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與佔卦解卦(易經入門佔卦解卦)
2023-09-21 22:41:04
易經是通過哪些方面進行準確算卦解卦的?
1、首先易經不能解卦,更不能準確解卦。
2、《易經》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只有八卦和六十四卦。目前所說的易經往往是指《周易》一書,它是由《易經》與《易傳》兩部分組成。易傳是後人對《易經》的解讀。
3、所有的易術都來源於周易,但並不是學好《周易》就能解卦。就象當年張三丰受到貓蛇之鬥的啟發,創立了武當太極拳,但我們要學武當太極拳卻不能學貓蛇的動作,而是只能從它們的動作中吸收有用的東西。中國所有的易術既來源於周易,啟發於周易,但又獨立於周易自成體系。
4、易經(周易)在算卦與解卦中的作用,就象是第三點中的貓與蛇,我們是吸收易經的天地觀、人生觀及 陰陽變化之理,將這些應用到具體的斷卦中,主要的還是易經的思維模式。
5、學習易術斷卦解卦,不僅要學習周易知識,更要學習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等傳統知識。在學習初期,你完全可以不用學習《周易》,一開始就學習周易,反而會影響你學習的決心和耐心。
6、中國的易術有很多,要學的話不能貪多求快,從易入門的學起,比如梅花易數等。
7、下面是類似問題的解答,你可以參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5808782.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909985.html
易經入門佔卦解卦的內容簡介
最完整、最清楚、最簡易的易經佔卦解卦法
○ 最完整的卦辭呈現:詳細列出《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所有卦辭與爻辭,利於解卦時參考運用。並以時運、財運、家宅、健康四大面向,解析卦辭與爻辭的實用意義。
○ 最清楚的卦象圖示:明確標示出每一卦的卦象,並設計圖文式的索引標籤,方便快速查閱。
○ 最簡單的卦義分析:提供生活化的解卦示範與深入淺出的義理啟示,是學習《易經》解卦的最佳參考工
周易八卦入門應該看哪些書籍?
以看看視頻教程,書籍可以看看入門書籍,南師的書籍,高島的書籍等,另外建議看看易傳
如何正確地運用易經進行解卦?
《易經》算卦是咋回事?
沒算過卦,您總看過八卦圖吧?八卦圖也沒看過,那就只能請您將就著去看看韓國的國旗了。八卦圖中心,是黑白相繞的兩條魚,魚外面圍繞著長長短短許多橫線。
這些橫線組成的圖,叫卦象,那些橫線本身,叫「爻」:(音姚)。
一條長直線「—」叫陽爻,中間斷開的「--」叫陰爻。
《易經》中,共有六十四個卦象,每個卦象都是由六條橫線,由下到上疊成的,這些卦象都有相應的卦名。
《易經》呢,相當於一本字典,內容就是對這六十四卦挨個進行解釋,解釋每個卦的叫卦詞;對組成每個卦的線條「爻」也挨個進行了解釋,這部分內容叫爻詞。卦詞啊、爻詞啊,我們都不是神童肯定記不住,隨身帶本《易經》就行了,而且也很酷,不過要記得帶本白話版的。
算卦,基本上就是個查字典,首先你得知道你要查哪個字,然後再弄明白那個字是什麼意思。算卦的程序,簡單說是這樣子的:
首先,麻煩你丟一陣子硬幣,再把你丟硬幣的結果記下來,這個記錄就會對應易經中的某個卦象某個「爻」。接著,像查字典一樣從《易經》中查出這個卦、這個「爻」的意思來。
最後,如果你能把這些卦詞、爻詞的意思弄明白,恭喜了,你已經達到了本文預期目標——會DIY算卦了。至於靈不靈,那就要看周文王他老人家的心情和兄弟你自己的悟性了。
NO.2卦怎麼個算法?
「丟硬幣」這個過程,專業點的說法叫做「起卦」,起卦的方法五花八門,大仙們各有各的玩法,本文向你推薦的「硬幣算卦法」,最為簡單,方便易學。
OK,一切準備就緒,兄弟們就可以開始了:
1.打開錢包,拿出硬幣三枚。硬幣用文字標了幣值的那一面,是正面;國徽或者花卉等圖案的一面,是背面。
2.找一安靜房間老老實實坐下來,態度端正地先淨手焚香。
3.把三枚硬幣用兩手合握在手心裡,要算什麼你一定要想清楚!然後將意念高度集中,默想,使勁默想。
4.接下來手開始搖,搖幾下後把硬幣往地上一丟。猜猜硬幣丟出來的結果有幾種可能?對了,只有四種:三個都是正面,三個都是背面,二個正面一個背面,一個正面二個背面。
5.把結果記下來,以背面,也就是國徽、花卉等圖案那一面出現的情況為標準。
★如果搖出一個背面●○○奇數嘛,為陽,記作陽爻"——"。
★如果搖出三個背面●●●也是奇數也是陽,但這個數大了點,特殊點,叫老陽,記錄的時候要在陽爻的後面打個叉:「——X」。
★如果搖出兩個背面●●○偶數,自然為陰,記作陰爻「----」。
★如果搖出零個背面○○○算是偶數吧,為陰,也比較特殊,叫老陰,記錄的時候要在陰爻的後面打個叉:「----X」。
要注意那些後面打叉的老陽和老陰,那可就是大名鼎鼎的變爻,記住,變爻!!!
