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居裡夫人讀後感450字

2023-10-21 17:22:58

篇一:《居裡夫人》讀後感

  這兩天讀完了《居裡夫人自傳》不經深有感慨,而這感慨之中,更多的是一種感動。

  居裡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她同時也是一位謙虛的人。她之所以寫自傳,是因為她實在不好意思掃了她一位美國朋友的興。如此可見,她是一位多麼謙虛的人啊!

  從居裡夫人的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的女孩,出生在波蘭首都華沙,由於自己的努力奮鬥,又以優異的成績在高中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學習,並在那裡與皮埃爾—— 居裡喜結良緣,夫婦二人情投意合,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了鐳和釙。並且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衝到前線,成為了救死扶傷的醫生……

  多麼偉大的科學家啊,她的發明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僅僅是為了給人類造福,使人類有更高質量的生活!

  居裡夫人的一生,榮膺兩次諾貝爾獎,對於女性來講,真是前無古人的事跡啊! 而即使這樣,她也並不驕傲,反而更加努力的學習、拼搏,為人類帶來更多的科技成果,這難道還不令人欽佩嗎?

  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如果他的謙虛,不能使人感到震撼的話,那麼居裡夫人呢?像他這樣偉大的人,都那麼謙虛,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呢?在取得一點小成績後,又有什麼資本驕傲呢? 我們豈不是應該更謙虛嗎?

  讀居裡夫人,我沒有讀懂她的全部,但我讀懂了她的謙虛——一種樸實而又高貴的虛!

  
篇二:《居裡夫人》讀後感         冼力聰 

  居裡夫人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我懷著對她的崇拜,利用假期讀了《 居裡夫人自傳》這本書。

  這部傳記的作者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寫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把這一位可敬的科學家波瀾壯闊的一生,描寫的非常生動和形象。居裡夫人的童年是充滿悲傷的,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她追求學習的步伐直到二十四歲的時候有機會上大學。1903年居裡夫婦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06年她的丈夫因車禍去世,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艱難度日。1911年,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一次世界大戰,她的X光照相技術用於救治傷員發揮了作用。居裡夫人一生都在勤勞工作,直到去世前夕還牽掛著工作。

  我被居裡夫人那種嚴被居裡夫人身上那種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給折服了。她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在平時的學習上,我最怕的是數學應用題。每當遇到難題我總想放棄,總想要別人來幫忙,不動腦筋思考。現在回想起來很羞愧,你瞧居裡夫人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礦渣中提煉出鐳,整整奮鬥了45個月。從這一刻開始我要改變我的學習態度,認認真真地學。

  正如居裡夫人所說「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是啊,困難挫折並不可怕,不要輕言放棄。只要我們勇於戰勝它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


篇三:《居裡夫人傳》讀後感    劉卓奇

  這個假期,老師讓我們自選一本人物傳記,世界上有許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于波蘭教師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學家瑪麗·居裡,於是我讀了關於她的名人傳記。

  居裡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難,她出生於一個被沙俄佔領的波蘭家庭。民族的壓迫、社會的冷遇、生活的貧困,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發奮精神,她決心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當家庭教師積攢的錢,從華沙一直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後獲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並取得了進研究室工作的機會。1894年,她結識了比埃爾·居裡先生。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繫在一起。

  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十分清貧,工作、學習卻很緊張。1896年先後居裡夫人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1906年,比埃爾·居裡不幸遇車禍去世,居裡夫人就繼任了他的講座並指導他的實驗室。1910年,她發現了純金屬鐳。1934年7月4日,居裡夫人去世。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都要有堅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如果在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了失敗,不要灰心。跳過它重新走上前行的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各種坎坷。」同時也讓我知道了:「自信+努力=成功」。在此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了《居裡夫人傳》讓我收穫了累累碩果,懂得了不少道理,也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


