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孔融讓梨讀後感20篇

2023-10-24 00:14:42

  孔融讓梨讀後感(一):

  今日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第六。在家孔融孝敬長輩,尊重兄長,講究禮讓。孔融四歲那年,一位客人帶來一筐梨子,父母叫孔融給他們弟兄幾個分梨。

  孔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給了幾個哥哥,將最小的留給了自我。家人不解,孔融就說:「哥哥年齡比我大,應當吃大的,我是弟弟,應當吃小的。大家都誇他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要從小尊重長輩,團結同學,有愛他人,僅有這樣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

  孔融讓梨讀後感(二):

  可能是受天氣的影響,今日午睡我感到睡意全無。其他同學也一樣,嘰嘰喳喳,吵吵鬧鬧。我想,教室裡這麼大的動靜,必須會引起值日教師的注意。

  「咚、咚、咚」二樓走廊上傳來教師的腳步聲。我趕緊伏在桌面裝睡。之後,教師迅速走進教室,把幾個玩糊塗了的同學逮個正著。教師批評並警告他們不許再鬧。

  教室裡最終安靜下來。越是安靜越是沒有睡意。我便找出一本書,隨手翻看。我被書中《孔融讓梨》的故事吸引住了。

  孔融四歲的時候,爸爸拿了一些梨子回家,叫孔融與幾個哥哥分著吃,孔融把大梨子分給別人,自我留下最小的梨子。爸爸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孔融說,我在全家是最小的,應當吃最小的梨子。之後,爸爸帶著孔融去親戚家玩,親戚家有兩個小表弟。爸爸又拿出三個梨子叫孔融和表弟三人分吃,孔融仍然把最小的梨子留給自我。爸爸問他:「上次在家裡你是最小的,所以你拿最小的梨子;這次你在三個孩子當中是最大的,為什麼也拿最小的梨子呢?」孔融說:「做表哥的照顧年幼的小表弟是理所當然的事。」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十分臉紅。

  回想去年暑假,舅舅家孩子——我的小表弟到我家來玩。媽媽拿出我最喜歡吃的荔枝招待小表弟。誰知小表弟一邊剝一邊吃,一口一個,不一會就把荔枝吃光了。

  我看到垃圾簍子裡都是荔枝殼兒,心裡生悶氣。小表弟喊我一齊去玩,我也不理他;我一個人跑到樓上書房裡關起門來假裝看書。媽媽喊我,我也假裝沒聽見。

  爸爸回家後,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爸爸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評了我。我哪裡理解爸爸這麼嚴厲的批評呢?我一鼓作氣跑到屋後桑葉地裡躲起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仿佛聽到奶奶喊我回家吃飯。可是我卻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一睡險些惹出極大的麻煩。一家人屋前屋後到處找我,怎樣也找不著。爸爸打電話問鄰居、問同事,是否看到了我;媽媽在群裡發信息問親戚、問同學,沒有得到我的行蹤。正當爸爸媽媽著急打算報警的時候,我醒過來了,我急忙跑回家,才明白一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回想這件事,再對照今日看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羞愧萬分。

  我在家裡也是最小的。每次吃好東西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讓我先挑,而我每次都是挑選最大的、最好的。當我去親戚家,我在小朋友當中是最大的時候,我又覺得我這個老大應當吃最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不下那麼多。我一向都是這樣心安理得的想著,從來就沒有意識到自我的錯誤,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做「禮貌相讓」,更不明白好東西應當「與人分享」。

  今日看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明白了以前這樣做,既是自私自利的表現,又是極端不禮貌的行為。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要學會將心比心。時時事事處處替別人著想,把利益讓給別人,把吃虧留給自我。僅有這樣,才能克制自我的欲望,才能使自我走向成熟。

  孔融讓梨讀後感(三):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我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明白了要團結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終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後,最終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氣氛,多讓人感動呀,這兩兄弟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孔融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父母要去工作,體力消耗大,容易飢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隻小羊,過獨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鬥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構成了比較,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後人們一向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隻小羊過獨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可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肚裡,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而此刻,有時還是這樣,認為父母就是應當給我的。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了。從此之後,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並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當讓長輩與親人得到歡樂,自我隨後。「百善孝為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當明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點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孔融讓梨讀後感(四):

