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小講堂正月初五迎財神(春節民俗日曆正月初五)
2023-10-21 03:55:42 1
在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就是春節,豐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難以磨滅的記憶。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春節期間,央視新聞推出「春節民俗日曆」 ,為您呈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和您一起歡喜過年。
破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舊時,從除夕至初五,期間有許許多多的規矩和禁忌需要百姓遵守,到了初五,上述禁忌才可以打破,因此,有了「破五」之稱。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在我國一些地方在初五之前不準動尺剪做針線活,還不準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鍋,過了這天都不再忌諱。
迎財神
我國古人認為,正月初五這天為「財神生日」,我國南方在這天祭財神。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大家聞雞鳴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掛紅布,共喝財神酒。祭品中必須有一條大鯉魚,「鯉」為「利」的諧音,故稱該魚為「元寶魚」。
民間還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鞭炮,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開集市
另外,在正月初五這天,人們還會選擇在這一天開市。舊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的生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財源滾滾。在我國古代廣泛流行的正月開市習俗,反映了我國古人普遍希望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春節與除夕》陳秀伶,董勝著
,