篇四:《居裡夫人》讀後感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所謂的名人,經過歲月的洗禮,早已失去了自己曾經炫耀一生的光芒,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衝刷後,他們早已變得黯然無光。而居裡夫人,卻像一顆寶石一樣,儘管被埋沒,但是仍然擁有最耀眼的光芒。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她的事跡,仍被世人歌頌著! 因為志同道合,瑪麗 ? 居裡與皮埃爾 ? 居裡走到了一起。她們沒有實驗室,資金又不多,所以就找了一間連下雨都會漏水的小棚子,只用一些簡陋的儀器,但她們有信心。在倫琴發現 X 光線的基礎上,居裡夫人勇於探索,在不懈的努力下,她又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執著追求的精神讓居裡夫婦更加努力地提煉這些新元素。幾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居裡夫人從幾十噸的瀝青鈾礦渣中用自己的堅毅、剛強、執著與信心提煉出來了這零點一克鐳。人們不會想到,這麼偉大的發現竟產生在這間破舊的小棚子中。到了晚上,鐳能發出一種極美麗的淡藍色螢光。

  這間小屋也就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這種光芒的地方。     居裡夫人發現了鐳,因為鐳,我們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樣偉大的女科學家,她的發現可以將癌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所有的人,都是那麼敬佩居裡夫人,真正的原因卻不是鐳,而是她的精神,一個永垂不朽的神話,一個科學史上的奇蹟!

  
篇五:《居裡夫人傳》讀後感    商智涵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居裡夫人傳》。

  居裡夫人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卡,1867年生于波蘭華沙,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發現了鐳和釙,是有史以來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她所取得的成就,和她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

  童年時,居裡夫人雖然家境貧困,但她學習十分專心、認真,不願耽誤一點學習的時間。每次外出時,她總是在自己的衣服裡藏一本書,當姐妹們在一起玩耍時,她則會選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認真讀書,讓姐妹們回家的時候再叫她。一次,姐妹們打算逗逗她,便悄悄地來到了她身後。可是,她讀的太專注了,竟沒有感覺到周圍的響動,直到一小節的內容讀完了,她才抬起頭來,看到姐妹們都在她的身旁,她還十分驚訝。在巴黎最著名的索爾本大學求學時,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她學習十分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提前來到教室,坐在第一排座位上,這樣她就能一字不漏地聽清教授們上課時講的每一句話……後來,她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在非常艱苦條件下,克服了種種困難,發現了鐳和釙。由於過量接觸射線,1934年居裡夫人因血癌去世,享年67歲。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今後我一定要向居裡夫人學習,學習她那種刻苦勤奮、好學上進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篇六:《居裡夫人》讀後感

  居裡夫人,科學界最偉大的女性。

  瑪麗、居裡夫人,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一生曾兩度獲諾貝爾獎,被譽為「鐳的母親」。她與丈夫彼艾爾 。 居裡共同研發放射性現象,發現了釙和鐳兩种放射性元素,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 。 柏克勒爾分享了 1903 年的諾貝爾理學獎。之後,居裡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獲得 1911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研究工作的傑出應用之一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症。

  居裡夫人於 1867 年 11 月 7 日 生于波蘭華沙,父母都是教師。居裡夫人是將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奉獻給科學事業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做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展示了自己寬闊的胸懷。然而法國有關部門對他們的工作所給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可居裡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完成科學是在很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

  1934年 7月 4日 ,長期積蓄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奪去了居裡夫人的生命。她雖然離開了人世,可她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以及她高貴的品行將永遠刻在人們的心裡。

  居裡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枕,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


篇七:居裡夫人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許多書,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一本名著《居裡夫人的故事》。

  書中講到:瑪尼婭從小的時候就成績優異,熱愛閱讀,長大後,瑪尼婭·斯科羅多夫斯卡(指居裡夫人)與皮埃爾·居裡結為夫妻,並一起探索,一起研究,最後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發現了鐳元素的故事。

  讀完書後,我敬佩居裡夫人的謙遜有禮,嚴於律己;看到了她自信的心態,堅定的意志和偉大的人格;感受到她細緻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尋根問底的研究精神……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時刻提醒著我,激勵著我,讓自己對學習更努力,在我的心中,居裡夫人掌握的知識是那樣的博大精深啊!

