認為古人的這些諺語如今還準確嗎?歡迎評論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