每次搖下來,會搖出來多少變爻是不一定的,為啥叫變爻呢?因為物極必反,老陽會變為「--」(陰);老陰要會變為"—"(陽),記住這個變化之道,《易經》的精髓所在。
6.一鼓作氣連搖六次,把六次搖出來的結果用上面的記法記錄在紙上,順序是從下往上!從下往上記!!!第一次搖出的結果叫做初爻,記錄在最底下;第二次搖出的結果為第二爻,記錄在初爻上面,依次類推一直記上去,直至把第六次記錄完。恭喜你搞定了一卦!你再使點勁記住:這個卦叫做本卦,本來的卦、原來的卦的意思。
NO.3案例教學
《左傳·閔公元年》記載了一個叫畢萬的人。他的祖先做過諸侯,後來失去了封地。畢萬準備去晉國做官,臨行前找人算一卦,卦搖出來一看,是屯卦,初爻是一個變爻。如圖所示:
第六次搖○●●記錄為----陰爻
第五次搖○○●記錄為——陽爻
第四次搖●○●記錄為----陰爻
第三次搖●○●記錄為----陰爻
第二次搖●●○記錄為----陰爻
第一次搖●●●記錄為——X注意是老陽爻
這次算出來的本卦就是屯卦,其中第一個爻是變爻。(要想混成專業的,就要養成個好習慣:把卦象中的陽爻叫做「九」,把卦象中的陰爻叫做「六」,比如這個卦,由下往上數,最下面的就叫[初九],其次叫[六二]、[六三],再接著叫[六四]、[九五]和[上六]。其中[初九]是變爻。)
找到了本卦,算卦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多半,接下來要找「變卦」.
之所以存在「變卦」是因為存在變爻,一個卦象中的變爻變了,儘管其他爻沒變,但是卦象就變了,變了之後的卦象就是本卦的變卦。
仔細看剛才的例子,本卦是屯,變爻初九本來是老陽爻,要變當然變成陰爻,這樣初九就變成了初六,卦象也相應變為比。
也就是說,例子中的這次算卦,本卦是屯卦,變卦是比卦,變爻在初九,即屯卦最底下那一條直線。.
這樣,我們就把這一卦算了出來,就像在字典中找到了那個想找的字一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字的意思——「解卦」了。
NO.4闖難關:怎麼解卦?
先告訴兄弟們一個壞消息:這是最難的一關,然後再告訴兄弟們一個好消息:這已經是最後一關了,即將大功告成!
丟丟硬幣,做做記錄,必然會算出個本卦,然後查看變爻——帶叉的老陰和老陽。變爻出現的情況不同,則解卦的方法就不同。但變爻的情況無非就以下七種,這就是整個算卦過程裡唯一的難點了,要麻煩兄弟們辛苦一下,把下面七點背下來:
1、沒有變爻:在《易經》中查出本卦的卦辭,根據這個卦詞的意思來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2、一個變爻:在《易經》中查出本卦的變爻的爻辭,根據這個爻詞的意思來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3、二個變爻:在《易經》中查出本卦的兩個變爻的爻辭,根據這兩個爻的爻詞的意思來解釋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詞為主。
4、三個變爻:在《易經》中分別查出本卦和變卦的卦辭,以本卦的卦詞為主,變卦的卦詞為輔,綜合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5、四個變爻:在《易經》中查出本卦中兩個沒變的爻的爻詞,根據這兩個爻詞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詞為主來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6、五個變爻:在《易經》中查出這個本卦的變卦,然後用變卦中不變的那個爻的爻詞來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7、六爻皆變:在《易經》中查出這個本卦的變卦,根據這個變卦卦詞的意思來解釋你算的這一卦。
現在我們來解剛才案例裡的這一卦:根據本卦「屯」的變爻,即初九這個「爻」的「爻詞」來解。查《易經》,屯卦的初九爻「爻詞」為「磐桓,利居貞,利建侯。」翻譯成白話為「萬事開頭難,創業時期困難大,難免彷徨,但只要行為端正,態度執著,便可建功立業。」也就是說畢萬此去晉國當官,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結果呢?《左傳》裡記載,畢萬後來為晉獻公效力,滅掉了耿、霍、魏三個小國,獻公把魏賜給畢萬,於是畢萬成了諸侯。
OK,從起卦到解卦,算卦DIY已經大功告成,半仙之路漫漫兮而修遠,兄弟上下而求索吧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是什麼?
1,易經六十四卦記載於《易經》,每一卦的圖像均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個爻。它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2,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3,《易經》64卦的卦序是建立在8卦的基礎之上的,前人的主要認識有「先天八卦說」,「後天八卦說」,各有特點,但它們與64卦的聯繫卻顯得附會。
4,有人對64卦提出了「兩兩相偶,非反即覆」的概念,可謂是一個大的進步,它指出了64卦的一些內在聯繫。
5,但這一概念也有缺陷,就在於它的提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能系統地解決《易經》的卦序問題。
《易經》六十四卦分別是什麼?
1乾天 乾為天 澤天夬 火天大有 雷天大壯 風天小畜 水天需 山天大畜 地天泰
2兌澤 天澤履 兌為澤 火澤睽 雷澤歸妹 風澤中孚 水澤節 山澤損 地澤臨
3離火 天火同人 澤火革 離為火 雷火豐 風火家人 水火既濟 山火賁 地火明夷
4震雷 天雷無妄 澤雷隨 火雷噬嗑 震為雷 風雷益 水雷屯 山雷頤 地雷復
5巽風 天風姤 澤風大過 火風鼎 雷風恆 巽為風 水風井 山風蠱 地風升
6坎水 天水訟 澤水困 火水未濟 雷水解 風水渙 坎為水 山水蒙 地水師
7艮山 天山遁 澤山鹹 火山旅 雷山小過 風山漸 水山蹇 艮為山 地山謙
8坤地 天地否 澤地萃 火地晉 雷地豫 風地觀 水地比 山地剝 坤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