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及其室內線控器的製造方法
2023-09-25 19:07:00 1
一種空調及其室內線控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包括電控板和設置在電控板上的紅外發射器,該紅外發射器包括至少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的室內線控器時,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會朝著不同的方向輻射,進而加大了相鄰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向兩者中間位置的輻射區域的距離,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線控器能夠減少紅外發射器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了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擴大了紅外線控器的可安裝方位角度和範圍。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包括空調主體和用於控制空調主體運行的室內線控器,該室內線控器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
【專利說明】一種空調及其室內線控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調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室內線控器的空調。
【背景技術】
[0002]空調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電器設備,用戶通常採用線控器在室內控制空調器運行。線控器需要固定安裝於室內便於用戶操控的位置,傳統採用一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紅外發射器發射角度較小,接受範圍有限;為了使室內機接受到控制信號,傳統的紅外發射器只能在小區域內安裝,使室內裝修和整體布局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擴大發射角度,現有技術的室內線控器的紅外發射器由設置在電控板上、呈三角形布置的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組成,該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軸線相互平行。
[0003]工作時,每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紅外線均沿著其軸線從表面向外輻射;如圖1所示,該圖中發射角度為β的區域即為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區域。但是,由於二極體的紅外線向軸線的兩側輻射,所以相鄰的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均向兩者的中間位置發射;而上述室內線控器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軸線平行,則相鄰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向兩者中間位置的輻射區域距離較近,導致兩個二極體的輻射存在很大的重合區域,所以紅外發射器的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區域存在很大部分的重合,進而造成整個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角度較小,縮小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限制了紅外線控器的可安裝方位角度和範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以減少紅外發射器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
[000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 一種具有上述室內線控器的空調。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包括電控板和設置在所述電控板上的紅外發射器,所述紅外發射器包括至少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所述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
[0008]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紅外發射器包括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為第
一紅外發光二極體、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
[0009]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底端呈三角形布置在所述電控板上。
[0010]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垂直設置在所述電控板上,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位於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兩側,且兩者的軸線自底端到頂端分別向著遠離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軸線的方向傾斜。
[0011]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與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以及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與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夾角均為45°。
[0012]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電控板上的發射器基座,所述紅外發射器設置在所述發射器基座上。
[0013]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發射器基座包括底部基座和設置在所述底部基座上的頂部基座,所述底部基座為長方體,所述頂部基座為頂面小於底面的等腰梯形六面體,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設置在所述等腰梯形六面體頂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設置在所述等腰梯形六面體相對的兩腰上。
[0014]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室內線控器的發射窗的表面為弧形面,所述發射窗罩設在所述紅外發射器上,且所述發射窗設置在位於所述室內線控器的前蓋上的固定座上。
[0015]優選的,上述室內線控器中,所述發射窗為拱形罩,且所述拱形罩內嵌於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兩側設置有用於與所述前蓋上的卡槽相卡接的卡扣。
[0016]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的室內線控器包括電控板和設置在電控板上的紅外發射器,該紅外發射器包括至少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
[0017]由於紅外發光二極體在工作時會從發射面(即頂端表面)沿著軸線方向以一定的發射角度向外輻射紅外信號,而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即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軸線朝著不同的方向延伸,同時紅外發射器的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發射面分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設置;則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會朝著不同的方向輻射,進而加大了相鄰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向兩者中間位置的輻射區域的距離,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線控器能夠減少紅外發射器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了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擴大了紅外線控器的可安裝方位角度和範圍。
[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包括空調主體和用於控制所述空調主體運行的室內線控器,所述室內線控器為上述任一種室內線控器;由於上述室內線控器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室內線控器的空調具有同樣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贅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室內線控器的紅外發射器中的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區域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的室內線控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圖2中的局部放大結構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紅外發射器的輻射區域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減少了紅外發射器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了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
[0025]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6]請參考附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調的室內線控器包括前蓋7、後蓋4、電控板3、紅外發射器1、發射窗5和固定座6 ;其中,後蓋4與前蓋7扣合;前蓋7與後蓋4之間形成安裝腔,電控板3設置在安裝腔內;紅外發射器I設置在電控板3上,該紅外發射器I包括至少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發射窗5罩設在紅外發射器I外並設置在固定座6上,紅外發射器I的光線通過發射窗5射出;固定座6位於前蓋7上。
[0027]需要說明的是,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是指紅外發光二極體相互之間傾斜設置。
[0028]由於紅外發光二極體在工作時會從發射面即頂端表面沿著軸線方向以一定的發射角度β向外輻射紅外信號,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即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軸線朝著不同的方向延伸,同時紅外發射器I的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發射面分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設置;則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會朝著不同的方向輻射,進而加大了相鄰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向兩者中間位置的輻射區域的距離,所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室內線控器能夠減少紅外發射器I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了紅外發射器I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擴大了紅外線控器的可安裝方位角度和範圍。
[0029]同時,本實施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增大了輻射區域,減少了室內機接收器的接受範圍位於紅外發射器I的發射範圍邊緣或者外側的情況,提高了室內機接受信號的可靠性,進而保證了空調的正常運行。
