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4:45:44 1
專利名稱: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用基礎配件製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
背景技術:
礦山現有的負壓導風筒可分為硬質定型風筒和可伸縮風筒兩大類。硬質風筒一般採用法蘭連接,或氯乙烯材料粘接,連接工藝繁瑣,特別是不能靈活適應使用環境,且佔據空間大。可伸縮性風筒又存在著風阻大,耐負壓能力低,對調換要求嚴格等缺點。以上這些,都給負壓通風方式的推廣帶來困難。 另外,傳統的負壓風筒均是採用一個個的端圈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個,用布條壓合在筒體上,這樣的負壓風筒可能會因為端圈大小不一致而導致風筒內徑不一致,使得風阻大,漏風率高。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新型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該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易於加工製造、使用方便、可靠性好、強度大等優點,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收縮性和密閉性,可廣泛用於礦井、井下、隧道及各種坑道作業的場所。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包括螺旋鋼絲和設置在螺旋鋼絲上的筒體;所述筒體採用阻燃抗靜電的塑料塗覆布製成;所述筒體的端部設置有端圈;所述筒體外壁上均勻設置有壓條和吊環;所述筒體長度為1000mm,外徑為300-1000mm。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相鄰所述吊環的間距為600mm。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鋼絲的節距為100-150mm。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的端部設置有用於將接頭處蓋牢的反邊布。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具有如下優點[0010] 1、風筒內徑一致,風阻小; 2、由於採用連續的螺旋鋼絲作為骨架,螺旋鋼絲彈性好,風筒收縮自如,穩定性好; 3、風筒連接時,接頭採用端圈插入扣緊,同時有反邊布將接頭處蓋牢,漏風率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的結構示意圖;[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的右視圖。[0015] 其中,1、端圈;2、螺旋鋼絲;3、壓條;4、吊環;5、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該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包括螺旋鋼絲2和設置在螺旋鋼絲2上的筒體5 ;所述筒體5採用阻燃抗靜電的塑料塗覆布製成;所述筒體5的端部設置有端圈1 ;所述筒體5外壁上均勻設置有壓條3和吊環4 ;所述筒體5長度為1000mm,外徑為300-1000mm。相鄰所述吊環4的間距為600mm。所述螺旋鋼絲2的節距為100-150mm。所述筒體5的端部設置有用於將接頭處蓋牢的反邊布。 傳統的負壓風筒均是採用一個個的端圈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個,用布條壓合在筒體上,而本專利是採用一根彈簧鋼絲以螺旋的方式形成支撐,這樣就避免了可能會因為端圈大小不一致而導致風筒內徑不一致的問題。另外,本專利所提供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還具有以下優點1、風筒內徑一致,風阻小;2、由於採用連續的螺旋鋼絲作為骨架,螺旋鋼絲彈性好,風筒收縮自如,穩定性好;3、風筒連接時,接頭採用端圈插入扣緊,同時有反邊布將接頭處蓋牢,漏風率低。 但,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包括螺旋鋼絲(2)和設置在螺旋鋼絲(2)上的筒體(5);所述筒體(5)採用阻燃抗靜電的塑料塗覆布製成;所述筒體(5)的端部設置有端圈(1);所述筒體(5)外壁上均勻設置有壓條(3)和吊環(4);所述筒體(5)長度為1000mm,外徑為300-1000mm。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相鄰所述吊環(4)的間距為600mm。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鋼絲(2)的節距為100-150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5)的端部設置有用於將接頭處蓋牢的反邊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其特徵在於包括螺旋鋼絲和設置在螺旋鋼絲上的筒體;所述筒體採用阻燃抗靜電的塑料塗覆布製成;所述筒體的端部設置有端圈;所述筒體外壁上均勻設置有壓條和吊環;所述筒體長度為1000mm,外徑為600mm;相鄰所述吊環的間距為600mm;所述螺旋鋼絲的節距為100-150mm。該塑料塗覆布負壓風筒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易於加工製造、使用方便、可靠性好、強度大等優點,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收縮性和密閉性,可廣泛用於礦井、井下、隧道及各種坑道作業的場所。
文檔編號E21F1/04GK201496091SQ200920168970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0日
發明者曾待明 申請人:成都恆利興特種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