  今日我讀了《孔融讓梨》,孔融四歲時,媽媽讓他給大家分梨。孔融把大梨讓給了別人,把小梨留給了自我。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拿大的,他說:」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

  說起《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想起了一個詞——謙讓。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此刻,我們的生活比過去富裕了很多,但又有多少小朋友想到謙讓和關心別人呢?我們的父母給我們買了一些好吃的零食,可我們只顧自我吃,壓根兒沒想到和爸爸媽媽一齊分享,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事的,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後感(五):

  中國集郵總公司專門配合今年」六一「發行的《孔融讓梨》郵票,設計推出一款愛心郵冊。該套郵票由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嶽母刺字、聞雞起舞、曹衝稱象、鐵杵磨針、囊螢映雪、程門立雪等8個著名的歷史典故組成,宣揚謙遜、智慧、好學、堅韌、互助、愛國的優秀品質,讓全國的青少年認識並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和諧社會風尚。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當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當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明白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我經常和表弟為了一盤好菜,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自我能多吃一些,根本沒有研究別人。我覺得自我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後,要像孔融那樣,明白尊敬兄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當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孔融讓梨讀後感500字的傳統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後感(六):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沒讀懂意思。今日,我最終把這個故事深一層的意思讀懂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在他四歲時,就已經很有教養了。一天,鄰居給孔融家送來了一盤梨,孔融的兄弟姐妹們一哄而上,爭搶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卻站在一旁,沒有去搶。那裡寫出了孔融很懂事,會謙讓兄弟姐妹,讓他們先挑選,自我才拿剩下來的吃。

  父親見到亂鬨鬨的場面,十分生氣,讓站在一旁的孔融給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兩個大的分給了父親,母親,然後把好的依次分給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個留給自我。父親問孔融為什麼把最小的留給自我,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應當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應當讓著他,所以我就挑了個最小的。」父親很滿意,還誇獎孔融謙恭禮讓呢。那裡,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長大後,做了北海太守。他為人寬厚仁慈,廣交朋友,善待有學問的人,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讓梨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還為世人做出了榜樣。從孔融的成長,我也懂得了小時候不但要學習文化,還要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長大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材。

  這一遍看完後,我懂得了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學會謙讓,我們之間就不會產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我們的社會就是禮貌社會;社會禮貌了,經濟就會騰飛,我們的生活也就會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後感(七):

  今日,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明白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乾乾淨淨後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我,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為什麼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我呢?」孔融笑了笑說:「夫子說過,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應當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我,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後,連忙點了點頭,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孔融小小年紀就明白關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此刻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明白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什麼只想到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見冰箱裡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嚕」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說「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說什麼,可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到了關心別人的優秀品質,我也認識到自我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必須要改正這些錯誤,

  我真的很期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後感(八):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聽的,可是它卻讓我難以忘記。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做的,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叫孔融。每個人都誇他很聰明。有一天,孔融的母親買了幾個梨回家,當梨端上桌子時,媽媽把最大的梨給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卻不要,將這個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

  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種種。孔融他願意也毫不猶豫地將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而我呢?我不僅僅沒有這樣做,還總是與弟弟搶東西。我身為姐姐,卻比當弟弟的孔融還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總是第一個衝上去挑,東挑西挑,必須要把最大,看起來最美味的拿來吃,堅決不留給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絲絲的內疚與後悔,並且,不僅僅如此,吃飯時,總會有一些很美味的東西吃,只要飯菜一端上來,我就會毫不猶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東西全部夾在碗裡。媽媽每次都教育我要學習「孔融讓梨」的精神,可是我總將她說的當耳邊風。

  有時候在坐車時,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邊,可是我卻看了她們一眼,就坐在那裡了。有時,這些小朋友會用可憐巴巴的眼神望著我,就算我的心再怎樣虛,為了我個人的利益,我的心還是控制住了雙腳。

  此刻想起,不禁後悔莫及及自責。我以前太自私了,只為自我著想,從來沒想過別人。我連那麼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愛幼應當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做什麼事都要為別人著想,不要滿腦子都是自我的利益。

  孔融,是我們每個人的榜樣,在生活中,我們能夠做的還有很多——讓位置給老少;將好吃的留給別人等等。

  讓我發揚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吧!

