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釘窗紗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6:43:44 1
專利名稱:無釘窗紗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穎的紗窗裝置,特別是一種以薄鐵代替好木材的措施,薄鐵又是以加工成品後裁下的邊角餘料而成型為結構新穎具有彈性形變和色彩鮮豔的無釘窗紗固定器。
現有紗窗,隨意製造和安裝,而且都是尚好的木材才能做窗框,特別是北方尤為突出,因為基本建設中不包括此項,於是千家萬戶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尚好的木材通過不同渠道白白地流失了,而且當人們外出需要關好門窗時,紗窗的拆卸又給人們增添了不少的煩瑣。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新穎的紗窗,其結構獨特及用材新穎,色彩鮮豔,裝,卸,換方便,通透性及密封性好。
本發明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其構造分上蓋和底座兩部分,皆為扁長方體框,在蓋與底座之間形成彎折的結構,當加壓受力後靠其彈性形變的應力過程達到裝,拆與夾緊之目的,見
圖1在直角拐角處均留有不焊處即為此目的的結構。彈性形變後蓋與底座的間隙很小(0.2-2)mm,又加以路徑的曲折(見圖2),從而摩擦固定鐵紗。
本發明的長處在於窗紗組裝方便,將窗紗置於對正後的上蓋與底座之間,用手或木錘瞬間用力下壓,彈性形變後(即應力消除)靠摩擦夾緊鐵紗,無需任何聯接螺釘固定。按照上述的相反過程,用雙手將蓋上提,克服蓋與底座間的彈性形變的應力後即能迅速將蓋取下,達到更換新紗之目的。
本發明的長處之二是將紗窗固定在鋼窗上和在鋼窗上拆下紗窗很是便當,其具體結構是,在底座上下兩短邊的中間部位各焊上一個一定間隙的鐵片(間隙視鋼窗是空,實腹而定)。安裝時只要將紗窗緊貼鋼窗後上提一下(見圖4),使鋼窗的上沿卡在紗窗的上部鐵片間隙中,然後下壓一下,使鋼窗的下沿卡在紗窗的下部鐵片間隙中,即將紗窗的上下兩鐵片分別卡在鋼窗的上下兩沿即可,照此辦理拆卸亦甚便。
本發明長處之三是風天,雨天及外出時不必將紗窗摘下即可將鋼窗關上,因為鋼窗關閉時窗和框之間的間隙大於或等於紗窗鐵片的厚度。
本發明的長處之四是密封性強,它是這樣來保證的,在紗窗底座的兩長邊的邊緣處各有90°折角,見圖2,折角後高度以(5-20)MM為宜,這樣一來就彌補了底座在長度方向剛性差的弱點,從而保證了鋼窗和紗窗的配合嚴密。
本發明的長處之五是富有裝飾性,在上蓋及鐵紗上著有色彩鮮豔,輕柔而明快的顏色,及時代感豐富的圖案的油漆,由於新的油漆塗層從而使原紗窗延長使用壽命兩年左右。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是本發明的外觀全貌。
圖3是本發明的水平剖視圖。
圖2是圖1沿AA的剖面圖,比例1∶1。
圖4是圖1沿B-B的剖面,比例1∶1。
參照圖1,展示了鐵紗窗的組合外貌形式及其相對位置關係(鐵紗窗底座[1]-鐵紗窗上蓋[2]-鐵紗[3])。特別是在上蓋鐵框[2]著有色彩鮮豔的紫,紅,白,藍,黃相間的顏色,在鐵紗上配有時尚的圖案將為紗窗及整個樓房的外觀全貌增輝不少。
圖2是以剖面圖形式,比例1∶1,它展示了底座[1]鐵紗[3]及上蓋[2]三者之間的配合狀況,折彎處的結構細部均一清二楚,其夾角為90°-120°。
圖是以水平剖視圖形式展示了,剖視後所看到的底座,鐵紗,上蓋三者的配合狀況,其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就更清楚了。
圖4是以剖面圖形式展示了鋼窗與紗窗的配合狀況。
通常情況下,鐵紗需三年左右更換一次,若著圖案及色彩後,使用壽命將延長一至二年,更換時只需將新鐵紗換上,而鐵框不必更換一直用下去,它無塑料製品老化脆裂及變形等弊病。
圖4中,G-紗窗,H-鋼窗。
權利要求
1.一個由長方形底座[1],長方形上蓋[2]及窗紗[3]組成的固定器,其特徵是底座與上蓋(塗有各種顏色)具有形狀相似的彈性形變結構,在二者間夾持有色彩及圖案各異的窗紗。
2.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窗紗固定器,其特徵是底座[1]及上蓋[2]沿縱,橫向剖面的夾角均為90°-150°或弧度為1.57-2.61。
3.按權利要求2規定的窗紗固定器,其特徵是上蓋[2]與底座[1]間夾特窗紗的間隙為(0.2-2)MM之間。
4.按權利要求3規定的窗紗固定器,其特徵是底座[1]上下兩短邊的中間部位焊有的鐵片與窗框的間隙為(3-8)MM。
5.按權利要求2或3規定的窗紗固定器,其特徵是保留蓋與底座的直角轉彎處的彎折部位不焊。
6.按權利要求4規定的窗紗固定器,其特徵是在底座[1]的邊緣處折成60°-120°角或弧度為(1.04-2.09),折成之高度為(5-2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穎,色彩鮮豔,具有彈性結構的防蚊蠅的紗窗裝置。由上蓋與底座兩扁長方體框構成,在上蓋與底座間以彈性形變的應力摩擦夾緊鐵紗。窗框的結構剛性恰到好處,鐵紗繃緊而平展,通透性好。紗窗的特有結構保證了與鋼窗的嚴密配合。本裝置裝,拆方便為其所長;而風,雨天或外出時無需摘掉紗窗即可關閉鋼窗,此為本發明之突出特長。因此本發明是集裝飾性與實用性於一身,適於城鄉樓房美化和防蚊蠅叮咬的安寧的生活環境。
文檔編號E06B9/52GK1041417SQ89102259
公開日1990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1989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1989年4月19日
發明者王珂 申請人:王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