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鉤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18:37:57 3
專利名稱:C形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巻吊運器具,特別涉及一種防止鋼巻在吊 運過程中產生缺陷的c形鉤。
背景技術:
c形鉤是鋼鐵廠在生產和運輸鋼巻所必須需要使用的工具,而c形
鉤吊巻時易對鋼巻的巻形和表面產生缺陷。圖1為現有的c形鉤吊巻 狀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如圖所示,C形鉤的鉤體 1上橫向杆4、垂直杆5和下橫向杆6構成,鉤體1的上方即上橫向杆 上設有連接吊鉤的掛鈎3,在吊運鋼巻2時,鉤體1的垂直杆內側容易 與鋼巻2的邊部^r觸,會;s並傷鋼巻2的邊部。
另外,現有技術中的C形鉤的下橫向杆的受力工作面即與鋼巻2 內圏的接觸面是平面的,其下橫向杆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2所示, 現有的C形鉤在吊運過程中受力面與鋼巻2為線接觸,易在鋼巻2的 內圈產生;f黃向壓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C形鉤,避免鋼巻在吊運 過程中由於鋼巻與鉤體的接觸產生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包括鉤體、緩衝擋板、連 接板和圓弧塊,所述連接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外側;所述 緩衝板位於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內側;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
螺栓上;所述圓弧塊焊接在所述鉤體的下橫向杆上,所述圓弧塊表面 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所述緩衝擋板的上部為圓弧形。
所述圓弧塊位於所述鉤體垂直杆一側的端部為圓錐形。
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有效避免了在吊運鋼巻時鉤體對鋼巻的巻 形和表面質量的影響,確保了鋼巻的質量。
圖1為現有的C形鉤吊巻狀態示意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的示意圖4為圖3中C形鉤的B-B向剖^見圖5為圖3中C形鉤的左i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C形鉤的B-B 向剖視圖,圖5為圖3中C形鉤的左視圖。如圖3 5所示,本實用新 型的C形鉤包括鉤體100、緩沖擋板IO、連接板20和圓弧塊30,鉤體 100由上橫向杆、垂直杆、下橫向杆構成;所述連接板20焊接固定在 所述鉤體100垂直杆的外側;所述緩沖板10位於所述鉤體100垂直杆 的內側;所述緩沖擋板10和連接板20通過螺栓11連接,所述緩衝擋 板10和連接板20之間設置有彈簧12,所述彈簧12套接在所述螺栓11上;所述圓弧塊30焊接在所述鉤體100的下橫向杆上,所述圓弧塊 30表面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當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的下橫向杆伸入鋼巻的內圏到一定的深度 時,鋼巻邊部與緩衝擋板IO接觸,緩沖擋板10可向左移動,並壓縮 彈簧12,起到緩衝的作用,防止鋼巻邊部與鉤體100的剛性接觸,減 少對鋼巻邊部的損傷。彈簧12的預緊力可通過調節螺栓11上的螺母 來調節。優選地,緩衝擋板10的上部為圓弧形,以防止在鋼巻的巻形 不好時,緩衝擋板10的上部勾住鋼巻。
所述圓弧塊30表面為圓弧形,在吊運鋼巻時,其圓弧表面與鋼巻 內圈相匹配,所述圓弧塊30與鋼巻內圈面接觸,不會對鋼巻內圈產生 壓痕。
所述圓弧塊30位於鉤體100垂直杆一側的端部為圓錐形。由於在 吊巻過程中C形鉤的下橫向杆在伸入鋼巻內圈時,由於行車工或指揮 人員的誤操作,下橫向杆端部會經常將鋼巻頭部撞成90度左右的折邊 缺陷。當鋼巻內圈有90度左右的折邊缺陷時,可以將圓錐形表面移到 折邊處,輕輕的往上起吊C形鉤,通過所述圓弧塊30端部圓錐形表面 對鋼巻折邊缺陷進行修復,將折邊度數減小後,再下降C形鉤,將圓 錐形表面往外移出鋼巻內圏,最後再吊起C形鉤,通過圓弧塊30的圓 弧形表面和鋼巻內圈接觸,從而完成了折邊的修復。
權利要求1、一種C形鉤,其特徵在於,包括鉤體、緩衝擋板、連接板和圓弧塊,所述連接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外側;所述緩衝板位於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內側;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圓弧塊焊接在所述鉤體的下橫向杆上,所述圓弧塊表面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C形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緩沖擋板的上 部為圓弧形。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C形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塊位於所 述鉤體垂直杆一側的端部為圓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C形鉤,其包括鉤體、緩衝擋板、連接板和圓弧塊,所述連接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外側;所述緩衝板位於所述鉤體垂直杆的內側;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緩衝擋板和連接板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接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圓弧塊焊接在所述鉤體的下橫向杆上,所述圓弧塊表面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本實用新型的C形鉤,有效避免了在吊運鋼卷時鉤體對鋼卷的卷形和表面質量的影響,確保了鋼卷的質量。
文檔編號B66C1/66GK201321346SQ200820156950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1日
發明者軍 劉, 來建雄, 顧欣榮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