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給排水的流量計量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1:00:29 2
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給排水工程中的流量計量系統。
背景技術:
2.計量在環境質量監測與管理、生態建設與管理、汙染源監控與管理、環境評價等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流量計量是給排水工程的眼睛。在當前水環境綜合整治在全國範圍內興起建設熱潮的背景下,流量計量的作用更加明顯。
3.但目前給排水工程系統中,流量計進行檢修時往往需要關閉部分管網,使得部分區塊的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受到影響。其中,流量計井/閥門井是為了方便儀表、設備的檢修作業,提供操作空間而設置的一個構築物。為獲得較好的穩定性和抗滲性能,如今流量計井和閥門井多採用預製整體式鋼筋混凝土井,頂板為整塊鋼筋混凝土板。這就造成在流量計需要進行大修或調換時,人孔無法滿足操作需求,為了維修只能損壞流量計井的結構與功能。因此,如何規避這些不利影響,是必須考慮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流量計井和閥門井結構設計合理,能夠方便後續檢修維護的輸水流量計量系統,並且該系統還能夠實現流量儀表在進行檢修時不必中斷給/排水系統運行的效果。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6.一種給排水的流量計量系統,包括輸水管道、設置在所述輸水管道上的流量計井以及沿水流方向分別設置在所述流量計井前後兩側的閥門井;所述流量計井和所述閥門井均包括布置在井室底部中央的集水坑、井室內底板上的混凝土支架、井室開口邊緣一側的人孔、多塊鋼筋砼板拼合的頂板以及對應所述人孔所在內壁上設置的爬梯;所述混凝土支架用於支撐安裝在所述輸水管道上的流量儀表或閥門。
7.進一步的,所述輸水管道為一對並聯管道且該並聯管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連接於同一給/排水管道;在對應的井室內每根所述並聯管道上均設有所述流量儀表或所述閥門。
8.進一步的,所述並聯管道通過三通管件接入所述給/排水管道。
9.進一步的,每根所述並聯管道均包括雙法蘭短管和單法蘭短管;所述雙法蘭短管彼此之間連接設置伸縮接頭和流量儀表;所述雙法蘭短管和所述單法蘭短管之間連接伸縮接頭和閥門;所述單法蘭短管通過管件連接件接入所述給/排水管道。
10.進一步的,所述管件連接件為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的直通埠通過異徑管連接其中一所述並聯管道的所述單法蘭短管;所述三通管件的側邊埠通過 90
°
彎頭連接另一所述並聯管道的所述單法蘭短管。
11.進一步的,位於所述流量計井前側的所述閥門井距離所述流量計井的長度大於位於所述流量計井後側的所述閥門井距離所述流量計井的長度。
12.進一步的,所述頂板表面設有防水層。
13.進一步的,所述並聯管道穿過所述井室側壁的位置外表面設有防水套管。
14.進一步的,所述集水井位於兩根所述並聯管道的中間且頂面與所在的井室底板齊平。
15.進一步的,所述人孔位於兩根所述並聯管道之間且為平板玻璃鋼材質。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術方案一方面流量計井和閥門井設置合理且井室結構簡單,可以保證流量儀表和閥門的長期穩定運行,並且蓋板的安裝、拆卸操作方便,可重複使用,有效避免流量計井/閥門井因儀表、設備需進行更換而產生不必要的損毀,延長井室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由於與降低因維修引起的風險,可以實現在給排水管網正常使用的同時對流量儀表進行檢修,不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
附圖說明
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圖。
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的a線方向的剖視圖。
20.圖3為本實用新型井室的平面布置圖。
21.圖4為本實用新型井室圖3的a-a剖視圖。
22.圖5為本實用新型井室的b-b剖視圖。
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井室頂板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25.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輸水管道、設置在輸水管道上的流量計井b以及沿水流方向分別設置在流量計井b前後兩側的前閥門井a1和後閥門井a2。其中,輸水管道為一對並聯管道20且該並聯管道20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通過三通管件 6連接於同一給/排水管道30,在流量計井b內的兩根並聯管道20上均設有流量儀表16,在前閥門井a1及後閥門井a2內兩根並聯管道20上均設有閥門10。具體的,其中一根並聯管道20包括位於並聯管道主體的雙法蘭短管13和位於並聯管道兩端的單法蘭短管11,另一根並聯管道20包括位於並聯管道20主體的雙法蘭短管14和位於並聯管道20兩端的單法蘭短管12。單法蘭短管11的一端穿過前閥門井a1側壁、後閥門井a2側壁,在前閥門井a1內和後閥門井a2內連接伸縮接頭9和閥門10,再與雙法蘭短管13相接。同理,單法蘭短管12也相同方式設置並與雙法蘭短管14連通。雙法蘭短管13、14均聯通前閥門井a1 與流量計井b以及後閥門井a2與流量計井b,在流量計井b內雙法蘭短管13 或雙法蘭短管14彼此之間連接伸縮接頭9以及流量儀表16。本實施例中採用的是電磁流量計。由此,其中一個流量儀表16投入使用時,另一個流量儀表16對應的前閥門10關閉,在已投用的流量儀表16發生故障並需要維修時,打開該備用路線,達到無需停止部分管網運行,不耽誤正常生產、生活用水/排水的使用。
26.單法蘭短管11、14的另一端則位於前閥門井a1、後閥門井a2外,通過三通管件6接入給/排水管道30。具體的,三通管件6的直通埠通過異徑管7連接單法蘭短管11;三通管件6的側邊埠通過90
°
彎頭8連接單法蘭短管12。其中,連通三通管件6直通埠的單法蘭
短管11和連通三通管件6側邊埠的單法蘭短管12管徑規格相同,長度不同,以保證這兩個單法蘭短管11、12的橫切面在同一平面上。
27.由於各單法蘭短管11、12,各雙法蘭短管13、14均需穿過井室側壁,因此法蘭短管外側均需設置防水套管15。
28.流量儀表16到前閥門井a1的距離為5倍管徑,到後閥門井a2的距離為3 倍管徑。由於「前五後三」導致距離不同,流量計井b到前閥門井a1和後閥門井a2的部件除雙法蘭短管13長度不同外,其餘均為對稱設置。
29.流量計井b和前閥門井a1以及後閥門井a2的井室結構相一致,均包括集水坑1、混凝土支架2、人孔3、頂板4以及爬梯5。其中,集水坑1設置在井室底部並聯管道20的中間,頂部與井室底板平齊;混凝土支架2固定於井室底板上用於支撐流量儀表16或者閥門10;人孔3設置於井室開口邊緣、頂板4靠邊居中位置,本實施例中人孔3位於兩並聯管道20之間且採用平板玻璃鋼材質,內部放置塑鋼爬梯5;頂板4由多塊鋼筋砼板拼合而成,本實施例中,鋼筋砼板數量為5塊,當然,根據每個井室的大小等,頂板4的尺寸和數量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變化。頂板4表面設有防水層。
30.應當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然而,本領域技術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多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