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可調防移拉杆的道岔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12:28:07 1
專利名稱:帶可調防移拉杆的道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用的路基結構。
道岔是將一條軌道分叉為兩條或兩條以上軌道的設備。在列車運行動載荷的作用下,道岔、特別是轍叉經常發生相對於主軌和側軌的位移,往往使道岔段線路的軌距超限,嚴重影響列車行車安全。為防止轍叉相對於主、側軌的位移,使道岔段線路保持正常軌距,虎林工務段採用在主軌和轍叉之間焊接一根通長拉杆;林海工務段則採用兩根分別連接主軌與轍叉和轍叉與側軌的拉杆。前一種不僅因採用焊接結構,使用維修不方便,而且由於沒有形成框架結構,防止轍叉位移的效果較差;後一種由於兩根拉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拉杆受力差,防止轍叉位移的效果亦不佳。
為提供一種防止轍叉位移效果好的、能確保道岔段線路保持正常軌距和使用維修方便的道岔,提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由轉轍器、護軌、轍叉、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和在轍叉的叉趾、叉根處與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連接的兩根可調拉杆組成,可調拉杆由三根與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連接的螺杆和兩根連接三根螺杆並可調節拉杆長度的螺管組成。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兩根在轍叉的叉趾、叉根處與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連接的可調拉杆,從而使主軌、轍叉和側軌之間形成框架結構,有效地防止了主軌、轍叉和側軌之間相對位置的變化;通過可調拉杆的兩根螺管可方便地以調節拉杆的長度來調節主軌、轍叉和側軌之間的相對位置,使道岔段線路容易達到並保持正常軌距,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線路上的安裝示意圖圖2為
圖1中的A-A剖面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由轉轍器1、四根護軌2、轍叉3、軌卡4、5、6、7、8、9和可調拉杆10、11組成。軌卡4、7安裝在主軌12的底部,軌卡5、8安裝在轍叉3的叉趾13和叉根14的底部,軌卡6、9安裝在側軌15的底部;可調拉杆10、11分別由安裝在軌卡4、7上的螺杆16、17、安裝在軌卡5、8上的螺杆18、19、安裝在軌卡6、9上的螺杆20、21、連接螺杆16、18的螺管22、連接螺杆17、19的螺管23、連接螺杆18、20的螺管24和連接螺杆19、21的螺管25組成。轉動螺管22、24便可調節拉杆10的長度,轉動螺管23、25便可調節拉杆11的長度。
權利要求1.一種由轉轍器、護軌、轍叉、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組成的道岔,其特徵在於還具有兩根在轍叉的叉趾、叉根處與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連接的可調拉杆。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調拉杆由三根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連接的螺杆和兩根連接三根螺杆並可調節拉杆長度的螺管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鐵路路基結構用的道岔,為提供一種防止轍叉位移效果好、能確保道岔段線路保持正常軌距和使用維修方便的道岔,提出由轉轍器、護軌、轍叉、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部的軌卡和在轍叉的叉趾、叉根處與置於主軌、轍叉和側軌底的軌卡連接的兩根可調拉杆組成的帶可調防移拉杆的道岔,兩根拉杆、主軌、轍叉和側軌構成框架結構。
文檔編號E01B7/18GK2108120SQ91229829
公開日1992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5日
發明者李春旭, 於文海 申請人:加格達奇鐵路分局勁濤工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