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相是從什麼時候劃分了(屬相到底以哪一天劃分)
2023-10-12 04:39:11 1
十二生肖從什麼時間開始算
順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生肖的具體劃分。
屬相正確的劃分是立春那天交節氣的時刻。春節(陰曆的正月初一)只是現今民間的通俗算法。
我國古代的曆法其實有兩種,一種根據月亮的運行而定,是「陰曆」;另一種根據太陽的運行來定,是古代的「陽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行來定的,立春是古代陽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十二個生肖(古代稱為十二地支)是跟著這個定的,與陰曆無關。
另外,除了年有生肖(地支)外,月、日、時辰,都有相應的生肖(地支),(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月」也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劃定的,不是陰曆的月)。譬如立春起到驚蟄叫寅月(虎),晚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叫子時(鼠)。
所以每個人其實有年、月、日、時辰 四個生肖!
年、月、日、時辰的每個地支(子、醜、寅、卯....)根據曆法會有一個相應的天幹來配(共十個天幹:甲、乙、丙、丁....),這樣每個人會有八個字,這也就是古代「生辰八字」的來歷咯。
還有,大家要知道,現今的春節(陰曆的正月初一)在民國之前稱作「元旦」,是袁世凱把「元旦」改到公曆一月一號,把陰曆的正月初一改稱「春節」,而古代的春節專指立春那一天,立春和春節在民國以前是同一天。
所以經過民國時期的改動,到中華人民繼承了民國以西元曆法(公曆)作為紀年,包括春節、元旦的大改動後,近百年來,屬相的算法也就完全混淆了。現今或許只有老一輩的人和懂得生辰八字知識的人知道屬相的正確算法了。
如果立春那日出生,第一步、要在萬年曆上查到出生那一年的立春那天交節氣的時間點;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出生地和精確到分的出生時間,以上兩項在某些網站上可以換算出你出生的真正太陽時(原來的只是北京時間);第三步、將兩項時間比較,早於交節氣時間的是前一年的生肖,反之則是後一年的生肖。....好複雜啊!
做為一個懂得一些這方面知識的中國人,有義務為廣大80後、90後甚至是00後掃盲,希望大家把以上內容轉發、轉發、再轉發,去回答每個來百度或是其他網站提出類似問題的人。希望春節前後生的朋友們能正確算出自己生年的屬相。
草木之人於己丑年冬
十二生肖分界線是什麼時候
萬年曆上:是以每年「立春」日(每年逢陽曆2月4日或5日為立春)為起點,如逢陽曆1月1日――2月4日之間出生的人,因未到立春,其幹支紀年作上年計算。要在交立春後,始作本年計算。這是易經中規定的!八字算命也是這麼推的。
黃曆上:陽曆,俗稱新曆,是近代的事,以前都沒有.而十二生肖卻是古代曆法. 所以十二生肖肯定是按陰曆來計,陰曆又俗稱"農曆".
屬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以春節(陰曆的一月初一)為分界點。
春節是按陰曆算的.所以屬相也是按陰曆算的.
屬相按什麼劃分?春節還是立春
屬相是我國特有的文化,他跟我們的曆法有關係,所以它的劃分是按照農曆來劃分的,也就是以農曆春節為劃分界限,除夕前出生和除夕後出生的兩個人是不同的屬相。
十二生肖所對應的日期
子對鼠,醜對牛,寅對虎,卯對兔,辰對龍,巳對蛇,午對馬,未對羊,申對猴,酉對雞,戌對狗,亥對豬。
「農曆」是漢代開始使用的「太陰曆」,新年是立春為界,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六甲記年中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
這樣有點複雜,於是古人想到用動物來表達地支,這就是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生肖是我國六甲記年中特有,應該從立春的那天算起。
擴展資料:
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現在所稱的十二生肖,而且順序也同今天的一致。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卷三的《物勢篇》中提到了十二生肖中除龍之外的十一個,這一篇主要說的是十二幹支對應的十二生肖,及十二幹支對應的五行;
眾所周知五行相生相剋,因此十二生肖之間也有相生相剋,這是後世的一種迷信,尤其婚姻之事必先看對方屬相是否相宜。子在五行中對應的是水,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鼠,午在五行中對應的是火,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馬,「水勝火,鼠何不逐馬」,由此可見這種說法乃無根之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時?
屬相什麼時間交替?是春節還是立春?
1、屬相,是以每年農曆的 「立春」 為劃分的,而非「春節」,也非「元旦」
2、所以「立春」 日之前和之後出生,就是兩個不同的屬相
3、每年的 」立春「 日,一般在陽曆的2月4日前後,所以這天是劃分屬相的時間
4、所以,比如今年只要是在陽曆的2月4日之前出生的就是屬羊,而2月4日之後出生的則是屬猴了
5、在民國時期以前,屬相是按春節劃分的,那時的 「春節「 都是指的每年的 「立春」,但後來袁世凱把春節改在了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所以此後春節的時間變了,但屬相的劃分仍以」立春「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