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滅菌接種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11:14:42
專利名稱:電熱滅菌接種儀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接種器具。
目前,國內外現有的微生物接種器具包括接種針,酒精燈,接種箱,接種室和超淨工作檯。使用這些接種器具和接種方法最大的缺點是不能解決汙染問題,並且相當麻煩,工效低。現有接種針為一根金屬杆,在其末端裝一根金屬絲,彎成環或鉤等形狀。杆和環要在酒精燈火焰上燒過滅菌,通常須要近一分鐘的時間。接種箱,接種室是利用紫外燈或化學藥品來進行空氣滅菌,很費時間,而且由於各種原因空氣很快又被汙染,如果同時進行兩個以上的菌種接種時,更容易發生交插汙染現象。超淨工作檯是利用空氣過濾系統來淨化空氣,但它產生的氣流不是無菌氣流,不能解決汙染問題,並且使用時,仍然須要配備酒精燈。
關於現有接種器具和接種方法的文獻資料非常多,現提供一篇參考文獻日本微生物研究法討論會編,程光勝先生等譯,科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微生物學實驗法》38-40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熱滅菌接種儀,用來解決汙染問題和提高工效。不再須要酒精燈、接種箱等現有接種器具。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法是利用電阻絲通電後產生的高溫對空氣進行滅菌,產生無菌氣流,然後迫使此氣流同時向各個方向吹去,擴大形成一個立體的無菌空間,接種工作即在此空間進行。接種針的杆和環靠本身通電後,完成同步自動電熱滅菌。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接種空間的空氣滅菌和接種針的滅菌均採用電熱滅菌方法進行。優點是解決了汙染問題,不汙染率達到98%-100%,汙染率不大於2%,工效提高兩倍以上,省去傳統的用酒精燈火焰燒接種針的時間。本實用新型配套的接種針通電後立即燒紅,接種工作不須要停頓。另外省去傳統的用紫外燈或化學藥品滅菌的時間。本實用新型體積小,操作方便,對接種場所無特殊要求。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本實用新型的外形圖和無菌氣流的方向圖。
圖2、本實用新型裝配圖。
圖3、無菌空間形成臺(兼作接種臺)。
圖4、接種針結構圖。
圖5、本實用新型電線路圖。
圖6、無菌氣流發生器剖面圖。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無菌氣流發生器(圖6),無菌空間形成臺(兼作接種臺)〔2〕和自動電熱滅菌接種針〔3〕三部分組成。無菌氣流的產生靠無菌氣流發生器(圖6)完成,空氣由軸流風機〔12〕輸送,經過聯接室〔11〕進入位於隔熱室〔10〕內近端部的滅菌室〔7〕,滅菌室由耐火材料製成,均勻分布有多個園形孔道〔8〕,孔道〔8〕內裝有螺旋狀的電阻絲〔9〕,空氣通過滅菌室時,被電阻絲產生的高溫徹底滅菌,然後無菌氣流由出風口〔4〕流出。無菌空間是靠無菌空間形成臺〔2〕(〔圖1〕〔圖3〕)形成的。它是把一塊薄鋼板彎成90°角製成,包括一個水平面〔19〕和垂直面〔20〕。而且垂直面〔20〕比水平面〔19〕寬。垂直面〔20〕把由出風口〔4〕出來的無菌氣流阻擋住,迫使無菌氣流同時向兩側和向上方吹去〔6〕、〔22〕、〔21〕,由此擴大形成一個立體無菌空間,由於無菌氣流同時向所有方向吹去,因此,室內空氣和灰塵不能進入此空間。這一無菌空間的特點是無形的,即不像接種箱那樣有壁和蓋。接種針〔3〕(〔圖4〕)包括接種環、接種鉤、接種針和刮鏟等。接種針〔3〕的杆〔15〕由內瓷管〔13〕和外瓷管〔15〕構成,內管〔13〕外面繞電阻絲〔14〕,接種針〔3〕的環〔18〕(包括鉤等)由雙根電阻絲構成,是電路中電阻絲的一部分,由雙根電阻絲組成迴路。打開裝在柄〔16〕上的電源開關〔17〕後,接種針〔3〕的杆〔15〕和環〔18〕(包括鉤等)即能同步迅速完成電熱滅菌。為保證安全,接種針使用的是安全電壓。
