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古鎮之首南潯(文化昌盛古蹟眾多)
2023-10-12 10:20:23 1
在長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北瀕太湖,東接蘇州,接軌上海,有一座「文化之邦」、「詩書之鄉」之稱的水鄉古鎮,那就是南潯古鎮。南潯自古以來便是湖州的經濟文化重鎮,這裡交通便捷,歷來是水陸交通的要衝。距離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相距均為100公裡左右。是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築合璧的江南蠶絲名鎮。
南潯建鎮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明朝至清代中葉是古鎮經濟繁榮鼎盛的時期,也是浙江的歷史文化名鎮,早在宋朝便以盛產優質生絲而聞名,明清時期成為典型的江南絲綢名鎮,出產的輯裡絲成為皇家織造的指定原料。優質的蠶絲,也使絲商迅速崛起,南潯也是較早地受歐美文化的影響的古鎮,在這些絲商的宅邸中能看到大膽而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建築風格,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築藝術。
自古以來,南潯就是一個文化昌盛,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的古鎮,歷史上曾有「九裡三閣老、十裡三尚書」之稱,宋、明、清有進士41人;宋、元、明、清時期,有南潯籍京官56人;明、清兩代有州縣官57人,湧現了劉鏞、顧乾麟、龐元濟、張靜江、張石銘、金城等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歷代名人為南潯留下了大批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潯還是個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古鎮,其古建築風格獨特,工藝精湛,名園眾多,古鎮內至今還保存著眾多明、清時期的古橋及大量的百年名木古樹。現古鎮內保留完好古建有:嘉業堂藏書樓及小蓮莊、南潯張氏舊宅建築群、尊德堂、大運河(江南運河南潯段、南潯絲業會館及絲商建築)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龐氏舊宅、南潯糧站總糧倉、通津橋、洪濟橋、穎園、述園快閣、董氏世德堂、壽俊堂等1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興福橋、通利橋、新民橋等3處市級文保點;及生計米行、劉氏景德堂舊址、周慶雲舊宅等21處歷史建築。
作為水鄉古鎮,南潯的名勝古蹟眾多,古鎮內河流縱橫交錯,街道和民居沿河分布,隨河而走,河道兩岸形成的街區,既有產品豐富,地域特色濃厚的沿街商業樓,又有眾多高品質的私家宅第,清麗典雅的傳統民居和秀麗典雅的江南園林。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與大宅園林交相輝映的江南水鄉古鎮的風貌,這裡處處洋溢著江南水鄉古鎮詩畫般的神韻。
與臨近的周莊、同裡、烏鎮等古鎮相比,少了人頭攢動的商業氣息,多了寧靜祥和的生活氛圍。在古鎮無論你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不帶裝飾的生活地帶,在詩畫般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光中,在寶藏級的歷史街區裡,都能探尋到其背後的動人故事,值得去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