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動裝置成像和投影共用鏡組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0:02:3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動裝置成像和投影共用鏡組的裝置,涉及一種行動裝置及成像、投影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的不斷發展,手機成為了人們日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屏幕在手機體積小重量輕的終端發展趨勢下成為了犧牲品,小的屏幕不可避免會影響到用戶的視覺體驗和需求。現在很多用戶對手機功能的需求已經逐漸提高,希望可以實現手機小屏幕投影出大屏幕,所以手機能否成功擺脫屏幕的限制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當今實現手機投影功能的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手機投影儀,即製作一個外用的實現手機投影功能的小型投影儀,通過與手機連接實現投影功能,但是商業便攜性低,影響了手機外形的美觀,不能同時滿足便攜性、娛樂性和實用性的要求。其二,微投影技術,該技術是基於LCOS或DLP技術運用於微型投影併集成於手機中。採用該技術的手機需要安置成像鏡頭和投影鏡頭兩個鏡頭,增加了手機的重量和製作成本和工藝難度,不利於手機的美觀和輕便性,且該技術發展還不夠穩定成熟,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行動裝置成像和投影共用鏡組的裝置,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實現成像功能和投影功能切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一種行動裝置成像和投影共用鏡組的裝置,包括光學鏡組,所述光學鏡組的後側上部設置有通光孔徑機械控制件,所述通光孔機械控制件的上側設置有成像傳感器,所述光學鏡組的後側下部設置有投影機械控制項,所述投影機械控制項的下側設置有投影模組,所述通光孔機械控制件與投影機械控制項之間設置有可轉動用於成像功能與投影功能之間切換的旋轉反射鏡。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鏡組為可實現正向成像功能和反向投影功能的光學鏡頭,所述投影模組為含有投影晶片的微型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反射鏡為高反射平面反射鏡,經機械件控制實現旋轉達到成像功能和投影功能的切換。
進一步地,所述通光孔徑機械控制件用於控制進光量,所述投影機械控制項用於控制實現投影的尺寸大小。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採用旋轉反射鏡,並且加入投影模組,實現了手機成像功能和投影功能共用一個光學鏡組,達到的有益效果:其一真正簡化了手機部件,使手機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又能應用於個人、家庭娛樂、商業辦公的優點,相比現有技術提高了設備性能的技術效果。其二手機採用的成像鏡頭像素高,成像質量優秀,投影功能和成像功能共用一個光學鏡組,即共用一個鏡頭,不僅優化了手機資源,更重要的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高清投影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成像功能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功能工作示意圖;
圖中:1-光學鏡組 2-成像傳感器 3-通光孔徑機械控制件 4-旋轉反射鏡 5-投影機械控制項 6-投影模組 7-夾角 8-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此。
參考圖1至圖3
一種行動裝置成像和投影共用鏡組的裝置,包括光學鏡組1,所述光學鏡組的後側上部設置有通光孔徑機械控制件3,所述通光孔機械控制件的上側設置有成像傳感器2,所述光學鏡組的後側下部設置有投影機械控制項5,所述投影機械控制項的下側設置有投影模組6,所述通光孔機械控制件與投影機械控制項之間設置有可轉動用於成像功能與投影功能之間切換的旋轉反射鏡4。
本實施例中,所述光學鏡組為可實現正向成像功能和反向投影功能的光學鏡頭,所述投影模組為含有投影晶片等投影所需元件的的微型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反射鏡為高反射平面反射鏡,經機械件控制實現旋轉達到成像功能和投影功能的切換。
本實施例中,所述通光孔徑機械控制件用於控制進光量,所述投影機械控制項為投影功能的開關,用於控制實現投影的尺寸大小。
本實施例中,所述成像傳感器為正向光線經過光學鏡組,光線聚焦於成像傳感器上,經傳感器數字圖像處理實現手機成像功能。
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正向光線經過光學鏡組打到旋轉反射鏡,反射鏡與水平方向成45°夾角7,光線經過反射鏡反射後由水平方向變為垂直方向,同時通光孔徑機械控制項打開,光線經過反射鏡的反射聚焦在成像傳感器上,實現手機成像功能;
如圖3所示,當要實現手機投影功能,通光孔徑機械控制項閉合,旋轉反射鏡以為O原點順時針旋轉90°,使旋轉反射鏡與水平方向成135°夾角8,投影機械控制項開啟,投影模組安置在光線的焦面位置,光線經投影模組發出,經過反射鏡由垂直方向變為水平方向,經反射後進入光學鏡組,最後光線經過光學鏡組1實現會聚光變為平行光,實現投影功能。這樣在旋轉反射鏡的作用下,使用同一個光學鏡組實現了手機的成像功能和投影功能之間的切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