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6:29:34 1
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包括坐面和靠背,其特點是,在坐面或靠背上設有活動連接的備用活動坐面,備用活動坐面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本實用新型是將原有汽車座椅的單層坐面結構改進成雙層坐面結構,當設置的活坐面或活靠背向前打開時,打開後形成的備用活動坐面都是與靠背相向而對,中間形成一個類似於防護艙的半封閉空間,使原來三面無遮擋的開放式座椅變成前後都有防護的半開放式座椅,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極大地增加了汽車座椅的安全性能,能夠使駕駛者員放心行駛,解除後顧之憂。
【專利說明】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屬車輛配置裝備。
【背景技術】
[0002]現代社會,汽車已經成為最常用的出行交通工具,行駛中幼兒的安全防護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已有的解決辦法是:由大人抱著、綁著安全帶、或專用的兒童座椅等等。上述的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點,比如需要有專人負責看護、小孩頑皮易動、專用座椅價格高而且需要臨時拆裝比較麻煩等等,尤其是當車輛行駛中遇到急剎車等瞬間混沌狀況發生時,幼兒自控能力差,很容易與前面物體相碰撞造成傷害。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新穎、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包括坐面和靠背,特點是,在坐面或靠背上設有活動連接的備用活動坐面,備用活動坐面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0005]所述的備用活動坐面為設置在坐面上面的活坐面,活坐面的前端與坐面的前端為活動連接,活坐面的後端與坐面的後端為活動靠接,在活坐面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0006]在所述活坐 面的內表層還可以設有充氣囊,在所述坐面的上表層也可以設有充氣囊。
[0007]為了更好的實現實用新型目的,所述的備用活動坐面還可以為設置在靠背上面的活靠背,活靠背的底端與靠背底端活動連接,活靠背的上端與靠背的上端活動靠接,在活靠背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0008]上述活靠背既可以是一個整體結構,也可以是由上部和下部兩部分組成的分體結構,分體結構形式需在活靠背的中部設活動連接裝置。
[0009]同樣的,為了增強安全性能,在所述活靠背的內表層,或所述靠背的外表層可以設
有充氣囊。
[0010]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想是將原有汽車座椅的單層坐面結構改進成雙層坐面結構,當設置的活坐面或活靠背向前打開時,打開後形成的備用活動坐面都是與靠背相向而對,中間形成一個類似於防護艙的半封閉空間,使原來三面無遮擋的開放式座椅變成前後都有防護的半開放式座椅。
[0011]為了進一步增加防護性,在備用活動坐面側面還可以設置與坐面或靠背連接的連接防護裝置,如帘布式護圍、安全帶、綁帶等等。設置了該連接防護裝置後,備用活動坐面與靠背之間的空間就幾乎成為全封閉空間了,甚至可以放置歲數極小的幼兒,不必由專人看護。
[0012]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備用活動坐面的表層上(如活坐面內表層、坐面上表層、活靠背內表層、靠背外表層等)還可以設有充氣囊,該充氣囊可手動充氣或自動充氣,提供更加安全的防護措施。
[0013]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極大地增加了汽車座椅的安全性能,能夠使駕駛者員放心行駛,解除後顧之憂。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地解釋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結構示意圖;
[0016]圖2 -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結構的活坐面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 -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結構的充氣囊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為清楚表示,圖中未畫活坐面側面的連接防護裝置);
[0018]圖4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結構示意圖;
[0019]圖5 -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結構的活靠背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 -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結構的活靠背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圖面說明:
[0023]I坐面,1-1充氣囊,2靠背,2-1充氣囊,3活坐面,3_1充氣囊,4活坐面外表層,5活坐面內表層,6坐面上表層,7活頁,8綁帶,9護圍,10活靠背,10-1充氣囊,11活靠背內表層,12靠背外表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可以在現有汽車座椅的結構基礎上進行改裝,參見圖1,在現有坐面I的上面安裝活坐面3,活坐面3的前端與坐面I的前端用活頁7 (或鉸鏈等)活動連接,活坐面3的後端與坐面I的後端直接靠接即可。
