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文脈讀後感1000字

2023-10-21 05:27:07

「文脈既陷,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充鵬。」一位老翁戴鬥笠、披蓑衣,向著文脈之陽的日薄西山,對著求教的後生,不禁深深一嘆。

「中國文化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邊的枯藤、老樹、昏鴉。」餘秋雨如是說。於是在江河的咆哮聲中,我同餘先生踏上了尋覓文脈的徵途。

撥開江霧,一位身材修長、體態健碩的男子迎我而來,他戴花冠、佩長劍、掛香芷、結秋蘭。他的臉頰上有淚,眼神中有憾,胸腔中有憤,握劍的手有些痙攣。他遠望汩羅江滔滔江水,喃喃自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說罷便縱身一躍,與江水相擁。這讓我想起了文化大師王國維,他學腹五車,著作等身,卻因清廷滅亡遂投湖守節而死。他們的逝世,使中國文脈自源頭起便融進了心懷天下,自尊自愛的風骨情懷。

回頭之時已至唐宋。有了司馬遷《史記》的厚重,使唐代文人更加沉穩;有了竹林七賢的清談,使唐代文人更加從容。唐朝詩人百花齊放。諸如李白右手執筆左手端酒,萬丈豪情從筆尖噴濺,憑藉才華染紅了一片天。唐代的古文運動也風生水起,它粉碎了駢體文對古代文人的鐵枷,打破了魏晉穠麗的文風禁錮在文脈上的桎梏。再看宋朝:文化全才傲子蘇東坡,命運多舛才女李清照,愛國詩人陸遊、辛棄疾,哪一個不能撐起半邊天?在我看來,宋朝文脈雖比不上唐朝的興盛,但文人大多入仕途,文脈得以持續穩定發展。自宋朝起,文人的言論自由受到限制,針砭時弊換來遠戍邊疆,看到這裡,我掩卷嘆息,為文脈擔憂。

當元朝鐵騎踏破宋朝邊防後,文脈便開始衰落。再後來,明朝的東西廠、清廷的文字獄,共同羅織了一張絕對禁止言論自由的大網。這些都是封建統治者為鞏固統治而強加在知識分子身上的磐石,大大削弱了文脈的氣息,刺痛了文人的內心。隨後的幾百年間,唯有《紅樓夢》為文脈續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建國後的「文革」,直接使延續千年的文脈枯竭殆盡。

文脈之旅戛然而止。

我坐在書案前沉思:所謂的「文脈」,無非是文化的傳承與更新。文脈的興盛與否取決於社會環境。那為何科技突飛猛進的當代,文脈卻空前的衰落?原因只有一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歡樂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個消費欲橫流的時代裡,人們傾向於讀新鮮刺激的網絡小說,看明星網紅的花邊新聞,青少年大多打網遊、追流量劇。縱觀信息化社會,傳統文化正在消失。

與之相對應的,是餘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上世紀60年代,身兼數職的餘先生毅然決然地辭去一切職務,在質疑與嘲笑聲中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書寫了一部《文化苦旅》。改革開放後,餘先生筆耕不輟,遊歷世界,寫下了《行者無疆》《千年一嘆》等書。在紛紛擾擾的塵世間,餘先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君子的「言行合一」,像甘霖一樣衝刷世間的浮華與虛無。

正如我在文首引用餘先生的話:「中國文化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江」,浩蕩的江水中蘊含著千年中華的底蘊。而我常常從這江水中取出不一樣的內涵:我會利用課餘時間練習硬筆書法,尤其樂於在一頓一挫間感悟漢字的魅力,在筆墨的橫豎撇捺中體會漢字之美;我還喜歡下象棋,我會通過揣測對手的策略體悟「馬走日,象走田」的方圓之趣;我還喜歡在雨後煮一杯清茶,坐在窗前,讀一本好書,在陽光的沐浴下品茗、閱讀、回味,當一天的忙碌落下帷幕,我總能感受到充實與快樂、閒適與自足。餘先生的《中國文脈》便是甘霖,喚醒了我內心的對於文化的熱愛,有如醒世箴言,呼籲人們保護文化、感悟文化。我們要做的就是「重啟文脈之思,重開文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範本。」我堅信,當中國文脈再次煥發光芒之時,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之時。振興中國文脈,責任在己,義不容辭。

老翁眉頭舒展,嘴角綻出笑紋,輕輕說道:「每個試圖把中國文脈接通到自己身上的年輕人,首先要從當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裝扮中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你就有可能成為其中的受光者、寄託者、企盼者。」後生抱拳拱手:「文化甘霖,滋養後生;滌蕩心胸,以清沐己;承前啟後,延續文脈。」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