  孔融讓梨讀後感(九):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讀過數也數不盡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在我的記憶裡印象十分深刻,你想明白是哪個故事嗎?故事的資料是什麼呢?那麼讓我給你細細道來吧……

  我最最喜歡的故事是《孔融讓梨》,《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記敘了:孔融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六,一天,朋友給他家送來一筐梨,全都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孔融便選最小的梨,把最大的梨讓給兄長吃。人們都覺得十分奇怪。都紛紛問他為什麼不拿大梨吃,他卻回答說:「哥哥年齡大,應吃大梨,我年齡小,當然應當是吃小梨哦!」「孔融讓梨」的故事至今傳為美談。

  當我讀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一股對孔融的敬佩之情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孔融尊敬兄長的品質值得我學習,他的虛心謙讓令我欽佩,他在一大筐梨中選了一個小梨!在他能夠選大梨的情景下,他卻毅然選擇了小梨……從他身上我學會了謙讓,。明白了與人分享是一種歡樂的事。當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不能自私自利,更不能自我只為自我著想,而是要懂得虛心謙讓……僅有這樣貌別人才會和你交上真正的朋友!

  是啊,謙讓是我們交好朋友的最好的方法。有一次,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他是我的小侄子,他剛進門,我們倆人便玩耍起了,他問我說:「我們來玩你的`玩具吧!」我說:「好吧!可我的玩具可沒有什麼好玩的呢?」「那兒,那兒不是有現成的嗎?」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我家的貨櫃中央。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兩個心愛的玩具和「百寶箱」麼——搖控車和螺陀,百寶箱裡可裝有我18個奧運項目的比巴卜模型,這可是我的寶貝啊!我平時連碰他們一下都捨不得,可他此刻說要玩,我當然不會同意,我剛要開口說不行,這時我想起孔融來,只覺得兩頰滾燙,「幹」與「不幹」在我的心裡直打架呢,但最終謙讓戰勝了自私。「好吧」我對小侄子說。,於是我和小侄子又開心的玩了起來……那一天是我記事以來玩得最開心的一天······

  可見,一個人具有謙讓是多麼重要。,朋友你學會謙讓了嗎?學會了與人分享歡樂嗎?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

  中國自古以來,就傳承著禮讓兄弟姐妹的美德。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當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時,發現這個章節裡,有一段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來,叫孔融先拿來吃,俄日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母親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哥哥吃。」

  讀完之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的、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孔融是最小的一個,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孩子,無比溺愛他,無比呵護她。

  想到一天晚上,爸爸媽媽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劇。我看了看表,快七點了。糟糕!我最愛看的歷史記錄片快開始了,於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的跑回了房間。此刻想想真是不應當呀,怎樣能這樣呢?

  此刻想起這些事來,心裡真不是滋味,《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應當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應當尊重別人,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是我們小學生應當具備的傳統美德。

  養成這樣良好的禮讓習慣與美德,你才會受益終身。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一):

  在二年級的時候,我把《三字經》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了,可我不明白《三字經》的真正含義,這天,我又讀了《三字經》,讓我最難忘的一句話就是「融四歲,能讓梨。」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有一天,父親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個兄弟中從最小的弟弟開始挑梨,弟弟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梨,可是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說:「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好、吃吧。」父親又問:「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當給他大的。」這個故事,傳遍了世界,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孔融很小就有這種謙讓的精神,這種傳統美德已經在世界上流傳了千百年,孔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其實,在我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坐;吃飯時,我們能夠讓小的或年長的人先吃;在看電視時,我們能夠先讓小的人看……還有,在我們的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人受傷、缺水……我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使他們都感到了溫暖……