[0025]平時,活坐面3不打開,與下面的坐面I 一體,活坐面外表層4即為座椅的普通坐面,如圖1所示。
[0026]使用時,參見圖2,打開活坐面3,活坐面3與靠背2相向而對,座椅中間即形成一個半封閉空間,可以將幼童置於其中,前面的活坐面3充當了很好的防護作用。
[0027]另外,在活坐面3的側面還設有連接防護裝置,如圖2所示,在活坐面3的側面安裝綁帶8或帘布式護圍9等結構,綁帶8可以直接與靠背2安裝連接,也可以不與靠背2直接連接,護圍9的一端與活坐面3側面連接,另一端與下面的坐面I側面連接。當活坐面3不打開時,綁帶8或護圍9摺疊在坐面I與活坐面3之間,當打開活坐面3時,帘布式護圍9也跟著打開,在半封閉空間側面的下半部形成很好的圍擋,綁帶8也跟著打開,在半封閉空間側面的上半部形成圍擋(綁帶8另一端事先不與靠背2安裝連接的,可以在活坐面3打開後再套裝在靠背2上即可),這樣,原來的半封閉空間就幾乎成為全封閉空間了,防護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0028]上述在活坐面3側面設置的連接防護裝置,如綁帶8或護圍9等結構,其與活坐面3或坐面I或靠背2連接安裝的方式最好為活動連接,如鈕扣、拉鏈等等,這樣,就可以視具體情況,如幼童的大小,而選擇更加適合的連接防護裝置。[0029]為了進一步增加安全性能,在活坐面內表層5、坐面上表層6處還可設有充氣囊3-1及充氣囊1-1,參見圖3。充氣囊可以連接車載氣缸自動充氣,也可以安裝專用微型氣泵,或直接手動充氣。平時充氣囊都摺疊在坐面I與活坐面3之間不進氣,當活坐面3打開時,充氣囊可以選擇同時充氣打開充當防護面,也可以選擇不同時打開,而是在發生瞬間撞擊時充氣打開,提供安全保護,充氣囊的安裝屬已有技術,不再贅述。
[0030]實施例2,參考圖4,備用活動坐面為設置在靠背2上面的活靠背10,活靠背10的底端與靠背2底端用活頁7 (或鉸鏈等)活動連接,活靠背10的上端與靠背2的上端活動靠接。
[0031]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參考圖5,當活靠背10打開後,活靠背內表層11即可成為坐面,在活靠背10的側面與靠背2之間安裝連接防護裝置(參考例I所述的綁帶8或帘布式護圍9等結構,為了清楚表達結構,圖5中未畫出相應的連接防護裝置,具體設置參照例1,不再贅述),打開的活靠背10與靠背2之間也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空間。
[0032]同理,為了增加安全性能,在活靠背內表層11、靠背外表層12上也可以設有充氣囊2-1及充氣囊10-1。
[0033]實施例3,參考圖6,本例與例2結構類似,也是在靠背2上設有活靠背10,不同之處在於,活靠背10不是一個整體結構,而是分為上部和下部兩部分,在活靠背10的中部設有活動連接裝置(如活頁7)。
[0034]本例的活靠背10可以稱之為摺疊靠背,使用時可以將活靠背10的上部從活頁7處打開摺疊下來,參考圖7所示,放下來的活靠背10的上部即為坐面(可以將活靠背10頂端彎折部分適當的延長而形成坐面)。此結構形式,活靠背10上部的長度可以稍長一點,使之放下來後抵在下面的坐面I上,也可以長度稍短一些,使之放下來後懸在坐面I上方。
[0035]本例結構適宜放置小小幼兒,同樣的,可以設置綁帶、護圍、擋板等類似防護裝置進行防護(參考例I所述的綁帶8、護圍9等結構,為了清楚表達結構,圖7中也未畫出相應的連接防護裝置,具體設置參照例1,不再贅述),保證幼兒的安全。
[0036]本實用新型可以在現有車輛的座椅上進行改裝,除駕駛員座位外,其他座位都可以改裝,雙人座或多人座的也可以直接在坐面或靠背上進行改裝,增加特殊的「幼兒防護艙」。設置充氣囊的位置也可換成填充有海綿、軟纖維絲、棉花等內容物的軟墊結構。
[0037]本實用新型可以用於公共汽車、火車、動車等交通工具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包括坐面(I)和靠背(2),其特徵是,在坐面(I)或靠背(2)上設有活動連接的備用活動坐面,備用活動坐面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所述備用活動坐面為設在坐面(I)上面的活坐面(3),活坐面(3)的前端與坐面(I)的前端活動連接,活坐面(3)的後端與坐面(O的後端活動靠接,在活坐面(3)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在所述活坐面(3)的內表層設有充氣囊(3-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在所述坐面(I)的上表層設有充氣囊(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所述備用活動坐面為設在靠背(2)上面的活靠背(10),活靠背(10)的底端與靠背(2)底端活動連接,活靠背(10)的上端與靠背(2)的上端活動靠接,在活靠背(10)的側面設有連接防護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所述活靠背(10)分為上部和下部兩部分,在活靠背(10)的中部設有活動連接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在所述活靠背(10)的內表層設有充氣囊(10-1)。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汽車座椅式幼兒防護艙,其特徵是,在所述靠背(2)的外表層設有充氣囊(2-1)。
【文檔編號】B60N2/26GK203543728SQ201320758311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李繼芳 申請人:李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