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18:31:22 1
一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柴胡10-20克、蒲公英10-20克、桂枝10-20克、紅花5-10克、桃仁5-10克、板藍根8-12克、海藻8-15克、補骨脂10-20克、蘇梗8-12克、制黃精5-10克、杜仲10-20克、狗脊5-10克。所選藥材精心配伍,共奏疏肝解鬱、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效,能有效改善患處周圍組織營養,進一步修復受損的肋軟骨,從而消除肋軟骨炎腫大的症狀。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可以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 一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0002] 非化膿性肋軟骨炎又叫肋軟骨炎。一般認為是肋軟骨的非特異性、非化膿性炎症。 德國學者Tietze於1921年首先發現和報導該病。1955年我國學者康雄飛報導和描述該病 臨床上頗為常見。多數病例為青壯年,女性居多,老年人亦有發病。
[0003] 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發病特徵是僅侵犯軟骨,疼痛而不紅,有壓痛;疼痛纏綿,有時 可劇痛。病理雖然有慢性肋軟骨炎的變化,但從未見有化膿性的改變。疼痛可暫時緩解,但 腫脹不消,又可重現疼痛而纏綿不停。有效治療時,疼痛可止,但腫脹炎性吸收緩慢。
[0004] 目前,西藥在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方面多用止痛、抗病毒藥物,諸如強的松消炎 藥片、病毒靈等,局部時,用奴夫卡因和強的松龍封閉。西藥雖起效快,但根治困難,容易復 發,且易產生副作用。現有中藥在治療本病方面存在療效慢、治癒率低、產生不同程度副作 用等缺陷,因此亟需研究一種高效、快捷、方便,實用的藥物,以臨床根治非化膿性肋軟骨 炎。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解決了目前在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 效果顯著、治療徹底、無復發、無毒副作用的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
[0006]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 -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 量克的中藥原材料:
[0008] 柴胡10-20克、蒲公英10-20克、桂枝10-20克、紅花5-10克、桃仁5-10克、板藍 根8-12克、海藻8-15克、補骨脂10-20克、蘇梗8-12克、制黃精5-10克、杜仲10-20克、狗 脊5-10克。
[0009]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10] 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藥原材料:
[0011] 柴胡1〇克、蒲公英1〇克、桂枝1〇克、紅花5克、桃仁5克、板藍根8克、海藻8克、 補骨脂10克、蘇梗8克、制黃精5克、杜仲10克、狗脊5克。
[0012]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13] 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藥原材料:
[0014] 柴胡15克、蒲公英15克、桂枝15克、紅花8克、桃仁8克、板藍根10克、海藻12 克、補骨脂15克、蘇梗10克、制黃精8克、杜仲15克、狗脊8克。
[0015]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16] 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藥原材料:
[0017] 柴胡20克、蒲公英20克、桂枝2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板藍根12克、海藻15 克、補骨脂20克、蘇梗12克、制黃精10克、杜仲20克、狗脊10克。
[0018] 上述中藥製劑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材料混合後,加水 1600ml,煎取600m,1日3次,1次200ml,7劑為1個療程。
[0019] 上述中藥製劑的原料中藥:
[0020]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心包絡、肝、膽、三焦經。具有透表洩熱,疏肝解鬱,升舉陽 氣之功效。
[0021]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行水利尿之功效。
[0022] 桂枝,味辛,甘,溫;歸心、脾、膀胱經。具有解肌發汗,溫經通陽,祛風除溼之功效。
[0023] 紅花,味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
[0024] 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之功效。
[0025] 板藍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同時有提高免疫之功 能。
[0026] 海藻,味苦、鹹,寒;歸肺、胃、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效。
[0027] 補骨脂,味苦、辛;歸腎、脾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之功效。
[0028] 蘇梗,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止痛安神之功效。
[0029] 制黃精,味甘,平。歸肺、脾、腎經。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之功效。
[0030] 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活絡,定氣安神之功效。
[0031] 狗脊,味苦、甘,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祛風除溼之功效。
[0032] 中醫認為肋軟骨炎疼痛竄及胸脅,上臂乃氣滯;局部隆起,壓痛明顯,痛點固定不 移乃血瘀。氣滯血瘀,風熱入侵經絡,毒熱交熾,氣血壅遏不通,不通則痛,因此,治療應以活 血化瘀,行氣止痛,清熱涼血、益氣固體為主。本發明的中藥製劑,蒲公英、板藍根可清熱解 毒,消腫散結;柴胡、桂枝可透表洩熱,疏肝解鬱,溫經通陽;紅花、桃仁可活血祛瘀、散瘀止 痛;海藻可軟堅散結,消痰利水;補骨脂、杜仲、狗脊三藥互伍可補益肝腎,強筋活絡,扶正 固本;蘇梗、制黃精可滋腎潤肺,行氣止痛。諸藥共奏疏肝解鬱、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效,能 有效改善患處周圍組織營養,進一步修復受損的肋軟骨,從而消除肋軟骨炎腫大的症狀,達 到根治的目的。
[0033]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我們選擇了 86例門診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其中男32例,女54例,年齡15?83歲,平均38歲。發病時間1天?3個月。發病部位左 側42例,右側38例,雙側6例,所治病例均有局部疼痛與壓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 照組,每組43例,兩組病例均經X線片及化驗室檢查無明顯異常。
[0034] 療效標準:
[0035] 治癒:疼痛完全消失,腫脹完全消退,1年內無復發。
[0036] 顯效:疼痛基本消失,腫脹被控制或者基本消失,局部按壓有輕微疼痛。
[0037] 有效:疼痛減輕,腫脹有改善。
[0038] 無效:臨床症狀無改善或改善甚微。
[0039] 治療方法:
[0040] 治療組服用實施例2的中藥製劑,諸藥混合後加水1000ml,煎取600ml,1日3次, 1次200ml,7劑為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0. 5%利多卡因2ml加醋酸氫化考的松25mg,局部 採用封閉治療,每周1次,共2-3次。
[0041] 治療結果:
[0042] 統計患者服用藥物的結果見表1。治療組治癒26例(60.5%),顯效13例 (30. 2% ),有效3例(7. 0% ),總有效率97. 7% ;對照組治癒10例(23. 3% ),顯效15例 (35.0% ),有效6例(14.0% ),總有效率72.0%。可以看出,對照組的治癒率及總有效率 要明顯高於對照組。
[0043]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後的療效對照結果
[0044]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 份的中藥原材料: 柴胡10-20克、蒲公英10-20克、桂枝10-20克、紅花5-10克、桃仁5-10克、板藍根8-12 克、海藻8-15克、補骨脂10-20克、蘇梗8-12克、制黃精5-10克、杜仲10-20克、狗脊5-10 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藥原材料: 柴胡10克、蒲公英10克、桂枝10克、紅花5克、桃仁5克、板藍根8克、海藻8克、補骨 脂10克、蘇梗8克、制黃精5克、杜仲10克、狗脊5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藥原材料: 柴胡15克、蒲公英15克、桂枝15克、紅花8克、桃仁8克、板藍根10克、海藻12克、補 骨脂15克、蘇梗10克、制黃精8克、杜仲15克、狗脊8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藥原材料: 柴胡20克、蒲公英20克、桂枝2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板藍根12克、海藻15克、 補骨脂20克、蘇梗12克、制黃精10克、杜仲20克、狗脊10克。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4056053SQ201410326520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6日
【發明者】王林一, 王麗娟 申請人:王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