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
2023-10-22 11:50:37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篇一】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說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發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著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心獨白,也是對德軍佔領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
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收穫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著籤喪權辱國協議,把原本屬於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後,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後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篇二】
在這個暑假裡,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大屠殺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麼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麼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著和冷靜。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在看《安妮日記》的時我會想,安妮如果不是生在那個時代,那麼,還會有寫這本書的安妮嗎?或許,名字叫做安妮的人只會是一個被父母寵溺的幸福女孩,滿足地過完一生,可能會做一名記者一位作家,抑或只是一名庸庸碌碌的職員,但是不會在那個惡夢般的地方含恨而終的。
安妮將她的風華正茂獻給了黑暗與恐懼,揮灑出了讓人震撼的篇章,卻是如杜鵑啼血,是用她的寂寞與生命在書寫,所以,安妮,請你繼續往前走吧,不要回頭,因為我們幸福,快樂,喜歡胡思亂想,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每天千篇一律地過著有些枯燥卻又無比自然親切的生活。
安妮,你瘦弱的肩膀背負了那麼多,卻還沒等二八年華的蠟燭點燃,理想與抱負、生命與親情便轟然坍塌,是那麼不堪一擊,卻又是那樣的堅韌,即便是屠戮也難以消弭掉的沉重。
透過《安妮日記》我看到了她的笑容,我會永遠記住她甜美、堅強的笑容!
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篇三】
少女的日記、本該是紀念日常的奇想、情竇初開的悸動。平凡而快樂的「流水帳」常是這年紀的文筆產品。但你見過這樣的時刻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密室』裡的少女的日記嗎?《安妮日記》,這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所記述的在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
在密室裡躲避戰爭和災難的八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習慣和行為。安妮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並把這些看法都寫在了日記裡。聰明、美麗和優秀的姐姐瑪戈·弗蘭克;偏袒姐姐,不注重妹妹的媽媽艾蒂絲·弗蘭克;平易近人,會安慰安妮的爸爸奧託·弗蘭克;自私、只為自己著想,對安妮不滿的凡·丹夫婦;可愛、親切和溫柔的彼得以及有教養、親切的牙醫阿爾弗列德·杜瑟爾。
安妮,那個開朗,活潑的猶太小女孩,她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人生態度深深感染著我,她那永遠滿懷希望、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的性格也讓我震撼。在那個沒有快樂、沒有陽光,只有恐懼和黑暗的密室裡,安妮用自己的筆,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訴說了自己心中的苦悶。
這本日記本,安妮給它取名為「吉蒂」,並把它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事。他隨著安妮度過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年時光,並給予安妮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的宣洩。
安妮經歷了快樂,期望,隱匿,抑鬱,意欲,悲憤,掙扎,死亡的人生歷程。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嚮往和祝願,對戰爭、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裡,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著人心。她在見證著戰爭與迫害。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
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柔軟的那個角落,有她在,人類寒冷的時候會看見篝火,有她在,人類沮喪的時候會看見星光,有她在,人類絕望的時候會看見朝陽。但是,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沒有逃過被納粹殘害的命運。當她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時,她距自己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德國法西斯是殘忍的,是邪惡的,他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正值青春的生命。無情的轟炸,殘酷的迫害,使無數家庭無法相聚,還有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這一切的一切,都把我深深震撼了,我不僅厭惡法西斯,厭惡他執政以後,對猶太人的迫害,而且也讓我對安妮也有了更深的佩服,這個堅強,永不屈服的女孩。她在戰爭中成長,在困境中懂事,雖然她的生命在十五歲就終止,但她卻留下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讀完這本《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我想,我以後也會懷著一顆永不氣餒不屈服的心,去面對人生當中未知的困難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