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梵谷傳讀後感1000字
2023-10-22 10:12:02 1
人生來就不是神仙,而是一個凡頭凡腦的凡人,因此也就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和願望,美其名曰「渴望」。
「渴」的右半邊對於剛學寫字的我很複雜,我總覺得它的橫多的我數不清,豎也多得令我心煩。看著看著,我覺得那個又是橫又是豎的東西像是地球,有日也有深入地下的甜水。它好像是一個人在太陽下熱得到處找井——這是物質上的渴望。
不管是梵谷或孔聖人,還是街邊的乞丐,都被錢困擾;梵谷曾躺在狹小的房間裡,身旁堆著廢棄的顏料和沒人買的畫作,苦苦地等待堂兄提奧寄來的那100法郎。孔聖人為了賺錢養母,去為別人辦喪事。
街旁的乞丐光著腳丫,衣衫襤褸,苦著臉,蓬頭垢面,骨感的膝蓋放在凹凸不平的石板上,面前有個鐵碗和幾個子兒。
而「望」,則像一個逃亡的皇帝,在異國他鄉,穿著濺了泥土的龍袍,望著月亮,站在那片曾經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好像在感嘆物是人非,月依舊明,土依舊靜。他好像在說:「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一個亡國皇帝「望」的是什麼?望的是以前三春花開,後花園百花爭奇鬥豔,中秋月圓,在往日的歲月中,人生是多麼美好。又低頭望,只見一派悽涼,曾經金氣十足的堂堂大國皇帝,竟成了階下囚,生活在寡淡黑暗的軍中。他望的——是精神上的渴望。
萬般滋味,都是生活。
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就是不停地體會各種味道,不停切換,厄運將臨,是說快樂切換成痛苦太突然;喜極而泣,是說緊張切換成興奮太突然;「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說愁緒太深太長,難以切換;「漫捲詩書喜欲狂」,是說快樂來得太突然,難以遏制。
周國平說「一個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個因色彩享樂的天才」,梵谷!
他面對那些貧苦的礦工,不惜獻出僅有的50法郎,他像一個聖人一樣,降臨到貧民窟中,卻沒有資格同他們共患難——他出身於一個大家族,背負著光宗耀祖的使命。
「我們梵谷家的人都是這樣的正常,而且優秀……唯獨你……」
他確實是個因善良受苦的天使,因可憐、同情礦工們,卻又愛並尊重自己的親人們,使他在兩者之間難以遷就,讓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與他們漸行漸遠,同梵谷像個嬰兒一樣,手足無措。
在左右為難之際,前方來了一抹彩虹——是繪畫,是顏料!梵谷將自己對窮人,對親人,對自然,對生活的同情、關愛、熱愛寫進了畫裡,他在田野中畫畫的時候,一定被雲朵和果樹的美麗打動著。他的被時間審判的才華,是天性。只不過人的世界後來給了他回報。
何為梵谷?
生活。
是蒼涼深處,一定有春天降臨,悲愴之際,必有轉機。
是有軟肋,有熱愛的,有追求的。
是善有善報,幸福不會及時降臨,但遲早會,或是你未察覺。
是有好兄弟相伴,有前方的曲折,而不是一覽無餘。
梵谷渴望的是自己藝術上的成就,他為藝術而生。他畫的《向日葵》又能看出什麼?嚮往著光明,嚮往著大同社會,陽光普照,歲月靜好,禿鷹依舊追逐著地上的野兔,獅子依舊是草原的王,梵谷依舊在繁華的巴黎,找一處沒人的小草地,看著陽光、禿鷹、野兔、獅子……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種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生活中,無所謂擁不擁有,而是渴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