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29 17:02:32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背景乳腺增生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於25 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 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腺體增生為主,故多稱 "乳腺增生症"。世界衛生組織(WHO)統稱"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本病惡變的危險性較正常 婦女增加2—4倍,乳腺增生臨床症狀和體徵有時與乳癌相混。由於乳腺增生病重的一小部分 以後有發展成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認為乳腺增生病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乳腺增生突出的表現有乳房脹痛和乳內腫塊。(l)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乳腺增生病程為2個月至數年不等, 大多數乳腺增生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月經前期發生或加重,月經後減輕或消失。必 須注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雖是本病的典型表現,但缺乏此特徵者並不能否定病變的存在。(2)乳房腫塊常為多發性,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且大小、質地亦常隨月 經呈周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捫查時可 觸及腫塊呈節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與皮膚和深部組織無粘連, 可被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此外,尚有病程長、發展緩慢、有時可有乳頭溢液等表現。乳房內大小不等的結節實質 上是一些囊狀擴張的大、小乳管,乳頭溢液即來自這些囊腫,呈黃綠色、棕色或血性,偶為 無色漿液性。(3) 月經失調乳腺增生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後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4) 情志改變乳腺增生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後加重。乳腺增生病屬於中醫的"乳癖"範疇。有關本病的描述最早見於《中藏經》,以後歷代 醫家多有論述,對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治療均有詳盡的闡述。"乳癖"是形容氣機不暢, 在乳房部出現脹滿疼痛,症請時緩時劇,疼痛時輕時重等特點。《瘍科心德集》中是這樣描述的"有乳中結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發寒熱,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而消長,此名乳 癖……。"既描述了腫快的特點,又指出了乳腺增生病與情志變化的關係。本發明運用傳統中醫的辨證論治的理論,治療以血為本,運用溫陽解鬱調理氣血的方法 來緩解因氣機不暢引起乳房脹滿疼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藥物組合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是由藥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其中所述的藥效成分是 由下列原料製成的(份為重量單位) 1.處方茯薈100—300份連翹60—180份 白朮100—300份 柴胡100—300份 麥芽60—180份三叉苦60—180份 貝母60—180份 功勞木100—300份 玄參100—300份 陳皮60—180份三叉苦120份 貝母120份 功勞木150份 玄參150份 陳皮120份人參100—300份 熟地黃60—180份 炒山梔60—180份 當歸100—300份 川芎100—300份 益母草60—180份優選下列原料製成的活性成分,療效更佳 人參150份 茯苳150份 熟地黃120份 連翹120份 炒山梔120份 白朮150份 當歸150份 柴胡150份 川芎150份 麥芽120份 益母草120份本發明所述中藥的藥效成分製備方法可以是將原料分別乾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採 用中藥製藥的常規方法製備。這些製藥常規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還有其 他提取方法,具體參見曹春林主編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藥製劑學》。優選採用下列製備方法製備 2.製備工藝(1) 人參加75%乙醇溫浸30分鐘,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z:次2小時,合 並提取液,濃縮至輛膏狀;(2) 取茯苓、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 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 合併濾液,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8 1.14(50 60")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 攪勻,加熱至60",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3) 將歩驟(1)所得稠膏與步驟(2)所得稠膏混合,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藥學上可三叉苦120份 貝母120份 功勞木150份 玄參150份 陳皮120份接受的輔料製成顆粒、片、膠囊等不同製劑。採用上述中藥原料相互配伍及其製備方法,全方具有溫陽解鬱調理氣血的作用,對緩解 因氣機不暢引起乳房脹滿疼痛有較好的療效。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歩說明。 實施例l:顆粒劑的製備方法1. 處方人參150份 茯苓150份 熟地黃120份 連翹120份 炒山梔120份 白朮150份 當歸150份 柴胡150份 川芎150份 麥芽120份 益母草120份2. 製備工藝(1) 人參加75%乙醇溫浸30分鐘,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 並提取液,濃縮至稠膏狀;(2) 取茯薈、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 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 合併濾液,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08 1.14 (50~60匸)的清膏,加2. 8倍量乙醇, 攪勻,加熱至60'C,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3) 將歩驟(1)所得稠膏與步驟(2)所得稠膏混合,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蔗糖粉, 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即得。實施例2:片劑的製備方法1. 處方人參150份 茯苳150份熟地黃120份 連翹120份 炒山梔120份 白朮150份 當歸150份 柴胡150份 川芎150份 麥芽120份 益母草120份2. 製備工藝 (1)人參加75%乙醇溫浸30分鐘,三叉苦120份 貝母120份 功勞木150份 玄參150份 陳皮120份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併提取液,濃縮至稠膏狀;(2) 取茯苓、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 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 合併濾液,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8 1.14(50 600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 攪勻,加熱至6(TC,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3) 將歩驟(1)所得稠膏與歩驟(2)所得稠膏混合,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澱粉、硬 脂酸鎂,壓片,即得。實施例3:膠襄劑的製備方法1. 處方人參150份 茯芬150份 熟地黃120份 連翹120份 炒山梔120份 白朮150份 當歸150份 柴胡150份 川芎150份 麥芽120份 益母草120份2. 製備工藝(1) 人參加75%乙醇溫浸30分鐘,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 並提取液,濃縮至稠膏狀;(2) 取茯苳、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 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 合併濾液,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8~1.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 攪勻,加熱至60X:,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3) 將歩驟(1)所得稠膏與步驟(2)所得稠膏混合,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加澱粉, 混勻,製成顆粒,乾燥,裝入膠囊,即得。三叉苦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其特徵是由藥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其中所述的藥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製成的人參100-300份 茯苓100-300份三叉苦60-180份熟地黃60-180份連翹60-180份 貝母60-180份炒山梔60-180份白朮100-300份功勞木100-300份當歸100-300份 柴胡100-300份玄參100-300份川芎100-300份 麥芽60-180份 陳皮60-180份益母草60-18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其特徵在於其中製備所述藥效成分的優 選下列原料人參150份 熟地黃120份 炒山梔120份 當歸150份 川芎150份 益母草120份。
3、 根據權利要求l-2所述的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其特徵是採用下列方法製得(1) 人參加75%乙醇溫浸30分鐘,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 並提取液,濃縮至稠膏狀;(2) 取茯苳、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 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 合併濾液,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8 1.14 (50 60")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 攪勻,加熱至60X:,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3) 將歩驟(1)所得稠膏與歩驟(2)所得稠膏混合,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藥學上可 接受的輔料製成顆粒、片、膠囊等不同製劑。
4、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項所述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其特徵是該中藥組合為口服 製劑。
5、 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其特徵是該中藥組合可製成顆粒、膠 囊、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公開了一種治療乳癖的藥物組合,本發明的有效成分是由人參、茯苓、三叉苦、熟地黃、連翹、貝母、炒山梔、白朮、功勞木、當歸、柴胡、玄參、川芎、麥芽、陳皮、益母草等十幾位藥材經提取而成。本發明中特有的藥物活性成分具有溫陽解鬱調理氣血的作用,對緩解因氣機不暢引起乳房脹滿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9/48GK101279060SQ20081010376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0日
發明者何俊保 申請人: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