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門拖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4:06:37 1
專利名稱:滑移門拖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移門拖鏈裝置。
背景技術:
高端商務車輛很多採用滑移門裝置。滑移門具有乘員上、下車方便等顯著優點,但 是滑移門裝置比傳統的鉸鏈門複雜,而滑移門供電系統更為複雜。目前市場上的車用滑移門常電供應系統,在所述車用滑移門常電供應系統中,用 於移動滑移門的拖鏈通常豎直布置,由於拖鏈的自身彎曲半徑較大,所以在高度方向上佔 用了較多的空間。由於佔用的空間較大,因此會影響乘員的空間。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新 型的、佔用空間較小的滑移門常電供給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節約部件佔用空間的滑 移門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移門拖鏈裝置包括鋪設於車門底部的拖鏈,所述拖鏈包括多 對鉸接在一起的鏈節對,每一對鏈節包括第一鏈節和第二鏈節,第一鏈節具有第一鉸接部, 第二鏈節具有第二鉸接部,其中第一鉸接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分和凹陷圓柱面部分;在第 二鉸接部包括與第一平面部分和凹陷圓柱面部分配合的第二平面部分和凸起圓柱面部分, 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正向鎖止角;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 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反向鎖止角。優選地,所述正向鎖止角為18至20度。優選地,所述正向鎖止角為19. 3度。優選地,所述反向鎖止角為1度至5度。優選地,所述反向鎖止角為1. 8度。優選地,所述第一鏈節和第二鏈節為相同的鏈節。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第一,滿足了整車對零部件佔用空 間小型化的要求;第二,結構簡單,依靠自身的預緊力實現了運動軌跡的固定不變,從而有 效防止了導線在滑移門來回往復運動中被夾傷或者割破。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滑移門裝置佔用最小的車身空間,將滑移門供電 拖鏈平鋪在車身中。這樣用平鋪方式布置拖鏈系統在高度方向上大大減少了在所佔用的車 身空間,給乘員提供了儘量多的高度空間。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滑移門拖鏈裝置中鏈節之間處於正向鎖止角 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滑移門拖鏈裝置中鏈節之間處於反向鎖止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裝置包括鋪設於車門底部 的拖鏈,所述拖鏈包括多個相互鉸接的鏈節。每一節鏈條都可以是相同的零件,所述鏈節互 相搭扣在一起,構成了整根拖鏈的鏈條束。每個鏈節具有正向鎖止部和反向鎖止部。優選 地,拖鏈平鋪在車身中下部設置的盒子中。從局部分析,鉸接在一起的拖鏈可以看作多對鉸接在一起的鏈節對,每一對鏈節 包括第一鏈節110和第二鏈節120,第一鏈節110與第二鏈節120具有相互配合的鉸接部, 即第一鏈節110具有第一鉸接部;第二鏈節120具有第二鉸接部。其中,第一鉸接部包括第 一平面部分112和凹陷圓柱面部分111,在第二鉸接部包括第二平面部分122和凸起圓柱面 部分121,從而配合在一起。其中,第一鉸接部的凹陷圓柱面部分111的弧長與第二鉸接部 的凸起圓柱面部分121弧長的長度不同,因此,第一鏈節與第二鏈節的相對旋轉被限制在 一定的範圍內。如圖1所示,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正向鎖止角
a。同理,如圖2所示,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反向鎖止角
b。其中,第一方向是拖鏈捲曲幅度最大的方向,例如開門過程中拖鏈捲曲的方向,第一方向 是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捲曲方向。優選地,所述正向鎖止角a的角度範圍為18至20度。更優選地,正向鎖止角a為 19. 3 度。優選地,所述反向鎖止角b的角度範圍為1度至5度。更優選地,反向鎖止角b為 1.8 度。通過正向鎖止角和反向鎖止角限制了鏈節之間的轉動角度,從而限制了整根拖鏈 的轉動半徑,因此節約了拖鏈在車輛上的佔用空間。儘管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上述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是其實現形式並不局限 於上述的實施方式。應該認識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主旨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 對本實用新型做出不同的變化和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車輛的滑移門拖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鋪設於車門底部的拖 鏈,所述拖鏈包括多對鉸接在一起的鏈節對,每一對鏈節包括第一鏈節和第二鏈節,第一鏈 節具有第一鉸接部,第二鏈節具有第二鉸接部,其中第一鉸接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分和凹陷圓柱面部分;在第二鉸接部包括與第一平面部分 和凹陷圓柱面部分配合的第二平面部分和凸起圓柱面部分,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 一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正向鎖止角;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夾角最大 值為反向鎖止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向鎖止角為18至20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向鎖止角為19.3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向鎖止角為1度至5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向鎖止角為1.8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鏈節和第二鏈節為相同的鏈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滑移門拖鏈裝置包括鋪設於車門底部的拖鏈,所述拖鏈包括多對鉸接在一起的鏈節對,每一對鏈節包括第一鏈節和第二鏈節,第一鏈節具有第一鉸接部,第二鏈節具有第二鉸接部,其中第一鉸接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分和凹陷圓柱面部分;在第二鉸接部包括與第一平面部分和凹陷圓柱面部分配合的第二平面部分和凸起圓柱面部分,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正向鎖止角;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夾角最大值為反向鎖止角。本實用新型的滑移門裝置佔用最小的車身空間,將滑移門供電拖鏈平鋪在車身中。這樣用平鋪方式布置拖鏈系統在高度方向上大大減少了在所佔用的車身空間,給乘員提供了儘量多的高度空間。
文檔編號F16L13/12GK201902726SQ20102064283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明者仇宗來, 吳承欽, 黃凱兵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