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注助力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8:07:39 1
專利名稱:肌注助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具技術,特別是一種肌注助力器。
迄今為止,人們進行肌肉注射時仍然用手拿著注射器抽吸注射液、插針和拔針、用手推動注射器將注射液注入肌肉;還常常接觸病人皮膚、不衛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肌注操作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具有半自動、插針和拔針、吸液和注液功能、又衛生的肌注助力器。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方法由下列原理、措施、附圖、結構細節、工作情況給出。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措施是,其結構由彈力架和固定架部件組成。彈力架為管狀,內安裝有進針彈簧、拔針彈簧及其相應開關,管體上有2個導向槽,能與固定架上的支腳相互配合,進針彈簧和拔針彈簧能配合地推動固定架,使固定在固定架上的注射器完成插針和拔針動作。固定架上有前、後夾,用於固定注射器,並且安裝有吸液橡筋和注射橡筋,能分別幫助注射器完成從注射液瓶內抽吸注射液和將注射液注入病人肌肉內的動作。
彈力架上還安裝有一個緊固夾,能將該助力器固定在注射專用椅上。
本實用新型可採用現有普通機械製造技術製成。
圖1是本實用新型原型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彈力架上的導向槽示意圖。
下面結合上述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細節和工作情況。
本實用新型由彈力架1、固定架2、緊固夾15的部件組成。
彈力架1呈管狀,管體23上有導向槽21,其內安裝有進針彈簧16和拔針彈簧20、進針開關17和拔針開關19、中軸22;進針彈簧16的彈力小於拔針彈簧20的2~5倍,拔針彈簧20的活動端上固定著一個推柄25,從管體23上的另一小導向槽配合地穿出管外。
固定架2下面有一支腳18,其上有一小孔可穿在中軸22上,並與彈力架1上的導向槽21相互配合,支腳18還固定在進針彈簧16的活動端上;固定架2上面固定著前夾4和後夾7,後夾7固定有壓片8和注射橡筋24;固定架2上還有一個孔,其內可配合地插有一根活動杆13,活動杆13的另一端固定有頂片10,可被安裝在固定架2上的鬆緊螺栓6控制其移動。頂片10上固定著具有吸液夾12的吸液橡筋11。壓片8為彈簧片。
緊固夾15固定在彈力架1的管體23上。
其工作情況是,緊固夾15可長久地夾在注射專用椅上。
將注射器5夾在前夾4和後夾7上,將活動杆13後移,擰緊鬆緊螺栓6,然後將注射液瓶伸進針頭3上,吸液夾12夾在注射器5的活塞杆9上,吸液橡筋11便拉動活塞杆9抽吸注射液;完畢後取掉吸液夾12;注射器5內的空氣排出後由壓片8壓緊活塞杆9使其不能移動;再將頂片10頂著活塞杆9、擰緊鬆緊螺栓6、注射橡筋24套在頂片10上;而後推動推柄25,使進針彈簧16和拔針彈簧20、進針開關17和拔針開關19處於工作的預備狀態;讓病人消毒的肌肉注射部位接近針頭3,啟動進針開關17,進針彈簧16立即推動支腳18、從而推動固定架2上的注射器5向前移動,針頭3插入肌肉;再擰松鬆緊螺栓6,注射橡筋24便拉動活動杆及其頂片10、推動活塞杆9將注射液注入肌肉。完畢後,啟動拔針開關19、拔針彈簧20就推動支腳18、固定架2向後移動,針頭3同時拔出。
其優點是,可取代用注射器作手工抽吸注射液、插針、拔針、將注射液注入肌肉的動作,無需接觸病人皮膚。
權利要求1.肌注助力器,其特徵是,由彈力架1、固定架2和緊固夾15部件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器,其特徵是,彈力架1由管體23、進針彈簧16和拔針彈簧20、進針開關17和拔針開關19、中軸22組成;管體23上有2個導向槽,拔針彈簧20的一端固定有推柄25。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助力器,其特徵是,固定架2下面有支腳18,與彈力架1的管體23上的導向槽21和中軸22相互配合,上面有前夾4和後夾7,並固定有壓片8和注射橡筋24、固定架2上還有鬆緊螺栓6和活動杆13,活動杆13的一端有頂片10。壓片8為彈簧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具技術,特別是一種肌注助力器。主要由彈力架和注射器固定架組成,彈力架由管體、進、拔針彈簧及其開關等組成,並與固定架相互配合,能完成插、拔針動作;固定架上有前後夾,可固定注射器、安裝在其上的注射橡筋和吸液橡筋可分別幫助注射器完成將注射液注入肌肉和抽吸注射液的動作。特別適用於醫院。
文檔編號A61M5/20GK2075964SQ9021768
公開日1991年5月1日 申請日期1990年8月6日 優先權日1990年8月6日
發明者馮建光 申請人:馮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