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不是南宋時期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是誰)
2023-10-22 06:58:38 2
都說文人是一種矛盾的生物,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是骨頭比一般習武之人都要硬。不屑於向權貴低頭,不肯為五鬥米折腰,不事二主,如果你用性命來威脅我,那我就大義凜然地走上刑場。
小時候學古詩的時候學到這樣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所謂文人的風骨。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個人就是這首詩的作者——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時的民族英雄,他從小的榜樣就是歐陽修、楊邦義那樣一心為民、為朝廷的忠臣之士,長大之後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還說:「如果不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還算得上是什麼真正男子漢?枉為人世走一遭。」
文天祥想成為一個忠臣,但是他卻沒有歐陽修的運氣,遇上一個明君。雖然宋理宗欣賞文天祥,在殿試上點文天祥為狀元,但是文天祥入仕之後,宋理宗卻沒有對文天祥的建議表現出任何想法。
文天祥是個正直的人,看不慣那些宦官奸臣的所作所為,上書向宋理宗一一列舉他們的罪行,好讓他們趕緊在朝堂上消失。但是這樣的行為卻得罪了那些宦官奸臣,在他們的運作下,文天祥屢次遭到彈劾斥責,被臺官議論罷職。
文天祥每次在家中與賓客、幕僚議論國事時,說著說著就開始哭了,為他自己屢被排擠,也為天下百姓的艱難生活,還藉此表明心跡:「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吃著老百姓們的飯,就應該為他們快樂而快樂,為他們的憂慮而憂慮,也要為他們的事情而萬死不辭。」
前丞相江萬裡很欣賞文天祥的氣節與志向,與他論國事之時,就對文天祥說:「我老了,眼看著朝廷這樣無能,百姓這樣艱苦,我卻無能為力,深感痛心。但是看到你們,我忽然又看到希望,好好治理國家的重任就落在你們肩上,你們一定要好好努力。」
但宋朝真的氣數已盡,抵抗不住勇猛的元兵,只好投降。但是文天祥卻依然不放棄,堅定地領兵抗元。
文天祥是個文臣,對領兵打仗之事不是很熟悉,況且宋朝大勢已去,元兵士氣正猛,所以屢屢戰敗,卻屢屢僥倖逃生。但好運氣總是會用完的,文天祥率領的殘兵正紮營吃飯時,遭到了元兵張弘範的軍隊的突然襲擊,文天祥戰敗被俘。
文天祥被押至潮陽,見到了張弘範。即使文天祥是個戰俘,但他不肯屈膝向張弘範下跪。張弘範也是個妙人,不但沒有生氣,還表現出了欣賞之意,把文天祥當做客人來對待。
張弘範希望文天祥能勸降還在掙扎的張世傑,但是文天祥拒絕了,還說:「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能說服別人?這沒有道理!」可惜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文天祥最終還是給張世傑寫了信,內容就是他寫的《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的不僅僅是張世傑,還有文天祥自己。
忽必烈聽聞文天祥的事跡,對他很感興趣,想要讓文天祥為他所用。但是文天祥不肯,還說:「國都亡了,我只有一死來報效國家。」忽必烈聽了,卻沒有立即殺死文天祥,還想著等過段時間文天祥就能想通了。
就這樣,文天祥被囚禁在了京師,三年過去了,文天祥都沒有鬆口。忽必烈終於耐心已盡,下令處死文天祥,之後卻後悔了,但是為時晚矣,文天祥已經人頭落地。
文天祥臨死之際都在問南邊是哪邊,然後朝南邊跪下,毫不畏懼地對劊子手說:「我的事情完了,你可以行刑了。」
手起刀落間你,仿佛聽到文天祥心中所想:忠義至盡,問心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