  這次,我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二):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人物或事跡。他薰陶了多少代,多少人的品德修養,它感染了多少位偉人的心靈他點化了多少迷途知返的人。

  在這個假期,在教師與家長的配合下,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民俗精神的傳統故事。其中最讓我感觸頗深的,還是《孔融讓梨》的經典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孔融四歲的時候,父親買來了許多梨,當孔融挑梨時,他卻把最小的留給了自我。父親感到十分驚訝,孔融確認為大的應當留給哥哥,弟弟一齊吃才對。

  這個故事雖然短小,但意義深遠。給我的感受,卻十分深刻。我們也要學習孔融這樣的精神,遇到事情要處處想著他人,為他人著想,而不是為了一點點眼前的利益,與他人發生爭執,這樣一來,你損失的不僅僅是表面的物質利益,可是精神品質上的「破產」,而孔融,因為具有這一良好的品質,如同挖到了金礦一般,從此便步步高升,得到了皇帝的重視。

  再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是否與四歲的孔融一般呢?看,我魏了一本無缺損的書,正在和妹妹展開激烈的「拉鋸戰」呢!這本完好的書,在我們兄妹倆手中,奪過來,搶過去。突然,我趁妹妹不注意,用力一抽,書便落入我的手中。正當我洋洋得意之時,妹妹卻趁機從我的懷中搶來過去。我生氣了,緊緊的抓住書,用力不放。可是,只聽見「咔嚓」一聲,書被撕成了兩半。我和妹妹都呆住了,傻愣愣的看著書的「屍體」,再看看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讓梨了,我都這麼大了,還為了一本小小的書,與妹妹爭奪,實在不應當。

  「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期望大家像孔融一樣,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到那時,爭執便沒有了,吵鬧也消失了,人生都變得有愛了,世界變得多麼和諧!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三):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沒讀懂意思。今日,我最終把這個故事深一層的意思讀懂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在他四歲時,就已經很有教養了。一天,鄰居給孔融家送來了一盤梨,孔融的兄弟姐妹們一哄而上,爭搶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卻站在一旁,沒有去搶。那裡寫出了孔融很懂事,會謙讓兄弟姐妹,讓他們先挑選,自我才拿剩下來的吃。

  父親見到亂鬨鬨的場面,十分生氣,讓站在一旁的孔融給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兩個大的分給了父親,母親,然後把好的依次分給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個留給自我。父親問孔融為什麼把最小的留給自我,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應當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應當讓著他,所以我就挑了個最小的。」父親很滿意,還誇獎孔融謙恭禮讓呢。那裡,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長大後,做了北海太守。他為人寬厚仁慈,廣交朋友,善待有學問的人,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讓梨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還為世人做出了榜樣。從孔融的成長,我也懂得了小時候不但要學習文化,還要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長大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材。

  這一遍看完後,我懂得了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學會謙讓,我們之間就不會產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我們的社會就是禮貌社會;社會禮貌了,經濟就會騰飛,我們的生活也就會更加完美。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四):

  今日,我讀了一本《懂禮貌的故事》書,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在東漢魯國時期,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來一筐梨,爸爸讓孔融給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讓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自我留了一個最小的。大家都誇他有禮貌。

  我讀到那裡被孔融的行為感動了,四歲的孔融都明白要做一個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可是我以前很自私,吃東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我玩,從來都沒有想別人。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羞愧,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懂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東西必須先讓長輩們吃,玩玩具也必須要懂得謙讓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忙,必須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心中永遠裝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須會尊重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這種美德吧!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命也會更加絢麗多姿。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五):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許多古人身上就有很好的體現。在孔融孔文舉身上就體現出來了。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父親讓孔融分梨,結果孔融自我拿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問他:「為什麼你自我拿最小的梨呢?」孔融說:「哥哥比我大,應當吃大的。弟弟最小,我應當讓他。」

  之後,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大家都說孔融四歲就明白讓梨,是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家長們也經商用這個故事教育自我的孩子要懂得謙讓。

  我們平時做到謙讓了嗎?如果爸爸媽媽讓我們分梨的話,我們會給自我留個最小的嗎?估計大多數孩子不會吧?我們看了這個故事後,會怎樣做呢?

