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春天什麼卦(易經大壯卦的人生啟示)
2023-10-23 16:20:52 3
《易經》第十九卦 臨 地澤臨 坤上兌下
申時度勢 和諧頤民
19、臨卦《臨》(下兌上坤) 第十九
元亨利貞八月兇,澤上有地思無窮;
受人感悟呈吉祥,睹物得道諸事清。
陰居陽位爻失正,口蜜腹劍運難成;
親近屬下無災禍,智慧監臨行中庸。
【原文】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譯文】 臨卦象徵居上視下,以尊臨卑,蒞臨視察之意。其卦象陽剛日漸增長,其德逐日壯大,可以德臨人,可監視於下。而其卦德下兌說、上坤順,和說而溫順,且九二爻剛中有應,故所行必大為亨通,惟利於依正道而行。
2、3、4互卦為「震」,震佔人物為『長男』;九二居中為震的主爻,以震君上行臨四陰,有正撫之象,所以稱為臨卦。
陽漸漸成長,逼迫陰,所以稱作「臨」。下卦「兌」是悅,上卦「坤」是順,「九二」陽爻剛毅,在中位,又與「齊五」陰陽相應,所以強大,亨通,而且正當,與天的法則一致。以上是指陽的成長期,但陰陽相互消長,陽不會永遠強大,不久,陽消退的時期就會到來。所以說,到八月就會有兇險。
陽氣開始於十一月的復卦,經十二月的臨卦,正月的泰卦,二月大壯卦,三月的夬卦,四月的乾卦,到達極時期。然後,由五月的姤卦,陰又開始生成,陽逐漸消退,到六月遯卦,已明顯的陰長陽消。遯卦與臨卦,陰陽爻恰好相反,稱作「旁通」「錯卦」象徵生格相反。由十一到六月,恰好是八個月,所以說「八月」。陰象徵小人,小人這時得勢,所以說「八月」有兇險。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君臨天下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須遵循正道才能吉利,也就是說必須「利貞」才能「元亨」,這裡「利貞」是「元亨」的條件。
世上沒有隻有利益而無須代價的事情,即使做皇帝也不容易,別看他平時威風八面,意氣指使,好像擁有一切,其實如果他不行正道的話,可能下場比誰都悽慘。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一共產生近千個個大大小小的帝王,善終的不到一半,平均壽命才三十七八歲,看來即使當天子也不是一份穩賺不折的買賣。如果不能經常懷有憂懼之心,居安思危,強盛之後就會接著衰落,「至於八月有兇」,就是一句警告,告誡統治者不要得意忘形,如果不行正道,早晚會被清算。
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唐朝國力在他統治階段達到了頂峰,可惜他沒能做到善始善終,事業有成後沉迷於享樂,亂倫深宮,任用小人,排斥中正,對於潛在的危險不聞不問視而不見,終於養虎為患,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一蹶不振,進入了一百多年的苟延殘喘期,自己也被兒子乘機奪權,在深宮內淚眼對青燈,思念遠逝的美人憔悴到天明。
事業剛開始的時候容易兢兢業業,事業已經過了頂峰也容易引起警惕,但是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最容易麻痺大意,好像覺得現在百業俱興,到處一片鶯歌燕舞,似乎天下太平了,其實越是這種時候最容易產生各種問題,為將來的滅亡埋下深深的伏筆。
好比一個人,年幼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的呵護,身體一般不會有什麼事情,年老的時候風燭殘年,也能比較自覺注意健康,可年輕力勝的時候好像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過分透支體力,沉迷於各種不良嗜好而不以為然,其實恰恰就是青中年時期的不注意不檢點才給身體的敗壞創造了機會。
臨卦兩陽在下正穩步上升,陽氣充沛,陰霾躲藏,正象徵著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就提出「八月有兇」的警告,易經的憂懼意識是多麼的強烈啊。可惜人們很難在歡樂的時候引起足夠的警醒,這恐怕是人之常情,也是那麼多王朝走馬燈替換的本質原因吧。
由表及裡 去偽存真
23、剝卦《剝》(下坤上艮) 第二十三
陰盛陽衰受侵削,攸往不利小人歌;
山附於地仁德厚,固守正道兇險多。
獨應剛陽無憂患,剝床以膚露災禍;
上峰寵信無不利,君子濟世摘碩果。
【原文】 剝:不利有攸往。【譯文】剝卦卦象,有陰氣浸長、陽氣被削剝殆盡之象,故象徵剝落之意。亦有小人害於君子之象,故誡君子應暫時退避,不宜有所作為。
《剝》屬十二闢卦,為戌時當九月。本卦陰消陽,柔變剛。卦象的變化皆是以漸而及,不是猝然而變,就好象樹木的老皮剝落相仿。本卦是五陰一陽,為樹皮依附狀,五陰在下,一陽在上,陰盛而陽孤;高山附於地。二者都是剝落象,故稱為《剝》。
剝卦和後面的復卦展示的是兩幅相對的圖像,非常有意思。剝卦是一幅秋天萬物蕭瑟、萬物凋零、秋氣肅降的景象,復卦則是春天的圖景。我們先看剝卦。下面五爻全是陰爻,只有最上面是陽爻,表示陰氣,一直往長,快長到最後了,就剩下一條陽爻了,陽氣將要剝盡。剝卦也是十二消息卦中的一個。所謂「消」就是消除、消亡,「息」就是生長、生發。「消息卦」講述的就是陰長必定陽消,陽長必定陰消的規律。「剝」就是剝落,落下來,掉下來。那麼這個卦到底是講什麼呢?是講在陽氣快凋盡的時候,怎麼樣來止住陽氣的剝落。因此它講「不利有攸往」,不能再往前走了。為什麼?因為繼續前往陽氣就全沒了,就不利了。