[0030]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紅外發射器I優選地包括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為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本實施例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個數為三個,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兩兩之間具有夾角,即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之間均傾斜設置;這樣一來,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軸線分別朝著不同的方向,則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會朝著不同的方向輻射,加大了紅外發光二極體各自輻射區域之間的距離,進而減少了紅外發射器I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擴大了紅外發射器I的發射角度。
[0031]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根據實際應用場合該紅外發光二極體也可為其他個數,如2個、4個等,只要滿足紅外發光二極體相互傾斜設置,以增大輻射區域之間的距離的均可,在此不再一一介紹。[0032]進一步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中,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的底端呈三角形布置在電控板3上。該布置方式使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區域更加貼近,進而形成一個連續的輻射區域,減小了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的輻射區域之間的距離,從而減少了室內機接受不到室內線控器的信號的情況。當然,上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也可以以一條直線的形式布置在電控板3上,然後將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調節成合適的傾斜角度,以達到同樣的使輻射區域連續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具體贅述。
[0033]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中,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垂直設置在電控板3上,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位於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兩側,且兩者的軸線自底端到頂端分別向著遠離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軸線的方向傾斜。如圖4所示,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的底端以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的形式布置在電控板3上,即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位於三角形的頂角,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位於三角形的兩底角上;此時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向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左側傾斜,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向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右側傾斜;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向中間位置發射,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向左側區域發射,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向右側區域發射,三者共同組成紅外發射器I的發射角度。
[0034]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布置,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垂直設置在電控板3上,SP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軸線與電控板3的表面垂直。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也可傾斜地設置在電控板3上,並通過調節其他兩個二極體的傾斜角度使三者的發射角度相配合,在此不再一一介紹。
[003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以及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夾角均為45°,也就是說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傾斜角度均為45°,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垂直設置,便於二極體的布置和安裝。當然,根據三個二極體底端距離的不同,三者的傾斜角度還可以為其他數值,如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與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傾斜角度均為30°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
[0036]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室內線控器還包括設置在電控板3上的發射器基座2,紅外發射器I設置在發射器基座2上。本實施例中,紅外發射器I的各紅外發光二極體通過發射器基座2間接地設置在電控板3上,這樣一來,通過將發射器基座2設置為合適形狀,能夠使紅外發光二極體與電控板3形成需要的位置關係;發射器基座2能夠對紅外發光二極體起到很好地支撐作用,使紅外發光二極體以預設位置位於安裝腔內,減少紅外發光二極體因發生位移與電控板3斷線的情況,保證了室內線控器運行的穩定性。
[0037]上述發射器基座2優選地包括底部基座21和設置在底部基座21上的頂部基座22,如圖4所示,底部基座21為長方體,頂部基座22為頂面小於底面的等腰梯形六面體,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設置在等腰梯形六面體頂面的中心位置,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設置在等腰梯形六面體相對的兩腰上。該發射器基座2也可以只包括形狀為等腰梯形六面體的頂部基座22,還可以為其他形狀,如正方體基座,並在頂端切出用於安裝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的傾斜平面,以達到同樣的支撐兩個二極體並使兩個二極體與另一個二極體達到預設的傾斜角度的效果,本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贅述。
[0038]為了便於光線的向外福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中,發射窗5的表面優選為弧形面,弧形面有利於光線向外發射,增大了紅外發射器I的輻射距離,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
[0039]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中,發射窗5優選為拱形罩,如圖3所示,該拱形罩由弧形板和位於其底部環形罩組成,弧形板的頂面即為發射窗5的表面。該拱形罩的環形罩內嵌於固定座6,固定座6中間具有安裝凹槽,環形罩位於該凹槽內;這樣一來,固定座6包裹在發射窗5的四周,能夠對發射窗5起到很好地保護,減少觸碰到發射窗5所導致的脫落。上述發射窗還可以為球形罩等。
[0040]為了便於固定座6的安裝,固定座6的兩側設置有用於與前蓋7上的卡槽相卡接的卡扣61。安裝時,將固定座6的卡扣61對準前蓋7的卡槽按下,即可實現卡接,便於安裝。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包括空調主體和用於控制空調主體運行的室內線控器,該室內線控器為上述任一項實施例提供的室內線控器。
[0042]上述空調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線控器,減少了紅外發射器I的二極體輻射的重合區域,從而擴大了紅外發射器I的發射角度,進而增加了空調主機的信號接收範圍和接收距離,其優點是由室內線控器帶來的,具體的請參考上述實施例中相關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贅述。
[0043]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4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的室內線控器,包括電控板(3)和設置在所述電控板(3)上的紅外發射器(I ),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發射器(I)包括至少兩個紅外發光二極體,所述紅外發光二極體的各軸線之間均具有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發射器(I)包括三個紅外發光二極體,分別為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 )、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的底端呈三角形布置在所述電控板(3)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垂直設置在所述電控板(3)上,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位於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兩側,且兩者的軸線自底端到頂端分別向著遠離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軸線的方向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與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以及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與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的夾角均為4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線控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電控板(3 )上的發射器基座(2 ),所述紅外發射器(I)設置在所述發射器基座(2 )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射器基座(2)包括底部基座(21)和設置在所述底部基座(21)上的頂部基座(22),所述底部基座(21)為長方體,所述頂部基座(22)為頂面小於底面的等腰梯形六面體,所述第一紅外發光二極體(11)設置在所述等腰梯形六面體頂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紅外發光二極體(12)和所述第三紅外發光二極體(13)分別設置在所述等腰梯形六面體相對的兩腰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線控器的發射窗(5)的表面為弧形面,所述發射窗(5)罩設在所述紅外發射器(I)上,且所述發射窗(5)設置在位於所述室內線控器的前蓋(7)上的固定座(6)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射窗(5)為拱形罩,且所述拱形罩內嵌於所述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兩側設置有用於與所述前蓋(7)上的卡槽相卡接的卡扣(61)。
10.一種空調,包括空調主體和用於控制所述空調主體運行的室內線控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線控器為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室內線控器。
【文檔編號】F24F11/00GK203550113SQ201320544910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張泉宏, 吳濤, 陳維, 馮尚華 申請人: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