實施例滅菌室由耐火材料製成。為一長方體,橫用,即把最長邊作為寬度。均勻分布一定數量和直徑一定的園形孔道。滅菌室固定在耐火材料製成的隔熱室內的一端。隔熱室另一端由聯接室與一軸流風機相連。聯接室由白鐵皮製成,總功率一定的電阻絲螺旋狀裝在滅菌室的孔道內。恰好實現出口處的氣流溫度能達到使棉花,紙張等瞬間燃燒著火的程度,以便保證獲得的氣流為絕對無菌氣流。無菌空間形成臺由2.5mm厚的鋼板製成。由一個水平面和一個垂直面構成。兩個面夾角為90°,角頂要求園滑,垂直面比水平面稍寬。裝配後,水平面可以伸進或退出。調整水平面長度為180mm(即垂直面距出風口的距離),並固定。開機後,恰好實現距出風口50mm處,水平向風速為0.8米/秒,180mm處,水平向風速為0.38米/秒,兩側向風速分別為0.7米/秒和0.9米/秒,垂直風速(向上)0.77米/秒;130mm處,兩側向風速都為0.85米/秒。恰好獲得一個體積為320×110×110(mm3)的立體無菌空間。
使用方法接通電源,予熱5分鐘。調整接種臺長度為180mm。拿接種針和試管的兩隻手分別位於接種臺兩側。試管口,瓶口在出風口處燒過滅菌。在接種臺末端進行接種。倒培養基和接種培養皿時,把培養皿的蓋要全部打開,並且口朝下拿著移開培養皿底,這是為了避免蓋子擋住氣流和避免蓋上的灰塵吹落入培養皿內。接種三角瓶時,不用接種臺,使瓶口與出風口中心等高。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熱滅菌接種儀,與現有的微生物接種器具完全不同,其特徵在於由無菌氣流發生器(圖六),無菌空間形成臺(兼作接種臺)[2]和自動電熱滅菌接種針[3]構成。軸流風機[12]輸送空氣經過聯接室[11]進入位於隔熱室[10]內端部的電熱滅菌室[7],經過電熱滅菌後,從出風口[4]流出無菌氣流,無菌空間形成臺[2]把無菌氣流擴大,形成一個立體的無菌空間。接種針[3]在通電後,其杆[15]和環[18]能同步迅速完成電熱滅菌。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電熱滅菌接種儀,其特徵在於無菌氣流發生器的電熱滅菌室〔7〕均勻分布有多個直徑一定的園形孔道〔8〕,在這些孔道〔8〕內,裝有螺旋狀電阻絲〔9〕,軸流風機〔12〕輸送空氣穿過這些孔道〔8〕。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電熱滅菌接種儀,其特徵在於無菌空間形成臺〔2〕是用2.5mm厚的鋼板製成相交成90°角的兩個面,即由水平面〔19〕和垂直面〔20〕構成。垂直面〔20〕比水平面〔19〕寬,垂直面〔20〕把從出風口〔4〕吹來的無菌氣流阻擋住,迫使無菌氣流同時向兩側和向上方吹去,擴大形成一個立體的無菌空間。垂直面〔20〕固定在距出風口〔4〕180mm的位置時,距出風口〔4〕50mm處的水平向風速0.8米/秒。130mm處的兩側向風速都為0.85米/秒。180mm處(接種臺末端)水平向風速為0.38米/秒,兩側向風速分別為0.7米/秒和0.9米/秒,垂直風速(向上)為0.77米/秒。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電熱滅菌接種儀,其特徵在於接種針〔3〕的杆〔15〕是由外瓷管〔15〕和內瓷管〔13〕構成。內瓷管〔13〕外面繞電阻絲〔14〕(鎳鉻絲),接種針〔3〕的環(或鉤等)〔18〕是電路中電阻絲的一部分,由雙根電阻絲構成,為形成迴路。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電熱滅菌接種儀涉及微生物接種器具。由無菌氣流發生器,無菌空間形成臺(兼作接種臺)和自動電熱滅菌接種針組成。採用電熱滅菌方法獲得無菌氣流,再使無菌氣流同時向各個方向吹去,擴大形成一個立體的無菌空間。接種針的杆和環(或鉤等),通電後,自動迅速完成同步電熱滅菌。
文檔編號C12M1/26GK87204954SQ87204954
公開日1988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1987年3月28日
發明者王德祥 申請人:王德祥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