這個卦象是山附於地上。下面是地,上面是山,這一座山下面全空了,再往上升,不是馬上就要剝落了嗎?因此說上面這座山是有缺陷的山。看著這個卦象,就要有憂患意識。因為下面都剝盡了,所以要加厚、加固下面的根基,只有加固根基,才能安穩住這個房子。
本卦地澤臨是你自己,之卦山地剝是外部環境。
本卦內卦澤為悅
外卦坤為順
悅而順,正如
【原文】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兇」,消不久也。【譯文】 《彖辭》說:臨,就是說陽氣漸生漸長,漸漸居臨於上。下卦為兌,義為悅,上卦為坤,義為順,喻指秉性和平,態度溫順。九二為陽爻,居下卦的中位,六五為陰爻,居上卦的中位,兩同位爻互相和應。這種卦象綜合起來表現了臨卦弘大、亨美、貞正的品德和含蘊。也體現了天的原則。至於說「到了八月,可能有兇險」,因為盛勢不可能持久,陽剛不可能常盛。
之卦山地剝內卦坤
為柔為順
外卦艮
為剛為止
柔變剛,順而止。
山地剝卦又是大艮為大止。
純屬娛樂,給加個採納,謝謝。
易經中第四十卦怎麼理解?
卦的理解千差萬別,但不論如何去解釋,都避不開理、象、數這三點。
學習和理解的時候,不要把《易經》神化、玄化。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理解它,去思考它。第四十卦是雷水解。孔子說,「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也就是說,《易經》就是象,象就是像。像就是像什麼。
雷水解是《易經》之中的一個卦而已,那麼它也是一個象。我們看雷水解,雷在上,水在下,這不就是下雨的象嗎?電閃雷鳴,雨降落下來,於是就可以滋潤萬物。這個象不就是困難消除的象嗎?象是靈活的,我們取的時候有多種方法,再舉一例。雷水解,下掛坎為水,代表冬天,上掛震為雷,我們常說春雷乍響,春天打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冬天過去了,冰雪消融了,這不就是解嗎,萬物重新開始復甦,困難嚴寒的冬天結束了。所以去理解的時候,就直觀的去理解,從像上直接考慮。
《易經》是陰陽之道,我們看到解的卦象,知道苦難開始消除,但是並不是說這個卦只有積極的一面,而是既然有積極的一面,必然有消極的一面,有陽必有陰。雖然這是困難消除的象,但是坎卦依然表示困難,也就是說這裡並非沒有困難,我們不也說萬事開頭難嗎,萬物剛開始復甦,困難依然存在,這個時候就要多努力。
有其象必有其理,必有其數。這個困難消除的道理何在?因為震卦為雷,為動,在困難之中,依然能夠保持積極的行動,那麼即使有困難,也終將被克服,這就是理。孔子說「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君子為什麼要赦免有罪的人呢?這就是效法天地,依從天地的理。春雷乍響,春雨時做,萬物生長,一方面這是上天澤被萬物,那麼君子就要效法天地,恩及百姓,寬恕有罪過的人。另一方面萬物發生,這個時候一切欣欣向榮,君子體會生的含義,而不去損折。這就好比古代為什麼總說「秋決」而不是「春決」。秋天肅殺,君子體肅殺含義,懲治有罪的人,而春季發生,君子不損折其生。
同樣的,根據同一個象,不同的人體悟的理也會不同。因為從象去體會理的時候,是歸納法。也就是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從其中歸納提取一個假設,這個假設如果可以普遍的適用,那麼這個理也就成立,合理了。而根據一個象,每個人的思考都會不同,所以理也就有千差萬別,這或許也是《易經》難以學習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從不規定是什麼,而是可以無限延伸,它不是公式/定理,但是應用的時候卻又能公式、定理化。
有理有象也必然有數,這種數最好的體現就是佔卜,比如事業佔到解卦,那就知道先前 有困難,現在開始逐漸的好轉了,問題來了,什麼時候可以扭虧為盈,這就是典型的數字問題了。
易經64卦中的【卦】代表什麼意思
什麼叫做「卦」?「卦」就是懸掛起來的意思,就像我們去照個相,然後用相框裝起掛在牆壁上,卦的意思就和這個過程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掛?因為人的眼睛是往外長的,我們看別人很容易,看自己卻永遠看不清楚。別人臉上有灰,我們可以馬上看出來,自己臉上卻看不到。所以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因此我們就把自己的像掛起來,好好看一看,就像跳出事外看別人一樣,對自己會有一個更清楚和清醒的認識。
宇宙萬象永遠是聯繫在一起的,每個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攝影時,我們一定是站在某個位置,選取某個角度,從一大片景色中拍攝出一張照片。換句話說,同樣的景色,每個人取景的方向不一樣,所拍到的照片就會有很大不同,這樣就不難理解,每個人的卦也會有所不同。
易經中立春代表什麼?