  其實,只要努力去做,萬事皆有可能完成,中國不是有一句古話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嗎,這句話就足以證明,只要做事下功夫,就沒有事情不會成功。居裡夫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努力奮鬥,苦心研究,堅持不懈,最後成功發現鐳元素,並且她也成為了大名鼎鼎的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正是靠努力、用功、勤勞和堅持才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不是嗎?所以說,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的。

  這是一本激勵、鼓舞人心的書,它會永遠記在我心中,時刻告訴我,該怎樣面對困難。

同类文章

讀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有感450字

篇一:讀《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有感[450字] 餘晨曦  這幾天,我讀了《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這本書。  這本《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總共有三大篇,包含一百多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這麼多的故事裡,第一篇的第十三章——《路玉婷:奔跑女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徐特

城南舊事讀後感作文450字

篇一:《城南舊事》觀後感 李彤  最近我剛剛看完了一本關於回想以前的老北京城這麼一個故事,它是由林海音奶奶寫的,原名林含英,她的的小名是英子,正好這本書的小主人公的小名也叫英子,我想這本中的英子就是林海音奶奶吧!這本書就是寫她以前生活在北京城的故事。  今天下午的中自習和下午的第三堂課,老師給我們看

蘋果樹上的外婆讀後感450字作文

篇一:讀《蘋果樹上的外婆》有感 王致雨  「蘋果樹上的外婆」是一本書的名字。我剛看到這本書時,就起了一個個疑問:外婆怎麼會長在蘋果樹上呢?這個外婆是長什麼樣子的呢?… …我迫不急待地拿起書,一口氣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裡說: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安迪卻沒有,這令他很傷心。然而有一天,外婆從天

作文讀《西遊記》有感450字

篇一:讀《西遊記》有感  這學期我讀了許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由明代著名小說家所寫的《西遊記》原著。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這一章節。這篇講得是一個白骨精的妖怪,一變村姑,二變老婆婆,三變老公公去騙唐僧的故事。但幸好機智的孫悟空戳穿了白骨精的詭計,以保住了唐僧

《小桔燈》讀後感450字

篇一:《小橘燈》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短文,叫做《小橘燈》,它是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奶奶寫的。下面就是這個故事的內容:  春節的一天下午,冰心去拜訪她的朋友,正巧朋友不在家,叫冰心等一下。冰心就拿起報紙坐下來等,這時門吱的一聲開了,進來一個小女孩,她是來打電話的,但是見到冰心,她就害怕的縮回了手。於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450字

篇一:讀《搗蛋鬼日記》有感   董瀟航  《搗蛋鬼日記》不像《意林》一樣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的勵志故事,也不像《感恩父母》一樣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反,它講的是一個又一個惡作劇。  書中的主角加尼諾是一個公認的搗蛋鬼,但他並不想這樣,一心想做好事,可卻往往弄巧成拙,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可憐的加尼諾

《男生日記》讀後感450字

篇一:《男生日記》讀後感   李詩萱  《男生日記》裡的小主角,就是文中的吳緬,吳緬是一個很受女生歡迎的小男孩,他和古龍飛、精豆豆、魯肥肥號稱四大鐵哥們,整天粘在一起形影不離。  在「該出手時就出手」這篇文章裡,四大鐵哥們和石磊、冉東陽、劉陽惠子等人,先到時代廣場那邊的麥當勞吃了巨無霸、奶昔、可樂等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450字

篇一:《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萬欣  書,是知識的海洋,讓我們去暢遊;書,是智慧的寶殿,讓我們去享受;書,是一盞明亮的燈,我們在黑暗中摸索,它給予我們光明。《親親我的媽媽》這個題目剛看到它的時候我就非常不理解,「親親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我隨時都可以親啊!  看了之後,我才明白,這本書的主人公是:

《兔子坡》讀後感450字

篇一:兔子坡讀後感   鄭利嶺  暑假裡,我讀了很多閱讀書。其中,《兔子坡》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很深。這本書是美國的當代著名兒童文學家羅伯特。羅素寫的,還得過國際金獎。  這個故事是:山坡上的大房子裡要搬來新居民了,這棟房子已經三年都沒人搬來住了。這個消息使兔子坡上的小動物們興奮而又不安。興奮的是新鄰居

《伊索寓言》讀後感450字

篇一:伊索寓言讀後感  這次讀到一篇故事讓我感受頗深,名字叫做《做客的狗》,這篇故事的主要寫一隻狗請另外一隻狗參加他主人的宴會暗暗竊喜,最後卻被出事扔出窗外。那隻狗興高採烈地跑起來,見到如此豐盛的宴席,他心裡暗暗自喜地想到:「太好了,真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多好吃的。今天讓我飽餐一頓,明天都不會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