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私募後市分析(市場底和經濟底還需時間)
2023-10-29 07:39:51 3
今年以來,在內外部複雜環境下,A股市場持續承壓。股票私募普遍亞歷山大,百億明星私募同樣如履薄冰。
近日,知名私募盤京投資舉辦線上路演,該公司管理合伙人、投研總監、基金經理陳勤參會並分享了他對市場的最新觀點。陳勤表示,今年來感覺到了較大壓力,各種突發事件對市場造成很大擾動。
在他看來,目前市場已經找到了政策底,現階段處在磨底的狀態,市場底、經濟底還需要一些時間,大家更關注的還是國內疫情及管控措施是否會對經濟帶來更廣泛的影響。今年下半年整體情況會比上半年好,市場機會可能會偏向成長股風格。
突發事件對經濟和市場造成較大擾動
「年初到現在,我們確實感覺到比較大的壓力,也感覺到一定的逆風,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年以來,各種突發事件,應該說對整個投資環境、經濟環境都造成了較大的擾動和影響。」陳勤在演講開頭這麼說。
盤京投資是國內一線股票私募,成立於2016年,內部實行平臺化運營。代表人物莊濤、陳勤等都是明星投資經理。陳勤2018年2月加入盤京投資,任職管理合伙人、投研總監、基金經理。他擁有20餘年海內外投資研究經驗,曾任新加坡畢盛(APS)資產管理公司(QFII)中國首席投資官;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聯席投委會主席及權益投資總監;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MD),資深基金經理兼研究總監、投委會委員、新三板業務負責人。此外,他還在多家國內外知名證券及基金公司任職。
陳勤表示,今年遇到的一些因素的確前所未有。比如地緣政治上的俄烏戰爭,對全球一些重要大宗商品,供應鏈、物流等造成了非常大擾動,部分相關商品的價格因供應擔憂出現了極端上漲,給製造業甚至民生帶來成本上漲壓力,這與年初對PPI的判斷有所背離,引發全球投資者對通脹預期的改變。同時,這也使得全球對風險資產的偏好大幅下降。
另外,疫情在國內部分地區的反覆,特別是一些重要地區的反覆,隨之而來管控措施的加強,較大程度上影響了供應鏈、物流的穩定和暢通。3月下旬至今,對很多企業的生產造成了困擾。對人群聚集的消費行業也造成較大影響。儘管一季度經濟數據和市場預期差不多,近期在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仍未得到緩解。
陳勤還指出,美聯儲的加息,使得海內外投資者對長久期的資產採取了一定避險措施。3月北上資金的流出規模較大,不僅在A股,由於避險情緒的增加,港股市場上一季度也經歷了史詩級的波動,特別是一些前期資金流入較多和估值較高的板塊,調整的幅度非常大。
「這些都是目前資本市場上一些主要擔憂的問題。今年以來公募、私募基金髮行疲軟,同時去年到現在財富效應不明顯,甚至有不少投資人實際上是虧損的,這也造成了市場上的增量資金不足。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存量資金的博弈,市場熱點相對來說比較分散,持續時間也非常短。」陳勤說。
維持中等偏高倉位,進行一定對衝保護
面對超預期的市場環境,陳勤目前仍維持中等偏高倉位,並做了一定的對衝保護。
「對於我自己管理的基金來講,我們在年初仍然堅守了過去這些年相對看好的一些投資主線,沒有做更多的風格調換,基本還是圍繞像高端製造、高端消費、新能源、軍工醫藥等進行布局,這些板塊過去一段時間有很大的承壓,市場風險偏好比較低的時候,單靠個股的阿爾法,很難取得明顯的超額收益或絕對收益。我們整個投研團隊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是基於行業和公司中長期基本面來選擇投資標的,大的風格輪動不是我們擅長的事。」陳勤表示。
他強調,只要選擇的標的基本面堅實,即便一時風格不在、階段性表現不佳,但從中長期看,好公司一定會體現它自身的價值。在此過程中,陳勤及盤京團隊也對宏觀和市場風險做出了判斷,最終維持了中等偏高的倉位選擇。
不過,陳勤也運用了一些股指期貨作為對衝保護,同時對於一些基本面不夠紮實、未來盈利前景不夠清晰,或者說短期可能會受影響的個股也做了一定的對衝保護。總體來看,陳勤一季度的持倉仍以A股為主,港股和美股的配置比例相對較低。
他還特別提到了港股,今年港股的波動非常大,很多板塊和個股的波動幅度很大,而陳勤在港股頭寸的暴露是很低的。
國內三方機構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百億私募機構數量為115家,一季度平均收益-9.14%。一季度多數百億私募業績虧損,僅有10家百億私募取得正收益。作為過去幾年表現突出的一線明星私募,盤京投資今年來業績承壓,陳勤管理的產品也遭遇較大回撤,但拉長周期看,長期業績依然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盤京投資董事長莊濤日前在《致基金投資人的一封信》中就業績波動向投資人進行了解釋。莊濤稱,導致回撤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極度的風格變化,此外垃圾股的走勢遠超想像,各類遊資瘋狂炒作主題和概念,導致對衝效果下降,還有就是「確實有幾個股票選得不好」。他誠懇希望投資者給予更多耐心,並稱將盡一個基金經理的本分,勤勉盡責,爭取在今年後半段為大家挽回損失。
下半年環境對成長股投資可能更有利
陳勤在路演的最後分享了自己對後市的看法。他判斷,目前階段市場處在磨底狀態,市場底和經濟底還需要時間,今年下半年的內外環境會比上半年好,市場風格可能會更偏向成長。
「我認同現在很多外部分析所說的,現在政策底肯定已經到了,未來一段時間,甚至在今年內,國內政策層面都應該是寬鬆的,穩增長至關重要。俄烏戰爭進入另一階段,前期全球投資者的恐慌避險會有一定程度鈍化,戰爭對大宗商品影響也逐漸告一段落。我們所說的市場底,現在更關注的可能還是國內疫情及其管控措施,是否會對經濟活動造成更廣泛的影響,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積極現象,各部委加大協調力度,部分企業進入復工復產。」陳勤指出。
長三角是中國工業的聚集地,據陳勤介紹,在近期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密集訪談中,可以或多或少感受到微觀企業受到了一定影響,這方面可以說是當前投資人最關注的問題。
「我自己覺得現在市場進入磨底階段,政策底可能已經到了,但基本面的底還需要一定時間。隨著經濟政策的出臺和疫情管控效果的顯現,等到大家預期經濟活動將會得到有效恢復,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就會得到改善,那時可能就到了市場底。如果不出風險的話,應該到二季度後半段狀況會得到一定程度環節,企業的真實經營差不多到三季度會逐步恢復,下半年的情況會比上半年要好。」陳勤預測。
他認為,下半年隨著不利因素的消化和緩解,市場風格可能會更加偏向成長。中期看,市場也有幾點積極方面:第一,經過年初這一輪調整,很多成長類股票和板塊的估值從中長期角度開始變得有吸引力;第二,國家近期密集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會在今年下半年逐漸顯現效果;第三,一二季度生產製造和消費落後於進度,下半年企業可能會加班加點趕工,盈利增長對比上半年可能會有較大提升。
談到未來投資操作,陳勤最後表示不會隨意切換風格,同時將密切跟蹤持倉公司的基本面變化,時刻保持警覺的心態。
責編:桂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