易經中立春代表新一年的開始。
春天木旺。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春天喜水,古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有水萬物生長。
《易經》這本書對日常生活有何指導意義
含情脈脈WIz6 :你好。
《易經》中的成語:
《易經》被稱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她對中國的哲學、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如目前我們使用成語很多來源於《易經》。
常用的成語有:
自強不息(《周易·彖傳、乾》)
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群龍無首(《周易·乾用九》)
虎視眈眈(《周易·頤·六四》)
雲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謙謙君子(《周易·象傳·謙》)
日月合璧(《周易參同契》)
立竿見影(《周易參同契》)
正大光明(《周易·離卦》)
物極必反(《否·泰卦義》)
殊途同歸(《周易·繫辭下》)
否極泰來(《周易·否、泰卦》)
三陽開泰(《周易·泰卦》)
革故鼎新(《周易·雜卦傳》)
文過飾非(《周易·賁卦》)
防微杜漸(《周易·坤卦》)
天地玄黃(《周易·坤卦》)
結繩而治(《周易·繫辭傳》)
樂天知命(《周易·繫辭上》)
洗心革面(《周易·繫辭上》)
風雷激蕩(《周易·益卦》)
止所當止(《周易·艮卦》)
亂極必治(《周易·蠱卦》)
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還有一些不常見的成語:
原始返終(《周易·繫辭上》)
窮神知化(《周易·繫辭下》)
王用三驅(《周易·比卦》)
女先正內(《周易·家人》)
三品之功(《周易·巽卦》)
見幾而作(《周易·繫辭傳》)
勿藥有喜(《周易·無妄》)
井泥不食(《周易·井卦》)
以上臨下(《周易·臨卦》)
不戒不虞(《周易·萃卦》)
鳥焚其巢(《周易·旅卦》)
出入無疾(《周易·復卦》)
設險守國(《周易·坎卦》)
至日閉關(《周易·復卦》)
勞民勸相(《周易·井卦》)
我仇有疾(《周易·鼎卦》)
治歷明時(《周易·革卦》)
居易候命(《周易·困卦》)
類族辨物(《周易·同人》)
幽獨之賢(《周易·履卦》)
商兌未寧(《周易·兌卦》)
枯楊生華(《周易·大過》)
原始要終(《周易·繫辭傳》)
無妄之災(《周易·繫辭下》)
介疾有喜(《周易·兌卦》)
王臣蹇蹇(《周易·蹇卦》)
飛鳥遺音(《周易·小過》)
三五歸一(《周易參同契》)
太和中和(《周易·乾卦》)
節以制度(《周易·節卦》)
用晦而明(《周易·明夷卦》)
龍馬出河(《周易·繫辭傳》)
申命行事(《周易·巽卦》)
翰音了天(《周易·中孚》)
正位凝命(《周易·鼎卦》)
觀國之光(《周易·觀卦》)
守中保大(《周易·豐卦》)
有戎勿恤(《周易·央卦》)
舍爾靈龜(《周易·頤卦》)
朋友講習(《周易·兌卦》)
喪羊於易(《周易·大壯卦》)
威明相濟(《周易·噬嗑》)
思患預防(《周易·既濟》)
載鬼一車(《周易·睽卦》)
辨物居方(《周易·未濟》)
這些成語小處可以指導我們做人、處事、勵志、解難。大處,可治家、處世、平天下。
易經佔卦,雷天大壯
兩爻有變可取最上的變爻來解,所以你這卦用大壯的上六來解。
〖原文〗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譯文〗公羊觸籬笆,不能退後,不能如意往前走,沒有什麼利益,艱難堅持則吉利。不過你的起卦過程不詳,也不知得到的卦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