  我以往在公交車上看到這樣一副情景,一個老奶奶慢慢的走上了車,愛心座位被幾個年輕小夥子佔了,看見老奶奶上車,有的拿出手機玩,有的裝作睡覺,沒有人給老奶奶讓座。真是太自私了,太不懂謙讓了。

  想一想平時,我們有的人上公交車爭先恐後去搶座位,有的人在學校發什麼東西的時候,也是搶在前面,生怕自我拿不到,有的人看到排隊很長,就會擠到前面去插隊。這些行為都是不謙讓的行為。所以,讓我們學會做一個謙讓的人吧。

  有人認為幫忙別人是一種歡樂,我覺得謙讓也會讓人感覺歡樂!讓我們一齊盡情享受歡樂吧!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六):

  孔融從四歲就開始讓著哥哥和弟弟吃梨,我此刻已經上中學了我應當向他學習,從小養著好習慣,學會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做一個讓別人的孩子。向孔融一樣得到爸爸的誇獎,從此刻開始在家裡有好吃的先給奶奶和爺爺先吃在學校校讓著教師和同學,學孔融做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七):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今日,我翻開《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著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小孔融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許多金黃的鴨梨,她讓孔融先吃一個,可是孔融在籃子裡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我。原因是自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應當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那裡,我才明白,「年紀小,應當吃小的」,說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當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可是從此刻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習,所以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麼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每次爸爸從上海回來帶一大推零食回來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說:「媽媽,你吃吧。」直到看著媽媽吃下,我才放心地離開。每一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衝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說:「媽媽,請你捂腳。」

  在我表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面,夾了一些鴨肉和蔥,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為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說:「媽媽,您吃!」在眾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讚不絕口,說:「黃浩洋真孝順啊!」「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向浩洋學習。」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看來,我已成為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必須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九歲了,這麼做也是完全應當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八):

  今日我和媽媽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

  故事裡面講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一天,鄰居家送來一筐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你為什麼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們比我大,應當吃大梨,我是小弟弟,應當吃小的啦。大人們聽了都稱讚孔融是個懂事謙讓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並不是叫我們讓一個梨,而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應當學會謙讓,要多關心別人,不要光想著自我。我決心以後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有謙讓精神的,有愛心的人。

  孔融讓梨讀後感(十九):

  今日,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

  東漢時,有個小孩叫孔融,他四歲那年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筐梨。父親要孔融先拿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見後奇怪地問:「你怎樣不挑一個大點的哪?」孔融搖搖頭說:「爹,我年紀最小,應當吃最小的。大的應當留給長輩和哥哥們吃。」大人們聽到這席話,都感到驚奇,紛紛稱讚他,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做人應當友愛謙讓,不能太自私。

  孔融讓梨讀後感(二十):

  一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故事,《孔融讓梨》讀後感。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子來,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他吃。」

  讀完之後,一種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麼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巧妙的回答深深迷住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著可貴的尊老愛幼品質,蘊藏著那種謙讓的美德,孔融與童年的我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一件令人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著。那事發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我看了看鐘,糟糕!電視劇大結局呀。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眼色,跑過來與我爭吵。聞聲驚動了奶奶,奶奶從一樓上來,了解了情景後,就說:「傑仔,做哥哥的讓下弟弟,並且是弟弟先看的,你還能夠下一樓看啊,幹嘛必須要在這看。」我說:「就不!」「聽話!」奶奶說道。我瞪了奶奶一眼,就氣衝衝地回房間了。晚上,趁奶奶在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前左擺右擺,拳打腳踢,奶奶叫我別擋著,我假裝沒聽見。最終奶奶也沒說什麼,就出去了。

  讀了《孔融讓梨》這個小故事後,我明白了做人要尊老愛幼。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